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倩
(新疆建設兵團第六師五家渠高級中學,新疆 五家渠 831300)
閱讀對于一個高中生來講非常枯燥無趣,學生覺得枯燥無趣的主要原因是因為學生不會閱讀。作為高中語文老師,需要引導學生進行閱讀。例如,學生在進行《包身工》的閱讀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將這篇文章分為四個層次。第一層分為第一段落到第八段落,這一部分主要講的是包身工早上起床的一些情況,通過這部分,對其惡劣的住宿環(huán)境進行描寫,還進行包身工身份及來源的介紹,并用此對包身工產(chǎn)生的背景進行說明;第二部分是第九段到第十七段,這一段對包身工早餐的情況進行了描寫,寫出了其惡劣的飲食條件,并對包身工發(fā)展的原因進行了介紹;第三部分是第十八到第二十五段,這一部分對包身工上工的情況進行了描寫,文中寫了包身工勞動條件的艱苦性,從此介紹反映包身工受到的剝削及壓迫;第四段是二十六到三十三段,這幾段對全文進行了深度總結,總結了包身工的命運和在上工時受到的剝削,并在課文的最后指出包身工制度終究會結束。教師在對學生進行引導性教學時,需要對學生講清楚如何劃分,為什么采用某種方式進行劃分的原因,主要依據(jù)是什么。學生使用此種方式對文章進行多多閱讀,將會提升學生的閱讀興趣,這樣才能夠為學生高效的閱讀奠定基礎。
高中語文教學中學習的小說、散文及詩歌等閱讀都需要學生對文章當中的文學常識進行了解,文學常識能夠幫助我們對文章需要表達的情感進行理解。例如,杜甫的三別分別為《垂老別》《無家別》《新婚別》。文學知識在學生的閱讀中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高中語文在高考當中所占的比例為1/5,閱讀在整個高中學習中都是無處不在的,不管是自然科學還是社科類文章的閱讀,又或者是記敘文及文言文等的閱讀,閱讀都是存在于整個高中學習中的各個層面。引導學生進行閱讀是教師需要完成的教學目標之一,對于學生閱讀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教師需要想辦法進行糾正,例如,學生在閱讀中喜歡粗略閱讀,不喜歡進行逐字逐句的閱讀,這在語文閱讀中屬于錯誤的閱讀方式。很多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不喜歡進行歸納或者總結,讀一部分內(nèi)容之后覺得理解不了文章表達的意思,或者是讀到后面就已經(jīng)忘記了前面所講的內(nèi)容,這種閱讀障礙困擾著多名學生,作為教師,在對待這些問題的過程中,需要引導學生將這一閱讀壞習慣進行改正,并且使用列舉的方式進行改正。
高中語文閱讀若只是局限于教材的閱讀,閱讀量遠遠達不到標準,課堂實價比較短且非常寶貴,高中生的學習壓力又比較大,語文知識相對繁瑣,學生需要花大量的時間進行知識點的學習,這會讓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產(chǎn)生手足無措的感覺。這種問題的出現(xiàn)就會導致學生在閱讀中很難獲取有效的知識及信心,此種問題可以采取多種方式進行處理。第一,教室可以抓住課前幾分鐘讓學生進行演講。學生閱讀到某一篇文章之后,可以讓班級同學使用流暢的語言對其進行概括,將自己的想法及觀點進行標書,找出文章中比較優(yōu)秀的句子和同學們進行分享,并進行深刻的交流,不斷取長補短,將文章知識點進行內(nèi)化。第二,使用早自習及晚自習進行美句名句的摘抄。建議學生為自己準備一個摘抄本,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讀到比較優(yōu)美的句子,就將其抄寫在自己的摘抄本上,將其進行不斷的積累,為學生閱讀累積一定的基礎。第三,進行讀后感的書寫,閱讀文章需要對自己的觀點及看法進行表達,學生可以試著在課余時間將看法及觀點進行記錄,同時找同學進行分享,讓學生能夠進行批閱,對觀點進行交流。
高中生在進行閱讀的過程當中,語文教師可以將學生在閱讀過程中提到的問題大膽說出,這樣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則可以帶著問題進行閱讀,不斷將學生的閱讀興趣激發(fā)出來,將學生敢于問問題和敢于解決問題的能力不斷提升。例如,學生在學習《平凡的世界》這一文章時,教師可以提問:“田福軍為什么是一名好官呢?《平凡的世界》這一內(nèi)容是圍繞著什么主題書寫的呢?問題問出之后,教師可以引導高中學生在文章中進行答案的尋找,這樣則能夠在閱讀中不斷發(fā)現(xiàn)問題并解決問題,才能將學生的求知欲及閱讀欲激發(fā)出來。
高中語文閱讀是學生學習過程中的重點內(nèi)容,閱讀能力的提升不僅僅對學生語文知識的學習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還對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提升有著重要影響力,教師在教學中應該指導學生進行正確閱讀,學生應該在閱讀過程中感受語文的魅力,使用正確的閱讀方法,加強閱讀能力的提升,為學生知識的積累奠定有力基礎,提升學生主觀能動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