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小花
在小學階段的作文教學中,做好對學生描寫能力的培養(yǎng),讓學生學會寫實是基礎教育目標。出于對小學生認知水平、心智發(fā)育等角度的考慮,為了保證作文課堂教學效果,教師必須做好對教學環(huán)節(jié)的創(chuàng)新,以生活素材為基礎的教學模式由此得以出現。為了更好地發(fā)揮生活素材在作文課中的教學價值,做好對其應用模式分析至關重要。
一、在作文課導入環(huán)節(jié)運用生活素材
在作文課中,導入環(huán)節(jié)是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引導學生思維的基礎環(huán)節(jié),教師做好生活素材在此環(huán)節(jié)的應用,能借助學生感興趣的生活素材來完成對學生的學習熱情調動,這對創(chuàng)設高質量的作文課堂,提高作文教學有效性帶來了重要的支持。教師在進行生活導入素材設計時,教師要做到素材既可以有效表現出寫作內容,同時符合學生的認知興趣。以《習作:國寶大熊貓》的教學為例,為了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和積極性,在課堂導入環(huán)節(jié)教師可以采用信息技術播放關于大熊貓的視頻資料,視頻資料中包括大熊貓曬太陽、吃竹筍、喝盆盆奶、上樹玩耍等內容,學生可以通過視頻感受到大熊貓的憨態(tài)可掬,同時對大熊貓產生喜愛之情,這會實現對學生學習熱情的有效調動。之后,我引導學生進行討論,詢問班級中是否有學生親眼看到過大熊貓,并讓他們分享自己的經歷。最后,我會為學生朗讀關于“國寶大熊貓”的范文,讓學生在傾聽的過程中去感受大熊貓的可愛,促使他們想要用寫的方式去記錄和描述自己眼中的“國寶大熊貓”,由此做到借助生活素材來完成對學生的寫作興趣引導。
二、在作文課分析階段融入生活素材
在小學語文作文課堂教學中,作文分析是最關鍵的教學環(huán)節(jié),因為學生之前并不具備作文思維能力,他們對作文的一切了解,都需要教師通過課堂教學分析的方式來予以完成,所以做好課堂分析階段的教學是保證作文課質量的關鍵所在??紤]到小學生有限的思維能力和認知興趣,教師在作文課分析階段,也需要融入生活素材,因為這樣更具有代入感,同時還能借助生活素材來增強學生對作文知識的理解,從而有效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全面提升學生的作文水平。在小學語文作文活動中,我會格外注重生活素材融入的時機,以確保其可以在學生產生認知需求時出現,由此來達到雪中送炭的教學效果。例如,在進行《習作:身邊那些有特點的人》的教學時,當學生不知道如何選擇描寫對象,從何入手進行對象描寫時,我就以我自己或其他任課教師為對象,與學生一起進行回憶,幫助學生找到我們的特點,并從身高、膚色、五官等多個角度進行特點分析,由此來實現對他們的寫作指導,讓他們能順利攻克寫作中缺少素材、無從下筆的問題,為作文課的順利開展助力。
三、在作文課訓練階段應用生活素材
在作文課中,教師可以通過訓練了解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同時這也是鍛煉學生寫作能力的有效方法。在作文訓練活動中,為有效提高訓練的質量,教師要對學生的課堂學習表現進行仔細的觀察,并以此為基礎進行課堂訓練的有效設計,為學生的寫作能力提升助力。例如,在以“續(xù)寫故事”為主題的課堂訓練中,我就以經典的“龜兔賽跑”故事為案例,在借助信息技術、口頭講述等多種方法進行教學表達的基礎上,我讓學生根據他們自己的思維,對“龜兔賽跑”的故事進行續(xù)寫,由此來考查他們思維水平、想象能力、寫作方法掌握等。在學生完成故事續(xù)寫后,我還專門為他們創(chuàng)造了故事分享的機會,讓他們將自己續(xù)寫的故事讀出來,在與同學們進行分享的同時,也讓他們進行相互學習,實現寫作能力方面的取長補短。除此之外,我還會特意選擇一些優(yōu)美的文章,讓學生進行仿寫,例如《秋天的雨》《海底世界》等,其目的就是讓學生能聯系實際生活進行文本理解,通過仿寫的方式來掌握各種修辭方法、寫作手法的運用,由此來進一步實現對他們寫作能力的鍛煉,也為進一步提升他們的寫作水平助力。
四、在作文課作業(yè)階段體現生活素材
作業(yè)是學生獨立完成的學習任務,其是考查學生學習情況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在實踐教學中,教師要對學生的寫作水平和能力有全面的了解,為他們布置具有針對性的作業(yè),由此來鍛煉學生的寫作水平。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我最常布置的作文,就是讓他們進入生活中去觀察和尋找素材,由此來鍛煉學生用寫作方式描繪生活的能力。例如,在進行《習作:生活萬花筒》一課的作業(yè)布置時,我就要求學生在課后進行生活觀察,并選擇自己最喜歡的內容進行寫作,寫作內容、字數不限,但必須保證真實。在此次作文作業(yè)中,有的學生描寫家庭生活,有的學生分享自己喜歡的運動,有的學生分享自己的玩具王國等,正應了本課“生活萬花筒”的主題,也讓我看到了學生獨特的生活觀察視角。除此之外,我還在課余時間帶學生進行寫生,例如在進行《習作:這兒真美》的作業(yè)布置時,我就組織學生進行了一次郊游,讓他們在享受輕松自然生活的同時,也可以發(fā)現生活中的處處美景,并運用寫作的方式將它們記錄下來,由此來實現對學生的寫作能力鍛煉,也為他們的語文綜合素養(yǎng)構建帶來支持。
總之,以生活素材為基礎的小學作文教學是回歸作文本質的教學方法選擇,其能為學生帶來的不僅是寫作能力的提升,更是文本認知、審美等方面的進步。在作文訓練活動中,為了提高作業(yè)訓練活動的有效性,教師要精心設計生活素材,確保其在內容上符合學生的認知興趣,同時還能幫助學生更好地完成在寫作技巧方面的進步,從而實現小學語文教學目標,為學生未來的發(fā)展打下扎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