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秋妍
〔關鍵詞〕優(yōu)等生;同伴交往;學習壓力
〔中圖分類號〕G44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1-2684(2020)32-0079-02
一個溫暖的午后,A同學試探性地在我辦公室門口張望了一下,慢慢挪進辦公室,說:“老師我想單獨跟您聊一會。”她看起來若有所思的樣子。
A同學是一個品學兼優(yōu)的好學生。開學兩個多月以來,學習成績一直在班級前十名內(nèi),對班級里的各種工作也很積極。出乎我意料的是,A同學跟我說班級里的同學好像有點排擠她,比如其他同學開會故意不叫她,別人經(jīng)常議論自己,老師也經(jīng)常忽略她。這與我對她熱情、外向的印象有點沖突,讓我有點驚訝,也有點不解。
我慢慢地問她,聽到別人說了什么嗎?她說,具體的也說不清,就是感覺他們不待見自己,好像和誰都不交心,也不親近。說著她低著頭看向一側,有點委屈。
A同學說:“我本來一直是優(yōu)等生,但是現(xiàn)在……”她繼續(xù)補充說,以前在年級里成績數(shù)一數(shù)二,初中時一直做班長,班主任非常器重她,班級里的大小工作都有她一份。老師不在,她通常會主動承擔起管理班級的工作。進入高中之后,似乎一切都不一樣了。高中軍訓時,A同學因為發(fā)燒,缺席了最后兩天的訓練和會操,她感覺和同學們不怎么親近了。開學之后,課也只能勉強跟上。老師也不像以前那樣了,而且課業(yè)變多變難了,最近心里感覺很壓抑,很不在狀態(tài)。
“上高中了,課程難度增大,上課的狀態(tài)也不如以前,與同學的交往也少了,老師不再像初中時那樣器重你,所以你感覺很有落差,很不適應,甚至讓你懷疑自己是‘優(yōu)等生這一點,是這樣嗎?”我反饋道。
她沉默了一下,眼睛有點紅,點點頭,“我現(xiàn)在算不上(優(yōu)等生),感覺真的不行?!?/p>
“你希望自己能更好一些,像以前一樣成為優(yōu)等生,那我有一點點好奇,在你眼里優(yōu)等生是怎樣的呀?”我微笑著問她。
“成績好!”她脫口而出,定了定,又補充道:“能力強,同學都喜歡?!?/p>
“成績優(yōu)秀,或者說不斷提升,這方面你是有潛力的。你看月考到期中考,你穩(wěn)中有升,是不是這樣呢?”她點頭表示認可。
“那你剛剛說到,優(yōu)等生還是同學們都喜歡的,那你喜歡什么樣的同學呀?”
“熱情的,就是能一起聊天,然后人很好,很熱心的……”聽著她的描述,我回應道:“我想這也是你期待自己的樣子,而且我也看到你一直很熱心地幫同學、幫老師,學校運動會上你也是報名最多的,入場式的排練也很積極。其實每一件事你都很努力,這些老師都看到了?!彼难凵窭锼坪跤辛艘恍┕猓粫主龅聛?,好像又想到了什么。
“爸爸媽媽總覺得我不夠努力,他們希望我像以前一樣當班長,成績好,人緣好,我也想這樣,但是我也不知道怎么了。”她補充道。
“有時候你感覺很無力,很希望爸爸媽媽能夠理解你,能夠明白你也很著急,也在想辦法?”
“嗯……”接著,我和她談了談初中到高中課業(yè)的變化,告訴她來到一個由優(yōu)秀的小伙伴們組成的集體,大家都是各個學校的尖子生,學習狀態(tài)、角色狀態(tài)都會發(fā)生一些變化,這的確有一個適應的過程。同時也感謝她,相信老師,愿意和老師分享心里的一些想法和困擾。
A同學表情稍稍輕松一些,說馬上要上課了,謝謝老師。
一周后的周末,借著合適的家訪機會,我和A同學的家長做了一些交流。
A同學一直都是爸爸媽媽的驕傲、同學學習的榜樣。進入重點高中以后,家長更是寄予厚望。但是父母沒有留意到初中到高中發(fā)生的變化以及女兒的不適應。媽媽聽我說起孩子似乎有些不適應,她感到很驚訝。媽媽說:“她回來的時候我看挺好的,就是成績不好?!蔽液图议L一起看了孩子最近的成績變化,媽媽看著各科的成績,眉頭緊鎖起來,指出,“以前都是幾乎滿分,沒有滿分也是第一。上高中之后,她肯定沒好好讀,她不止這個水平,努力一下就會上來的?!卑职衷谝慌砸矎娬{孩子很聰明,從小到大老師都這么說。
我似乎有一點理解了A同學不被理解的感受,和A同學的家長算了“一筆帳”:我們學校一個年級8個班,一共300人,招進來的幾乎都是各個初中學校的前五名,至少有60所初中學校的學生進入了我們學校;A同學是其中一所學校的第一名,跟她一樣第一名的孩子在這個年級有60個,A同學現(xiàn)在在班級排前十名,年級80名左右,其實是她的客觀能力位置。父母聽著,沉默了一會,雖然有些猶豫,但也表示同意。爸爸補充說:“周末有時候蠻晚回來,孩子房間的燈還亮著?!甭牭贸鰜?,爸爸媽媽也在反思。“孩子回家來經(jīng)常門一關,也不知道她在干嗎,我想大概是人大了,不像以前一樣,學校發(fā)生什么好玩的事都說。現(xiàn)在想想,可能是有不開心的事情,她不想說……”談話中媽媽也認識到自己在教育方面的一些不合理之處,也愿意在今后的教育中更多地了解女兒的想法與需要,不再給女兒更大的壓力。
后來,A偷偷告訴我,說她發(fā)現(xiàn)同學并沒有不待見自己,有時候同學想跟我說話,但看到自己忙忙碌碌像個“小陀螺”,就沒喊上自己;有時候,開了口卻欲言又止。她說:“那我就想了一個辦法,其實只要自己主動一點,小伙伴們還是很樂意帶上我的。”我聽著她的話,感到很欣慰,我面前的是一個非常努力的孩子,她有自己的力量去一點點面對和改善面臨的困境,我想在學習方面也是如此吧。我們作為教師,只要適時點撥,靜待花朵在自己的時區(qū)里綻放。
成長階段的孩子在適應的過程中總會遇到一些困難,他們需要身邊的社會資源予以支持與幫助,父母和老師則是他們最好的求助資源。我們更容易時常關注孩子的問題,卻常常忽略優(yōu)等生也同樣經(jīng)歷變化,經(jīng)歷著適應的過程。我們眼中的“優(yōu)秀”有時候會成為優(yōu)等生額外的負擔和壓力。很多優(yōu)秀孩子的家長對于孩子面對的環(huán)境變化與孩子成長的心理變化知之甚少,在孩子需要他們的理解與安慰時,家長給予的更多是學業(yè)上的高要求。當孩子發(fā)出“我本來是優(yōu)等生”這樣的心聲時,我們看到了孩子內(nèi)心與現(xiàn)實的差距,其中帶有太多很難言說的委屈,甚至還有對自己的失望和不接納。這里有太多無法被滿足的期待、太多難以被理解的渴望,需要我們?nèi)タ匆?,去接納,去陪同一起經(jīng)歷。
(作者單位:上海師范大學附屬中學,上海,200124)
編輯/張國憲 終校/衛(wèi) 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