龍麗輝
摘要:復課復學之前,教師要對所任教班級的學情進行科學分析,了解學生的線上學習情況,找準教學的切入點。同時,教師要合理設置教學內容,采取科學的教學方式,使課堂教學有的放矢。教師應認真?zhèn)湔n,梳理知識之間的聯(lián)系與區(qū)別,明確教學重難點,采取以問題為驅動的模式,引領學生積極參與學習活動,使其體驗新知的形成過程、感悟知識間的聯(lián)系與區(qū)別,以此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
關鍵詞:線上與線下;教學銜接;復學積極性;梳理知識
此次新冠肺炎疫情期間的居家在線教學,不是被動之舉,而是危機應對方案。這段特殊時期讓我們深刻地意識到:在大數(shù)據(jù)時代,教育信息化勢在必行。未來已來,學生的學習渠道、教師的數(shù)據(jù)教研都將呈多元化。然而,由于教師與學生是在網(wǎng)絡上進行教與學的聯(lián)系,居家在線學習缺少面對面的互動與監(jiān)督,學生對于新知識的掌握程度參差不齊。由于受自控能力的影響,小學生的在線自主學習存在很大的差異性,這對復課后的小學教學提出了更大的挑戰(zhàn):不僅要求學生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而且教師應掌握新的教學方式,更好地為疫情下不同水平的學生服務。針對目前學生的實際在線學習狀況,我校從以下幾方面著手開展復學后的教學工作。
一、內容合理——調動學生復學積極性
按理說,學生已在延學期間進行微課學習,并且做了部分相應的鞏固練習,之后復課繼續(xù)學習,一切順理成章。然而,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參差不齊,復課后,程度不一的學生坐在同一個教室上課,教師應如何設計課堂內容才能吸引在座的每一位學生呢?這就要求我們合理安排教學內容,調動每一位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一)優(yōu)生上臺講課
復課后的課堂上,我們先讓微課學習效果好的學生上臺講解已掌握的知識點給慢生聽。這樣,優(yōu)生能認真組織自己的語言,對知識進行提煉,再有條理地表述給他人聽;慢生面對同學的講解會有不同的觀察視角與興趣。優(yōu)生與慢生相互學習,這也正體現(xiàn)了皮亞杰“相互啟發(fā)”的原理。在這一過程中,教師適時調節(jié)與監(jiān)督,讓班級學生認真有效地參與。這一過程也對教師提出了“善聽善評”的要求,教師只有不斷學習,才能給予學生更好的評價。
(二)建立學習小組
學生在學習中必然會遇到困難。慢生大多不愿當面請教老師,而在學習小組中,由于不存在在班級授課中面對那么多同學產生的害怕、尷尬,慢生敢問,且問得恰到好處,能在較短的時間里解決更多的問題。
二、師生互動——關注學生的個性化學習
復課后,教師與學生的互動更加方便、直接,教師對不同的學生應盡量采用不同的方式進行互動交流,讓孩子親近教師。正如孔子提出的“親其師,信其道”,學生只有喜歡老師,才愿與其親近,在交流中感受老師對他的關心,進而接受老師對其學業(yè)的引導。這也從客觀上要求教師學習一些心理學方面的知識,以更好地分析學生心理,進行有效交流。
(一)對優(yōu)生進行引導
優(yōu)生學習能力強,通過微課學習已較好地掌握了知識,對復課后重復的講解會覺得無趣。因此,教師要對他們進行動員,鼓勵他們與慢生手拉手建立“結對師徒”學習關系。教師應對學生的講解語言進行指導,盡量使其用語規(guī)范,同時,培養(yǎng)其耐心,促進其全面發(fā)展。
(二)對慢生進行輔導
對于個別極慢生,教師應該在對其進行文化知識補習的時候,利用課外時間對其進行一對一輔導。這種方式能讓他們多動手、勤思考,使其逐漸達到“基礎知識扎實過關,難度知識積極探索”的目標。
三、梳理檢測——科學調整教與學的步伐
在學生的腦海中,知識是零散的。教師應該引導學生對知識進行梳理,這樣才能讓學生更好地理解與運用。同時,教師需對學生的知識掌握程度進行測試,從測試中了解學生對知識的理解與運用程度。教師應針對這些反饋的信息進行科學分析,合理調整教與學的進度,讓教學更有針對性、適應性,避免盲目教學、徒勞無功,讓學生產生厭學情緒,造成教學效率低下。這就要求教師能夠制作相關導圖,同時具備收集、分析信息的能力,以及根據(jù)具體情況采取對策的能力。
(一)制作單元知識導圖
要想讓學生進行有意義的學習,就要讓學生的內部經驗與外部信息之間建立聯(lián)系。復課后,教師應引導學生制作單元知識導圖,把知識點連成片,明確知識間的聯(lián)系,形成知識鏈,更好地理解知識間的關系,靈活運用。教師根據(jù)學生的知識導圖進行個別指導,使其掌握基礎知識點。
(二)進行單元復習檢測
教師應對學生掌握知識的情況進行單元檢測,針對其掌握不足的知識點進行細化和強化教學。這就需要教師具備數(shù)據(jù)分析能力,同時還需具備針對性搜集能力、出題能力。教師應確保教學內容是學生所需要的,而不是簡單地重復舊知識。復課后的教學需要教師更加智慧地處理,力求讓學生感到有新意、有趣味。
復課后的教學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我們都須且學且教、善學善教,為讓學生能愉快而有效地學習,不斷努力。學無止境,教亦無止境,教學之路漫漫,我們一直在路上。
(責任編輯:韓曉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