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小學作文教學中存在很多問題,主要表現(xiàn)在:一是作文的立意不新穎;二是學生積累的材料不足,導致無話可寫,或者是空話連篇,沒有真情實感;三是學生語言稍有積累,但是語言不生動,話語單一而貧乏;四是語言無秩序、結構不鮮明;五是作文教學方法陳舊,訓練過于機械,學生的想象力受到限制;六是教師對作文的修改只是停留在形式上,評價過于簡單。從這些問題來看,筆者認為作文教學應該從學生的實際入手,符合學生的年齡特點,將學生平時的生活融入作文訓練,從而有效地改善學生作文的現(xiàn)狀,指導學生寫出比較滿意的作文。鑒于此,本文對小學生作文難的原因分析及對策進行分析,以供參考。
關鍵詞:小學作文;年齡特點;融入生活;真實情感
引言
在小學生作文訓練中,必須圍繞學生的年齡特點,有意識地指導學生注意觀察身邊的生活,從他們周圍的實際生活中發(fā)現(xiàn)一些有趣的東西,從而積累一些有價值的材料,再加上學生內(nèi)心的真實情感,學生的寫作水平一定會慢慢有所提高。
一、知識積累貧乏,寫作欲望不強
作文就是“我手寫我心”,作文就是記錄生活中發(fā)生的點點滴滴,作文就是內(nèi)心思想的外在流露,但好多小學生卻“談作文色變”,為寫作文而寫作文。他們寫作文的目的只是為完成老師布置的任務,應付差事,勉強湊夠字數(shù)即為完成任務。學生在日常生活中不留心觀察,不收集資料,不積累好詞好句好段,致使寫出來的文章或天馬行空,或空洞無物,或夸夸其談,或流水記賬,或胡亂抄襲,內(nèi)容空泛,沒有新意,更談不上打動讀者了。一個四年級學生在《我的快樂的一天》中這樣寫道:“今天早上,我早早地起了床,穿好衣服,刷完牙,就趕緊收拾好東西,媽媽說要帶我去城里吃漢堡。我和媽媽飛一般地跑到車站,坐上車,就去城里了。吃完漢堡,我和媽媽逛了逛,就回家了。這真是快樂的一天啊!”看了這些內(nèi)容,你能感覺到這是快樂的一天嗎?這到底是在敘述一天做了些什么事,還是在寫“快樂的一天”?然而這樣的問題在小學生作文中卻是司空見慣。
二、挖掘優(yōu)點,提升自信
對于很多處于作文入門階段的小學生而言,之所以不喜歡寫作文,是因為不自信,害怕因為寫得不夠好而受到嘲笑或者責備。所以,語文老師在寫作教學中要善于挖掘每一位學生的優(yōu)點,及時給予其鼓勵和肯定,讓學生在寫作中收獲成就感,從而提升自信。寫完后,老師可以將學生分成若干小組,然后組織學生進行互評。這時,除了讓學生針對組員習作的不足之處寫下批注,更要讓學生找出習作中的閃光點,并使用鼓勵的話語彼此激勵。而在總評時,老師應摘選出優(yōu)秀的作文在班里朗讀,從而增強學生的自信心。
三、激發(fā)學生寫作興趣
對寫作有興趣是小學生愿意學寫作、學好寫作的前提條件。小學生的寫作興趣不是與生俱來的,是可以通過老師的正確引導培養(yǎng)出來的。[2]因而,語文老師對學生作文進行起步輔導時,首先要激發(fā)出學生的寫作熱情,使學生愿意主動研究應該怎樣去寫作。老師可以舉例說明:“比方說你們認為自己的媽媽美嗎?有多美?想和老師、同學們說一說嗎?”這時,很多學生便有了興致,紛紛踴躍發(fā)言。而后老師可以接著說:“同學們,你們把剛剛說的話寫下來,就是作文?!边@樣,學生就會發(fā)覺寫作很簡單也很有趣。
四、加強訓練,思維創(chuàng)新
教給學生思維方法,訓練學生思維,需要老師的引導。在引導過程中,讓學生探索以小見大,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由淺入深的思維方式。為加強思維方法的訓練,我結合課文、或結合范文,或結合學生生活實例,讓學生觸景生情,觸類旁通,聯(lián)想思考。這樣長期注重思維訓練,學生認識水平明顯提高,并學會了運用逆向思維。多向思維、外向思維等多種方法作文,寫出的作文別出心裁、意想不到、耳目一新,如:《樓房高了,學生少了》《我與凡卡比童年》《新農(nóng)村呼喚文明》《營養(yǎng)早餐的幸?!返茸魑模錆M童趣,又散發(fā)出理性思維的光芒。利用活動訓練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寫作能力,作文教學應當把訓練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放在首位,訓練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可以滲透到活動中去,如欣賞音樂作文,我是利用學生在音樂課中學到的節(jié)奏、旋律等知識,播放一段音樂讓學生欣賞和分析,體味樂曲的情感和意境,產(chǎn)生共鳴,再進行形象思維,在頭腦中構建創(chuàng)造出符合本曲主題的連續(xù)畫面,最后引導學生用生動形象的語言表達出來。
五、提倡課外實踐來豐富學生的視野
在小學作文教學中,為了更好地激發(fā)學生的寫作靈感,豐富學生的寫作內(nèi)容,老師有必要有意識地引導學生積極參加課外活動。作文本身就是學生的所見、所聞、所感受,因此,這些實踐活動都可以成為文章的直接素材,都可以豐富他們的寫作內(nèi)容,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老師可以布置一篇題為《環(huán)境保護從我做起》的作文,相信學生的寫作內(nèi)容會非常豐富,主題鮮明,內(nèi)容深刻。
六、引導學生注意觀察
首先,需要引導學生注意觀察日常身邊的生活現(xiàn)象,切實感受周圍生活,對一些有趣事件注重積累,慢慢積少成多。通過認真細致的觀察,將真實的觀察情況隨時記錄下來,并加上自己的真實感受積累起來。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學生形成良好的觀察記錄習慣對寫作是非常重要的。有了這個好習慣,學生不僅積累了寫作素材,而且提高了語言表達的水平,也使文章充滿了真誠和趣味。
結束語
從小學一年級開始,小學生便通過“看圖寫話”的形式接觸到了作文的雛形,從中學會運用各種標點符號,學會觀察和組織語言。[1]到了三年級,小學生便正式進入了寫作的起步階段,開始系統(tǒng)地學習文章結構、寫作方法等。但不難發(fā)現(xiàn),在小學生的作文中確實顯露出很多問題,這就對小學語文老師作文入門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參考文獻
[1]武鈺.小學生作文水平的提高策略[J].甘肅教育,2019(24):71.
[2]馬宏魁.運用“每日一語”提升小學生作文寫作水平的實效性初探[C].,2019:693-694.
[3]李玉芳.淺談提高小學生作文水平的策略[J].課程教育研究,2019(42):98-99.
[4]馮祖線.談談如何搞好小學生作文指導[C]..國家教師科研專項基金科研成果2019(六).:國家教師科研基金管理辦公室,2019:271-272.
[5]張寧安.小學生作文生活化指導策略研究[J].學周刊,2019(26):135.
[6]陳佐棟.對小學生作文輔導的一點體會[J].學周刊,2019(25):129.
作者簡介:周波 ,1976,9,女,浙江省寧波市鎮(zhèn)海區(qū),學歷大專,一級教師,研究方向,小學生作文難得的原因分析及對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