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疫情背景下,純線下教學已經完全不能滿足學生實際的學習需求,線上線下統(tǒng)一服務于自主學習的教學模式,稱為混合式教學。線上線下教學內容和模式各自應承載的功能、職責不同,進行混合式教學需要一體化設計,教師要本著服務學生自主學習、滿足個性學習需求、充分激發(fā)學習動機、對靶對標精準診斷的原則進行整體設計。本模式實施的關鍵措施有情感培育為基礎、有機融合為靈魂、技術反饋為保障等。線上學習為主的居家學習造成比較嚴重的兩極分化現(xiàn)象,所以線上教學不可能替代線下傳統(tǒng)教學,疫情結束后,線上線下有機融合的混合式教學將大放異彩。
[關鍵詞]疫情背景;混合式教學;一體化;優(yōu)勢;互補;融合
[中圖分類號]? ? G632.4? ? ? ? [文獻標識碼]? ? A? ? ? ? [文章編號]? ? 1674-6058(2020)36-0077-02
新冠疫情背景下停課不停學,讓傳統(tǒng)教學來了個急轉彎,教師秒變主播,將線下課堂搬到線上,解了燃眉之急,但轉變太快導致過程突兀,不少教師和學生都不適應。浙江省教育廳教研室為了解線上教學實施基本情況,組織開展了全省初中、普通高中線上教學情況調查。以下為部分調查結果及改進建議。
(1)在所有被調查的學生中,無論是否已經接受線上教學,其都對在疫情期間組織線上教學解決學習與疫情的矛盾這一事情比較支持。有接近9成(88.6%)的學生自己非常想?yún)⒓泳€上課程,接受教師指導。只有5.1%的學生對線上教學較為抵觸,更喜歡自己學習。顯然,線上教學作為一種臨時性、過渡性的教學組織形式,得到了中學生的一致認可。
(2)學生最滿意的線上學習方式不是直播,而是資源包。雖然線上方式對學生整體滿意度影響并不大,但不同的線上教學方式下,學生滿意度還是存在一定差異。在我們提供的7種線上學習方式(直播、錄播、資源包、直播+錄播、直播+資源包、錄播+資源包、直播+錄播+資源包)中,學生滿意度最高的是資源包,即教師不上課,但提供學習資源,學生進行自學。可見,線上學習并不一定等于直播上課,兩者之間存在概念差異。在短期的線上學習中,我們需要更多地信任學生以輔助教學,而非灌輸教學為主,以提高學生自學能力而非被動學習為主。
那么,學習資源包應該包含哪些內容?經過初步調查發(fā)現(xiàn),學生最喜歡的是PPT或PDF形式呈現(xiàn)的問題(方便打印)、疑難問題微課(干貨、開闊思路)、實驗微課(從觀察的清晰度、準確度而言,比現(xiàn)場演示效果更好)。微課視頻可以自選不同的播放倍速,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個性需求;微課內容也可以有所區(qū)別,分層錄制。學生使用無時間場地限制,可無時不學、無地不學。
我們通過以上分析可以知道,疫情期間有時需要全天候的線上學習,但學習主要起效果的仍離不開居家的線下自主學習,或者說線上學習應該服務于居家的線下自主學習。因此,我們把這種線上線下統(tǒng)一服務于自主學習的模式,稱為混合式教學。新冠疫情過后,混合式學習將進一步演進,更好地滿足個性化學習需求。線上線下教學內容和模式各自應承載的功能、職責,以及進行混合式學習一體化設計等問題,提供了混合式教學研究的廣闊空間。
一、混合式教學的設計原則
1.服務學生自主學習
無論何種形式的教學,目的都是培養(yǎng)具有終身學習能力的人,包括自主學習的規(guī)劃、意識、習慣等,混合式教學更是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檢驗和考查。學習資源包也應該以學習者的自主學習為中心,開展課程資料的研制與開發(fā)。自主學習遇到的可能困難、迷惑、策略、方法、監(jiān)督、評價、反饋等因素,都要包含在混合式教學的整體設計中。
2.滿足個性學習需求
線下的課堂教學,最大的弱勢是忽視學生的個性化學習需求。比如,假設有三分之一的學生沒有弄懂某個問題,教師會面向全體學生講解,也就是已經弄明白的三分之二的學生需要重復聽他們并不需要的講解,造成時間和精力的浪費?;旌鲜浇虒W則可以很好地化解這個矛盾。比如微課可以針對不同層次學生錄制,重點在自己預學的基礎上,哪里需要補哪里、哪里不懂補哪里,使教與學的對接更加精準。作業(yè)、測試預設分級闖關制,將游戲成分植入學習過程中(分項遞進式),增強學習的趣味性。
3.充分激發(fā)學習動機
有研究指出,影響學習滿意度的最直接因素有三個,分別是學習動機、學習氛圍和交互行為。學習氛圍和交互行為更依賴師生情感基礎和教師對課堂的駕馭能力。無論線上線下教學,都應該充分激發(fā)學習動機。關于傳統(tǒng)線下課堂的學習動機激發(fā)已經有很多研究,很多教師在實踐中已經摸索出行之有效的方法,線上學習應該將學習動機的激發(fā)當作首要任務,這也是設計混合式教學模式的重要原則。
4.對靶對標精準診斷
混合式的教學模式,一定要有與之配套的評價標準,根據(jù)評價結果診斷學生學習情況,根據(jù)診斷提出糾偏措施再配以精準練習,實現(xiàn)學習進步。傳統(tǒng)教學最薄弱的環(huán)節(jié)就是及時反饋、準確診斷及對癥“治療”,引入“大數(shù)據(jù)”等技術支持后,診斷可以立即反饋單體測試的結果,并自動連接到“猜你喜歡”或“猜你想要”等內容,很多網站已經在技術上實現(xiàn),以學生做題錯誤率的“大數(shù)據(jù)”為依托,可以針對群體或學生個體的具體情況,給出更具個性化和實效性的“處方”,幫助學生開展更有效的后續(xù)學習活動。
二、實施混合式教學的關鍵環(huán)節(jié)措施
1.情感培育打基礎
學習團隊追尋共同的成長目標,離不開相互協(xié)作,人的互動顯得尤為重要。線上線下融合的混合式學習也不例外。情感不是團隊目標任務本身,卻是團隊協(xié)作的潤滑劑、指向目標的助推劑?;旌鲜骄€下教學的一個不可替代的任務,就是夯實師生之間和生生之間的情感基礎,線上交流的主要作用是維系情感以減輕居家學習的孤獨感,進行一些心理疏導或激發(fā)學習熱情。
2.有機融合為靈魂
混合式教學不是簡單線上線下教學的機械混合,應該始終服務自主學習的統(tǒng)一目標,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提供以學生的學習需求為導向的學習資源包。前期調查訪談的結果顯示,一是學生光靠上課(線下或直播授課)肯定不可能完全掌握課堂內容;二是學生需要物理的基礎題,還有思維含量高的能力題(也就是資源要有層次性)。從這些需求出發(fā)研制系列微課,作為課堂教學(線下或直播授課)的補充,還需要基礎題和能力題分層的試題資源,學生認識到“做中學”是極為有效的學習方式。
在實施混合式教學之前,教師應弄清哪些內容適合線下學習、哪些問題可以線上解決、線上線下怎樣搭配能使教學效率最高等。教師要進行大量的準備工作,例如,重構課程框架、重新梳理知識點、重新設計教學內容、重新制作或整理教學資源,重新設計學習效果評價體系等。 因此,在實施混合式教學之前,教師對課程的教學目標、課程框架、教學內容、知識難易程度等都應進行充分的研究。
3.技術反饋為保障
相比傳統(tǒng)的純線下教學,反饋形式必須有明顯進步,所以教師要著力研究反饋的有效形式,實現(xiàn)反饋常態(tài)化,比如各個網站的留言功能、彈幕等均可嘗試?;旌鲜浇虒W研究應全程植根實踐,在頻繁互動中修正方向,充分利用技術手段,以短平快的風格形成反饋,比如應用問卷星等APP完成。另外,作業(yè)中的反饋主要依賴線上平臺生成的大數(shù)據(jù),更精細的反饋通過個別訪談完成。
由于疫情影響,線上教師曾是主要方式,直播幾乎是線下教學的平移,本質沒有多大改變,若授課教師處理得當,直播的聽課體驗約等于線下教學,但與學生的個性化需求仍然相距很遠。錄播課在播放端可以通過改變播放速度或播放次數(shù)滿足不同需求,但不是所有內容都適合錄播。改變比較大的關鍵環(huán)節(jié)有作業(yè)批改、反饋、答疑等,我們嘗試使用的平臺有微信、騰訊、釘釘、B站、之江匯教育廣場等,平臺各有優(yōu)缺點,對作業(yè)批改和反饋而言,智學網比較好用。以智學網批改為例,教師對學生個體的學習質量可以做到精準跟蹤、及時反饋。學生作業(yè)客觀題自動批改,主觀題批改既可評分,也可定性評判,最優(yōu)秀的可以印個“優(yōu)”質獎章,實在偷懶不像話的可以“打回重做”,“典型錯誤”可以一鍵收藏等等,關鍵是對作業(yè)掌控精準,對某個學生平均得分率、標優(yōu)次數(shù)、未交次數(shù)、收錄錯題數(shù)統(tǒng)計得清清楚楚。這些結果,家長隨時可以登錄查看。不太復雜的問題可使用語音點評,這個功能相當于作業(yè)面批,非常好用,較復雜的典型問題則可制成微課答疑。
總而言之,混合式教學模式已不再是單純基于信息技術的混合,更多的是學習方式、學習策略、學習資源和學習評價的融合,有效綜合了線上和線下二者的優(yōu)點,有助于學生掌握基礎知識和培養(yǎng)技能,提高學習效率。從目前情況來看,以線上學習為主的居家學習造成比較嚴重的兩極分化現(xiàn)象,所以線上教學不可能替代線下傳統(tǒng)教學,疫情完全結束后,線上線下有機融合的混合式教學將大放異彩。
[? ?參? ?考? ?文? ?獻? ?]
[1]? 翟琳琳.大學英語視聽課程“混合式學習”教學研究與實踐[J].英語廣場,2019(11):97-99.
[2]? 徐禎.實施精準診學促進學力提升[J].中學物理(高中版),2019(3):9-12.
(責任編輯? ?黃? ?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