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學院,河北 唐山 063000)
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fā)展,高等教育事業(yè)也在蓬勃發(fā)展,做為高校核心的教學活動,其質量不僅是衡量高校教學工作的指標也是高校生存和發(fā)展的生命線。課堂教學管理是教學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有效的課堂教學管理不僅是教學順利進行和提高教學質量的基本保證,也是促進學生素質全面發(fā)展的有效途徑。做為高校教師不僅要有高水平的教學能力,還應具備良好的教學管理技能,這樣才能保證教學活動的順利開展,實現教育教學目標。
課堂教學管理是一個協(xié)調和控制的過程,課堂教學效率的高低,取決于教師、學生、課堂情境等要素的相互協(xié)調,教師在教學活動中通過協(xié)調課堂內的各種人際關系,吸引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活動,使課堂環(huán)境達到最優(yōu)化的狀態(tài),從而實現預定的教學目標。高校教師所面對的學生,他們思想活躍,獨立能力與自我意識都較強,有比較成熟的世界觀,人生觀,教師在組織實施教學活動時,不僅僅是單純的知識傳授,還應積極探索研究課堂教學管理技能,建立一套能激發(fā)學生主動性,積極性的管理機制,這對學生的持久發(fā)展,提高課堂教學的效果都有重要的意義。
首先,合理高效的課堂管理不僅有助于維持良好的課堂教學秩序、創(chuàng)立良好的課堂環(huán)境,而且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的潛能,引導學生從事積極的學習活動,提高學習效率,增強教學效果,促進教學質量的提高。
其次,課堂管理通過交流與互動,促進課堂活動的有效展開。課堂并非是靜止的空間,作為教師應改變滿堂灌,一言堂的這種死板、僵化的教學模式,應通過教育教學管理手段來創(chuàng)設出一個特殊的師生學習和成長的互動情境,師生間不僅有知識還有情感的交流,從而使得課堂教學活而不亂、嚴而不僵,實現教與學的互動與促進,正所謂教學相長是也。
第三,有效的課堂管理有助于增強師生間的交流與情感的培養(yǎng)。教師在對課堂進行管理的過程中,不僅用自身的學識去教授知識,更能通過高超的課堂教學管理技能來應對各種突發(fā)情況,展現教師的素質與魅力,在潛移默化中對學生進行言傳與身教,形成一個和諧良好的師生關系。
鑒于以上談到的幾點意義,高校教師具體可從以下幾個途徑來提高課堂教學管理的技能。
第一,營造和諧的課堂氣氛。
課堂氣氛是指課堂某種占優(yōu)勢的態(tài)度與情感的綜合表現。教師在進行課堂管理時要努力營造積極的課堂氣氛,即課堂紀律良好,師生關系融洽,學生專心聽講,積極思維,反應敏捷。教師善于點撥和積極引導,使課堂呈現積極活躍的氛圍。優(yōu)化課堂氣氛,首先需要建構良好的課堂秩序。良好的課堂秩序是課堂教學正常進行,提高效率,落實計劃,達成目標的先決條件。教師可以在第一次上課時將課堂基本規(guī)則向學生作說明,并在以后的教學活動中公正、一貫地執(zhí)行。同時,還應注意處理好紀律與氣氛的關系。應記住,教師的課堂管理不是為了把學生管死,而是為了提高學生學習和活動的效率。其次,創(chuàng)設良好的課堂情境,創(chuàng)造民主式課堂,相信學生、尊重學生,營造自主、協(xié)作、探究的課堂氛圍,讓學生作為主體,積極參與到課堂中來。
第二,注重自身形象,提高自身威信。
教師的自身形象有內在與外在形象。教師的內在形象應該是積極的人生態(tài)度,廣泛的興趣,精深的學識和良好的人際溝通能力。外在形象應該是自尊自愛,心胸豁達,言行穩(wěn)重。教師應該以自身的人格魅力、學術水平、工作作風來提高自身威信,樹立在學生心目中的良好形象。教師可以通過在課堂上發(fā)揮自己的特長來創(chuàng)造良好的暈輪效應。以良好的思想品德,杰出的教學能力和認真的教學態(tài)度,使學生內心欽佩真正信服。教師還可以通過加強與學生的交往來縮短與學生間的心理距離,從而可以有效地管控課堂,實現教學目的,提高教師自身的教學管理技能。
第三,增強管理意識,提高管理能力,恰當地處理課堂問題行為。
教學管理能力是決定教學效果的重要因素,甚至是決定性因素。要想提高教學效果就必須增強管理意識,提高管理能力。教師不僅要具備管理學基本理論,更應從教學實踐中磨練自己的教學管理能力,不斷反思,不斷修正,不斷進步。此外,教師在教學活動中不可避免會遇到各種課堂問題行為,對這些行為的處理,考驗著教師的教學管理技能水平。當學生在課堂上發(fā)生問題后,教師應冷靜、理智,決不可沖動,否則可能會導致師生關系緊張,問題變得更加嚴重。對課堂問題行為教師可以用課堂隱性管理方式來對待,在不影響正常授課的前提下,采取隱含在教學活動中非公開的管理活動來制止這些行為。比如,采用表情示意、走動示意、手動示意、變音示意、提問示意等方法來提示警醒學生改正錯誤行為。此外,如果在學生與學生之間,學生與教師之間發(fā)生了爭執(zhí)對立,或是課堂教學中個別學生發(fā)生了較嚴重的違紀事件時,還可以采取暫時懸掛法,采取淡化的態(tài)度,暫時“擱置”起來,或是稍作處理,留待以后再從容處理。這樣可以避免出現學生因頭腦發(fā)熱,情緒不穩(wěn),不接受教育而產生更嚴重的逆反情緒,使局面難以收拾。
第四,教師應與時俱進,不斷提高自身素質,提高教學藝術。
在課堂管理過程中,教師起著主導作用。教師的自身素質對課堂管理效果有著重要的作用。作為教師應努力提高自身的學識能力水平,教學藝術和品德修養(yǎng),練好內功增強課堂教學管理的影響力。
綜上所述,課堂教學管理是基于教師、學生、教學、管理等各方面的綜合體現,作為高校教師應不斷提高這一技能,創(chuàng)建積極、民主、向上、和諧的課堂管理理念,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來不斷提高課堂效率,實現教育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