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邙碑先導(dǎo)《封和突墓志銘》

      2020-12-23 13:41董其高
      小品文選刊·印象大同 2020年11期
      關(guān)鍵詞:南巡魏碑書體

      董其高

      《封和突墓志銘》,宣武帝正始元年(504年)刊。碑青黑色石灰?guī)r,碑有座,高42厘米,寬32厘米,書刻12行,每行12字,共141字。1981年秋出土于大同城西小站村花圪塔臺封和突墓,現(xiàn)藏于大同市博物館。

      碑文:

      屯騎校尉、建威將軍、洛州刺史、昌國子封使君墓志銘。

      屯騎校尉、領(lǐng)都牧令昌國子,公姓封,字和突,恒州代郡平城人也。昊天不弔,春秋六十有四,以景明二年春正月薨于官。帝用震悼,遣使即柩,贈州刺史,蜜印綬,禮也。以正史元年夏四月卜兆于武周界??陧?,式述聲芳。其辭曰:

      少深崎巍,長勗寬明。內(nèi)盡孝思,外竭忠誠。在高無危,處滿不盈。鐫摸玄石,庶揮風(fēng)清。

      碑文大意是,墓主人封和突,是遷都洛陽后北魏恒州代郡平城人,封和突歲數(shù)“春秋六十有四”,景明二年(501年)春正月薨于官。他生于太武帝拓跋燾太平真君三年(438年)。封和突生前為屯騎校尉,又兼都牧令,《魏書·高湖附弟傳》中有“拜都牧令,遷鎮(zhèn)南將軍、相州刺史”記載,官軼可為從二品。他死后,宣武帝元恪深為“震悼”,派官員到靈前祀念,以蜜印方式贈洛州刺史,兩年后默許歸葬舊都平城,可見其生前地位和影響。

      《封和突墓志銘》書法特點,書界盡現(xiàn)溢美之詞。著名史學(xué)家、書法家殷憲先生稱之為“方重勁截、意態(tài)跌宕”。著名書法理論家劉濤先生稱之為“封碑是楷隸混合,以楷為主,又擴張之勢的典型北魏后期的魏碑書體”。

      初次細品,字字珠璣,再細端詳,神韻百般。再再品覓,又張猛龍碑、張玄碑和元氏系列碑的揉合。而且碑的左半部分嚴謹、右半部分開放,大概是越寫越順手越寫越自如的緣故吧!

      內(nèi)收外張中凸顯瀟灑嚴緊

      封碑有張玄墓志嚴緊作風(fēng),但張玄墓志是內(nèi)緊外緊型,而封碑卻是內(nèi)緊外張型,同樣“刺史”二字,但特點顯露同為內(nèi)緊,但一個是外緊一個是外張。同樣一個“國”字,字型與張猛龍“國”字非常相似,但比張猛龍碑更加精到細膩。與北邙元氏系列碑刻相比,精細中更外張瀟灑,橫豎起筆更夸張尖方筆狀,豎、撇、捺的結(jié)尾更囂張放肆、無拘無束,一股隨它而去的風(fēng)格。

      楷里有行中畢露端莊堅銳

      封碑以楷為主,時見諸行體之勢,偶爾忽然閃現(xiàn)個別行體。如第四行的“郡”,右耳的長豎又長有帶彎勾。如第五行的“不”,第一筆長橫右端還帶勾。再如第六行的“扵”,最后兩點干脆連在一起一筆寫成。還有第八行的“正”,干脆按行草體寫了。產(chǎn)生于洛陽中后期的《張猛龍碑》、《張玄墓志》應(yīng)當(dāng)是《封和突墓志銘》作者的徒子徒孫學(xué)著寫過來的。只不過是《張猛龍碑》更自由撒突了,而《張玄墓志》向更規(guī)范端莊發(fā)展了,這種洛陽魏碑來自平城魏碑的源流關(guān)系更是千真萬確、鐵證無疑了。

      起筆莊重中又見落筆奇逸

      封碑的點畫特點十分明顯,凡是橫豎撇的起筆都是方筆帶尖,如第六行的“二”的兩橫,如第四行“州”的三豎,如第七行的“史”的撇起筆都是又方又尖。凡是橫折畫都是方中見坡,如第六行的“月”、第八行的“四”,折筆拐彎處都是坡型方筆,盡顯蒼勁有力。此碑落筆也是別有風(fēng)韻,豎畫落筆形態(tài)是粗壯有力,如“十”的豎是又粗又方,如第七行“印”的豎是粗壯帶彎、捺畫落筆是尖刃揚長,如第五行“天”、第七行“使”都長捺尖挑,就像一把鋒利刀匕。

      《封和突墓志銘》需要細品,越品越感古韻四溢,越品越覺得是神品中神品。

      《皇帝南巡之頌》碑,簡稱南巡碑,在現(xiàn)存幾十件平城碑帖中,在大同歷代數(shù)以千計碑刻中,南巡碑是集歷史價值、學(xué)術(shù)價值、書法藝術(shù)價值于一身而且水平最高的一通古碑。雖然碑身已殘缺不全,仍可堪稱北魏古都“平城第一碑”。

      南巡碑銘記的是北魏和平二年(公元461年),北魏王朝第四代帝王高宗文成皇帝拓跋浚東出平城,巡視太行山東麓諸州,返經(jīng)靈丘時與隨從眾臣在筆架山競射后為紀念此次巡視的“刊石勒銘”。

      《魏書·高宗紀》記載:靈丘南有山,高四百馀丈。乃詔群臣仰射山峰,無能逾者。帝彎孤發(fā)矢,出山三十馀丈,過山南二百二十步,遂刊石勒銘。

      文成皇帝拓跋浚是一位既聰明豁達,又重視文韜武略的帝王,在位第十年國運昌盛之際,巡視定、相、冀洲等地歸途中行有小憩之舉。據(jù)史料介紹,在其二十四年前在河北省易縣所立的《皇帝東巡之碑》有“東巡”二字,所以改為“南巡”。

      南巡碑碑座基本完好,碑額斷裂為二也較為成形,而碑身卻只有一些碎塊殘段拼粘而成。傳說是先找到碑座、碑額,又找到多塊碑身碎塊,然后用水泥粘膠對接成的。

      此碑原矗立在筆架山北御射臺中央,1993年遷至覺山寺內(nèi)保護起來。南巡碑的龜趺底座高53厘米,寬137厘米,長205厘米。螭首碑額高84厘米,寬145厘米,厚30厘米。碑身寬137厘米,厚29厘米,拼粘后高120厘米。專家推斷原碑身高度至少也在250厘米以上,此碑總高度應(yīng)是350厘米至400厘米左右的鴻篇巨制大碑。

      南巡碑碑陽現(xiàn)有158字,字徑3至4厘米,斷斷續(xù)續(xù)有些不好辨認,很難讀出意思,大概是在敘述文成帝巡視三州活動的概況。碑陰有2300多字,字徑2厘米左右,可以看得出記述的是聲勢浩大的南巡隊伍中大小官員的官職和姓名。

      南巡碑是北魏前期漢字由隸變楷初始階段的魏碑書體的皇家頂級代表之作。北魏書法就是在草原鮮卑民族政治上向封建制轉(zhuǎn)變、文化上向漢文化轉(zhuǎn)變潮流中文字體形的繼續(xù)演變的產(chǎn)物,隸楷相融、雄奇方樸、豪情滿懷成為這一時期的主流書體和標志性特征。

      南巡碑碑陽隸變楷始,

      清爽規(guī)范

      南巡碑碑陽9塊碎片158字,古拙渾樸,嚴謹秀麗,疏朗俊俏,巧妙靈動,每字筆畫方截,橫畫兩端作翹起的放飛狀,撇畫的收筆翻挑,豎鉤是平挑。從隸書的角度來對照,與《乙瑛碑》《張遷碑》《孔宙碑》都有相似之處,像“國”“方”二字與《張遷碑》就沒有什么兩樣,像“于”“有”二字與《孔宙碑》幾乎相同,許多字框架結(jié)構(gòu)與《乙瑛碑》又非常接近。可見書者多體隸書的綜合功力頗深。從楷書的角度來對照,碑陽中的“都”“者”二字的“日”,“野”“畢”三字的“田”,就與楷書的字一樣,筆畫上橫撇捺不再在起落頓筆之處特意波挑,保持體態(tài)基本方正略帶扁平,而且呈左低右高之勢,是主要成份為隸而又開始向楷不自覺轉(zhuǎn)變的典型書體。南巡碑比東巡碑晚24年,比平城《司馬金龍墓漆畫題記》早23年,三者書體面目和韻味卻有驚人的相似,不過東巡碑比南巡碑碑陽粗狂了一些,《司馬金龍漆畫題記》比南巡碑隨意了一些。相比之下,南巡碑碑陽因書者書藝超逸更透出了一種端莊嚴謹之氣、筋骨剛勁之氣、深沉老辣之氣、古樸自然之氣,絕對是北魏前期書界最高水平之作。

      南巡碑碑陰隸重楷輕,

      瘦硬峻峭

      南巡碑碑陰與碑陽的書體相同又不相同。相同的是同碑陽一樣的隸的成份大一些,楷的成份小一些,不同的是嚴謹結(jié)體少一些,輕松自如多一些。由于碑陰字體稍小又更模糊一些,人們往往有些忽視,實際上是另一種高超的魏碑書體。在字體結(jié)構(gòu)上,與碑陽方扁相反,以縱勢為主,不少字體與北魏后期的一些粗狂名碑接近,像“晉”“將”“軍”等字四方棱角,橫斜右高,結(jié)構(gòu)借讓,體格修長,重心偏上,隨大隨小,北魏后期好些碑刻,就是卓然成功地繼承了南巡碑碑陰書者的書風(fēng)。在筆法上,點畫靈度勁峻,捺腳自然暢延,既有像漢《張遷碑》的方筆方體韻味,又有點像北魏后期珍品《楊大眼造像記》中那種雄強茂密、氣雄力健的神態(tài)。如果再與北魏后期的《鄭文公碑》相對照,還有一些形似神也似的情形,或許兩書者就是直接的師徒關(guān)系。

      南巡碑碑額新美小篆,自然飄逸

      北魏時代小篆逐步退出主流書體舞臺,卻地位更顯高貴,成了碑額題字和書寫祭文拜冊的范體,成了顯示身份和等級的象征。作為記載皇帝行為的南巡碑的碑額,更是非篆不已。碑額上“皇帝南巡之頌”6個大字,大美秀麗,威嚴逼人。每字折方轉(zhuǎn)圓,有棱畢出,兩尖挑起,尖峰險露,流暢婉通,自然規(guī)范。各個大字各占其位,就像六大銅鼎,各具生態(tài),威容矩陣,力量無比。

      眾多北魏古碑碑額中,南巡碑碑額篆體書法是最美的。我發(fā)現(xiàn)與三國吳《天發(fā)讖碑》非常相近?!短彀l(fā)讖碑》是繼承了漢代《祀三公山碑》的風(fēng)格,而《祀三公山碑》與更早的秦《泰山石刻》的特征相近,還有些鳥篆味道??梢哉f南巡碑碑額篆書既保持了泰篆筆畫橫比豎多、線條粗細一樣的特點,又改變了秦篆豎直的原則,同時還借鑒了漢篆對稱下垂、左右飄逸的結(jié)體特征,更顯得大氣磅礴,頂天立地。

      可以說,南巡碑的碑陽、碑陰、碑額三種書體,都是代表北魏前期皇家水平的經(jīng)典書法作品。雖然南巡碑沒有被康有為等有識之士發(fā)現(xiàn)及早推廣,但在北魏平城時期的幾十件隸楷混合體碑帖中,論品位南巡碑的碑陽碑陰碑額都應(yīng)該是打頭的,平城第一碑名不虛傳。

      猜你喜歡
      南巡魏碑書體
      乾隆帝南巡對惠山泉文化的介入干預(yù)
      敦煌漢簡書體“重出江湖”
      一路向南
      寄妙理于“十美”之外
      泰國游大事記
      淺談鄧小平南巡
      漢代草葉紋鏡的銘文研究
      論情性
      打鐵老太
      淺析龍崗秦簡的書風(fēng)與章法
      大庆市| 武鸣县| 平果县| 镇平县| 梅河口市| 海安县| 从化市| 改则县| 永胜县| 进贤县| 夹江县| 友谊县| 临沂市| 扎囊县| 鄂托克前旗| 开远市| 襄樊市| 齐河县| 宝丰县| 宁安市| 塘沽区| 彰武县| 梁山县| 葫芦岛市| 阿城市| 林芝县| 屏东县| 文化| 济源市| 彰化县| 大新县| 柯坪县| 文安县| 颍上县| 精河县| 顺义区| 奉新县| 翁源县| 襄垣县| 镇坪县| 宽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