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柯
【摘要】小學階段是兒童獲得語言的關鍵時期,而學習的成效很大程度取決于他們對學習的興趣。在小學低段英語教學中引入英語兒歌能收到很好的教學效果,但是英語兒歌教學,要講究教學的藝術。
【關鍵詞】小學低段;英語教學;英語兒歌;教學藝術
一、合理選材,使兒歌契合教學內容
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課堂教學亦是如此。每一節(jié)課正式開始之前都有兩分鐘的預備時間,其目的是讓學生浮躁的心能漸漸平靜下來,以便較好地進入到學習狀態(tài)中去。如果這兩分鐘,教師只是讓學生手放平,背坐直,兩眼直視老師,等待上課的話,那多數學生還未正式上課便已感到精神上的一種緊張,對教室后面將要展開的教學造成不利的影響。而如果教師能把這兩分鐘充分地利用起來,帶領學生吟誦一些能和教學主題結合的兒歌,其優(yōu)美動聽的語調,明朗的節(jié)奏不僅能叫有效地啟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而且也能為后面順利開展教學做好準備。
歌曲雖然有用,但亦需用心選擇。相對于單純選擇熱門的英語兒歌曲熱身。
如:OldMacDonald,TenLittleIndians,Ifyou arehappy等節(jié)奏輕快但歌詞較難,不易跟唱的兒歌,筆者更傾向于選擇與教學內容契合、兒童感興趣的、歌詞淺顯易懂、曲調明快流暢、容易上口的兒歌。歌詞簡單、節(jié)奏感強的英語兒歌,如一些歌曲、歌謠很容易上口,孩子們很樂意學唱;一些歌曲、歌謠適合孩子們聽著音樂做動作;最好的一類是既適合唱,又同時適合孩子們做動作的。小學生好動、好表演,如果給歌曲和歌謠配上相應簡單的動作,就可以讓學生在唱起來的同時也跳起來,轉起來,舞起來。既能讓學生易于跟唱,達到課前熱身的目的,又能與所學內容相結合,引出當堂課的教學內容。
如筆者在重大版小學英語三年級上冊二單元Lesson1的教學中,該課的重點單詞是關于動物cat、dog等的單詞,筆者在教學的時候,選擇了兒歌《Animals》:“Cat,cat,cat,miao-miao-miao.Dog,dog,dog,wang-wang-wang.Duck,duck,duck,ga-ga-ga.”兒歌中的“miao-miao-miao”“ga-ga-ga”“wang-wang-wang”等詞的運用調動學生的感官器官,使學生產生身臨其境的感覺,激發(fā)了學生學習的興趣。
二、合適的時機,讓兒歌輔助教學形式
越來越多的教師認識到英語兒歌對教學的促進作用,放眼望去,幾乎大部分英語課堂都會采用兒歌輔助教學,但如果把英語兒歌刻意強加給課堂教學就遠遠背離兒歌走進英語課堂的初衷,淪為機械操練的一種形式。筆者認為英語兒歌教學應該是一種應時應景地運用,是畫龍點睛,是綜合課堂各個環(huán)境、因素,在適當的時間、適當的情景,幫助學生理解,激發(fā)其學習興趣。
如在重大版小學英語三年級上冊三單元Lesson1教學中,該課的重點單詞是關于數字1-5的單詞,這些數字單詞部分學生能夠流利地讀出來,但不能夠對號入座,在輸出時存在問題,教師如果僅僅只是按順序教拼讀,學生往往興趣不大,開小差,影響學習效果。因此如何在學生已經粗略掌握一些單詞但又不是很熟練的情況下組織教學是一個問題,筆者在進行這一課教學的時候,選擇了One LittleFinger這首歌操練單詞one,學生能熟練聽、說one這個單詞后,再通過1+1=2的方式引出2的教學,同時運用TwoLittleFingers這首歌操練單詞two,再讓學生根據這兩首歌的聯系和規(guī)律自主改編歌謠,操練three,這樣,學生能夠在愉快地氛圍中快速地學會認讀3個數字單詞,教師再進行four和five的教學時就不那么枯燥了。在人教版小學英語一年級下冊英語三單元詞匯教學中,該課的重點詞匯是train,plane,ball,doll,car和bear,在教學完單詞后,帶著孩子們唱歌謠train,train,Ihaveatrain. plane,plane,Ihaveaplane.ball,ball,Ihavea ball.doll,doll,Ihaveadoll.car,car,Ihaveacar. bear,bear,Ihaveabear.學生在歌唱童謠的時候加上動作表演,輕松愉快地記憶單詞。
三、恰當改編,用兒歌鞏固教學內容
除了合理地選擇英語兒歌,選擇合適的時機運用,教師還可以采用改編兒歌的方式,用兒歌鞏固教學內容。創(chuàng)編兒歌的過程是語言內化的過程,是學生嘗試著運用語言的過程,是對兒歌中營養(yǎng)的消化吸收過程。創(chuàng)編兒歌能幫助學生更好地學習英語。赫爾在行為系統中提出:“習慣是強化次數、強化量以及強化延遲的函數?!苯處熢诿看谓掏晷聝焊柚蠖加幸庾R地讓學生改編兒歌,并予以肯定,就是對學生運用知識這種行為的一次強化,久而久之,學生就會逐漸養(yǎng)成運用新知識的習慣,就能將改編兒歌這種習慣遷移到其他英語知識的學習中。
在教學過程中,我們要注意調動學生學習興趣,創(chuàng)造一種寬松的學習氛圍來讓學生欣賞。如在重大版小學英語三年級上冊三單元Lesson1教學中,重點是句型Whatsyournumber?的問答,對于三年級剛接觸英語的學生而言要在一堂課內接受這樣“高難度”的句型是比較困難。為此,我把這個目標句型編成了歌曲,以“兩只老虎”為音樂。歌詞是這樣:Whatsyournumber?One,One,One.Whatsyournumber?One,One,One.這首歌可能編得不是太好,但還有那么一點點成功之處,受學生喜歡,我選的旋律節(jié)奏輕快,韻律感強,分為慢速版和快速版,學生在能歌唱慢速版兒歌后,加大難度,給出數字,讓他們替換答句進行改編:Whatsyour number?Four,Four,Four.Whatsyournumber?Four,Four,Four.加快速度,增強挑戰(zhàn)性。
自編兒歌能在有意識的創(chuàng)編中進行無意識的詞性分類。學生在創(chuàng)編兒歌時,大多是進行詞的替換,而在這種替換過程中,可以用于替換的詞和兒歌中原來的詞具有相同的詞性,學生在反復完成這種替換活動的同時,就在這種無意識的狀態(tài)下,生動形象地體會詞性分類這一枯燥的語法知識。
如:Sing,sing,Icansing.Icansingalittle song.Draw,draw,Icandraw.Icandrawalittle dog.在不斷地替換創(chuàng)編中,學生自然而然可以將sing,draw歸一類,效果顯著。
自編兒歌能增強學生的記憶力,原本抽象的英語單詞,在音樂的輔助下,變得簡單,不易忘。學生通過旋律的帶動,吐出帶有韻味的英語單詞,使之更活潑。在這種情景的熏陶下,學生能夠像“電腦”一樣快速地輸出英語單詞,并像“電腦”儲存信息一樣,不易忘記,牢牢“鎖住”在大腦中,“永不遺失”,同時增強了學生的記憶力,加速學生對新知識的理解和掌握,大大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從而取得意想不到的教學效果。
例如:在學習重大版小學英語四年級上冊二單元Lesson1的教學的時候我首先讓學生通過先讓學生進行我說你做的游戲,1,2,3,touchyournose. 1,2,3,touchyourmouth.再讓學生進行改編1,2,3,pullyourhair.1,2,3,pullyourears.1,2,3,open youreyes.1,2,3,closeyoureyes.并加上動作,小組合作練習并抽小組表演,學生在邊唱兒歌的過程中操練了五官的單詞,還知道了touch,pull,open,close等單詞。
在小學低段英語教學中,教師在教學中合理合適地將兒歌引入課堂,以歌促學、寓教于樂,極大地提高兒童學習英語的興趣,活躍課堂氣氛,提高課堂教學效果,也可以讓孩子從小耳濡目染英語教育的軟環(huán)境,從而達到潛移默化的學習效果,讓孩子在娛樂中快樂學習,愿兒歌伴隨孩子們度過一個快樂的童年。
【參考文獻】
[1]程曉堂,劉兆義.小學英語[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8.
[2]李欣.英語兒歌在小學英語教學設計中的運用策略[J].科技視界,2019(24).
[3]蔣虹.淺談兒歌在小學低年級英語教學中的作用現代閱讀[J].現代閱讀,2012.
[4]張小院.小學英語有效教學[M].世界圖書出版社,2009.
[5]陸東華,馮娟.學科核心素養(yǎng)背景下的英語兒歌教學[J].小學教學參考,201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