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曉靈
摘? 要:構建高效課堂,一直以來都是廣大教師的普遍共識和共同心愿。為實現(xiàn)這一目標,教師就需在深入貫徹新課標的基礎上,樹立對高效教學執(zhí)著追求的理念,并在堅持以生為本的前提下,引導學生逐漸建立自主的、靈動的學習方式,以獲取理想中的教學效果。
關鍵詞:小學;低段;語文;有效教學
在以往的小學語文課堂中,教師習慣性地將學生當作容納知識的機器,只一味地向學生灌輸課本內容及相關語言點,這便嚴重阻礙了學生思維的發(fā)展和主體性的發(fā)揮。而新課改倡導以生為本。這就要求教師盡早走出誤區(qū),并在新課改理念的指導下對傳統(tǒng)語文教學的過程與方法進行積極地調整優(yōu)化,以最大限度地迎合素質教育的教學要求和學生的學習與能力發(fā)展需要,從而構建出高質、高效的語文課堂。
一、創(chuàng)建閱讀氛圍,激發(fā)學習興趣。
愛玩是學生的天性,興趣是學生最好的老師。閱讀過程中,教師可從學生有限的認知規(guī)律和生活經(jīng)驗中設置一些充滿智趣的游戲來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和探索欲。
例如,在教學《植物媽媽有辦法》時,我們就可以讓學生分小組學習,以此來激發(fā)學生的動腦動嘴能力。首先讓同學熟讀課文,然后分小組合作說一說、演一演蒲公英、蒼耳、豌豆是靠什么四處旅行的。在這個過程中,要引導學生思考,沒有風,蒲公英寶寶能四海為家嗎?沒有動物的皮毛,蒼耳可以到處旅行嗎?沒有太陽,小豌豆能離開媽媽嗎?通過思考,學生明白了種子的傳播需要自然條件。最后小組內討論,如果你是柳絮、是櫻桃、是青菜,你會怎樣離開媽媽四海為家呢?課后推薦學生閱讀《昆蟲記》《有趣的植物》等科普讀物。為了檢驗學生的閱讀成果,大家要在展示課上說說自己了解到了哪些大自然的知識,根據(jù)表現(xiàn)評選出最佳學生。
二、巧借繪本資源,提升教學效果
(一)提高口語交際
近年來繪本備受小學語文界的關注,許多優(yōu)秀的繪本故事陸續(xù)選入小學語文教材,如《青蛙賣泥塘》這篇課文,就是一篇圖文相映成趣的繪本童話故事。因此,筆者嘗試以《青蛙賣泥塘》的繪本為例,探析小學口語交際教學與繪本有效結合的策略。
筆者研讀文本發(fā)現(xiàn),《青蛙賣泥塘》除了能開發(fā)出識字寫字、閱讀理解等教學內容,還可以用作口語交際教學。故事運用了復沓的手法,寫了青蛙在賣泥塘的過程中,聽取小動物們的建議,不斷改造泥塘,使爛泥塘成了有花有草、鳥飛蝶舞的好地方,最終不再賣泥塘的經(jīng)過。教師首先認識到兒童繪本的口語交際教學價值尤其重要,可以說,凡人物有效的對話即交際。這樣的理解便于教師擴大關注視野,利于教師進一步發(fā)掘現(xiàn)有繪本中具有口語交際教學價值的教材內容。
(二)開闊學生視野
繪本故事可以橫跨國界,穿越各種文化背景,透過文字與畫面,學生得以進入不同的世界。它就像一座橋梁,將多元的文化聯(lián)系在一起,為學生提供了一個開拓視野的平臺,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
在繪本《米莉的帽子變變變》一課的講授中,上課伊始,筆者先由小篆體的“冠”字引出帽子,出示了一張張古代的帽子圖片,用圖片和語言使學生了解。隨著學生發(fā)出的一聲聲驚嘆,教師繼續(xù)引導學生聯(lián)系生活,交流自己所見到的帽子的功能和樣式,感受中國帽子的古老與時尚及其所承載的歷史文化。接著,將學生的視角引向國外。然后,自然而然地引出了繪本題目:在英國,有一個叫米莉的小姑娘,她就有一頂非常神奇的帽子,可以變變變。這樣的導入,使學生體會到帽子文化的不同魅力,不僅拉近了與繪本之間的距離,還開闊了學生的視野,激發(fā)起學生強烈的閱讀愿望。
三、借用信息技術,高效故事教學
現(xiàn)在是一個信息化的時代,我們教學古詩詞的方式也要相應地做出改變,將古詩詞教學與現(xiàn)代技術相結合,使其煥發(fā)新的光彩?,F(xiàn)在小學生對電子設備是再熟悉不過了,而且就小學生的身心特點來說,聲音、動畫、圖片等形式自然更受其喜愛,也自然能夠吸引他們的注意力。因此,我們在教學中要靈活運用電腦等設備來為古詩詞教學服務,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并有效加深他們對于所學詩歌的記憶和理解。
我們在教學前可以準備一些精美的課件,配好音,并選擇一些精美的、能夠表現(xiàn)詩詞意境的畫,激發(fā)學生學習古詩詞的興趣,并受到古代文學的良好熏陶。另外,要利用適當?shù)臅r間來教學。例如,在教學《村居》《詠柳》時,這兩首詩都是描繪的春天的景色,在教學時我們就可以選在一個春天,并組織同學們春游踏青,在春游的途中進行詩詞的教學。在適當?shù)那榫持校W生自然能夠將這些古詩深深記住,甚至終身難忘。對于跟其他季節(jié)有關的詩歌,也可以用這樣的方法來教學。
總而言之,要想促進小學語文高效課堂的有效構建與生成,教師一方面要認真領會新課改精神,不斷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及時反思教學行為,使之能與學生的身心特點相契合;另一方面要注意挖掘學生潛在的積極因素,以促進全體學生的共同發(fā)展進步,從而促進高效教學目標的更好達成。
參考文獻:
[1]高宗紅.故事教學法在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中的應用[J].學周刊,2018(33):115-116.
[2]郝建榮.新課改下小學語文低年級閱讀教學策略探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6(16):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