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小珍
【摘 ? ?要】數(shù)學是小學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培養(yǎng)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有效途徑。在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下,學生往往處于被動學習狀態(tài),缺乏自主思考,教師占據著絕對的領導地位。為了提高教學效率,教師要貫徹以生為本的教學理念,從學生實際情況出發(fā),鍛煉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從而增強核心素養(yǎng)。
【關鍵詞】小學數(shù)學;有效引導;教學探究
中圖分類號:G623.5 ? ? ? 文獻標識碼:A ? ? ? 文章編號:1006-7485(2020)33-0166-02
一、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數(shù)學是小學教育的重要學科,對小學生數(shù)學能力的培養(yǎng)具有重要的作用。由于數(shù)學學習具有一定的難度與深度性,加之小學生年齡思維還處于初步發(fā)展階段,在課堂學習過程中,學生很難長時間集中注意力,學習效果也不太理想。因此,為了幫助學生清晰地認識并掌握數(shù)學知識概念,教師要努力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讓學生自由地交流探討,引導學生深入學習,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教學質量。在正式授課之前,教師必須做好課程引入工作,設置一些具有娛樂性的課程話題,增添教學色彩,也促使學生積極談論,提升發(fā)散性思維水平。
例如,在教學“三角形與四邊形”課程中,教師可以準備一些道具模型,如直角三角板、文具盒等,讓學生直觀地觀察圖形的特點和形態(tài)。或者,也可以搜集一些生活圖片,讓學生認識判斷圖形的類別,并踴躍發(fā)言表達“三角形由三條線段組成,分為直角、銳角、鈍角三種、四邊形包括正方形與長方形……”為了深化學生的理解與應用,教師可以開展“實踐活動”,引導學生自主練習,以“兩個三角形與一個長方形”為內容,引領學生通過剪裁拼接的方式進行圖形的組接,教師要提供基本材料,如“剪刀、紙殼、膠帶等”,學生獨立動手操作,參照課本內容,有序進行,教師要從旁觀察,了解全體學生對圖形的掌握情況,以便調整教學計劃。
二、創(chuàng)建多元化教學情境,引導學生深入學習
在新課程教學背景下,教師要積極更新教學方式與理念,創(chuàng)建多元化教學情境,為學生提供寬闊的自主學習與思考空間,并設置疑問,牽引學生思維,促使學生深層次地探索數(shù)學問題,完善知識結構,掌握多種解答方法,培養(yǎng)學科核心素養(yǎng),教師必須科學安排,幫助學生依次學習數(shù)學章節(jié)知識,達到設定教學目標。
例如,在教學小學數(shù)學“面積”章節(jié)知識時,教師借助微課讓學生初步學習課程的主要內容,并在多媒體中題設問題“在花園中有兩塊地,一塊是長方形,一塊是正方形,兩塊地的周長相等,但是,在實際測量中發(fā)現(xiàn),在兩塊地走一圈都是40步”,所以這兩塊地面積相等嗎?”而后,學生之間可以相互交流,進行判斷,而后套用公式進行面積計算,得出兩塊地面積并不相等的結論。又如,在教學“元、角、分”課程知識時,教師則可以模擬一次商場購物活動,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教師會展列一些物品,并表明商品價格,引導學生扮演顧客與店家,進行商品買賣交流,讓學生計算所購買物品的總價格,掌握基本的數(shù)學技能。所以說,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充分發(fā)揮“有效引導”作用,提高教學質量。
三、實施正確引導手段,促使學生養(yǎng)成合作學習能力
考慮到小學生年紀較小的特點,教師要采取有效的干預引導措施,幫助學生增強自我約束力,繼而深入課堂學習。在原始教學體系下,教師都采用單一化教學手段,導致對課程知識生搬硬套,缺乏靈活變通性,進而導致小學生無法深刻理解知識點,長期下去容易使學生喪失學習興趣。所以,在現(xiàn)代化教學發(fā)展趨勢下,教師要運用正確的引導手段,從學生的興趣點出發(fā),精細設計教學內容,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提高教學效率,或者可以構建小組合作學習模式,讓學生在集體環(huán)境下學習發(fā)展。
例如,在教學“圓的認識”課程中,教師可以采用小組合作教學法,讓學生自行組成小組,每個小組人數(shù)為4人。之后,教師會布置課堂討論任務“圓的特征、面積、半徑直徑關系等”,小組成員要積極討論,并做好任務分工,有序地查詢分析。期間,教師還會提出一些問題“在生活中有哪些物體是圓形的”,學生要深入思考想象,主動回答教師問題“鐘表、皮球、指南針、盤子等”。學習探究活動結束后,教師會對每個小組的成果進行檢驗,評出表現(xiàn)積極、成績優(yōu)異的小組,給予一定的鼓勵,增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四、結語
綜上所述,在實際教學時教師需結合學生實際能力,設計具有針對性的引導措施,激發(fā)學生對數(shù)學的探究興趣,培養(yǎng)數(shù)學思維與能力,促進學生的全面性發(fā)展,這也是素質教育的根本要求。
參考文獻:
[1]欒兆亮.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論在小學數(shù)學教學中的實踐探討[J].神州(上旬刊),2019(16).
[2]陳良燕.小學數(shù)學教學中學生獨立思考能力的培養(yǎng)路徑分析[J].科普童話·新課堂(下),2019(03).
[3]張艷平.如何在小學數(shù)學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J].南北橋,2019(12).
(責編 ?張 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