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麗萍
作為班主任,每年暑假期間,我都會冒著酷暑,騎上小毛驢,穿梭于家鄉(xiāng)的大街小巷,為的是去我學生家里和他們的父母交流,了解學生在家的學習生活情況,經(jīng)過十幾天的奔波,我到了班級大部分學生家進行家訪,家訪回來心情很復雜,有喜有憂,聽著家長對自己的信任,感覺肩上的擔子又重了許多。
擔任班主任的這些年,總是不間斷地進行過電話家訪和請家長來校交流,但感受完全不同。不同性格的孩子來自不同的家庭,我再次感受到孩子們的個性與思想及學習態(tài)度跟家庭有很大關系。
家訪活動很辛苦。但在家訪中我也收獲了很多,一次次的受到了啟發(fā),也一次次被我的學生和家長感動著:當我走進學生家中時,家長和孩子們的熱情讓我感動了,印象最深的是去班上一位叫小朱的孩子家里,還沒走進家門,就看見她在遠遠的院子門口等我,那股興奮勁讓我感受到,我的學生是那樣的可愛。
家訪活動要準備。家訪之前,我跟幾位家長們都通了電話,電話里我能感受到家長們高興的心情,有的家長本來要上班,知道我們要去,就特意請和同事?lián)Q了班在家等我們;有的家長怕我們不知道路,早早在附近路邊等候;還有的家長因為抽不出時間,而覺得失去了一次很好的與老師溝通的機會,事后多次打電話,請我們改天一定去家里坐坐。這些舉動讓我覺得家長們很重視老師的來訪,也很歡迎老師家訪,他們特別想有一個機會能單獨和老師一起交流孩子的學習、生活情況,同時我也更深地感受到家長對孩子的殷殷期望。
家訪活動靠溝通。讓我印象最深的是去小徐家的那次家訪,從家長的眼神中,我能夠感受到這兩位家長都特別關注孩子的發(fā)展,對孩子的學習情況也比較關心和了解。孩子的一些不良習慣也著實給家長帶來很多煩惱。不過,我相信,有付出一定有回報,通過與家長的溝通協(xié)調,我們彼此達成了一致協(xié)議,為孩子們制定了一個硬性計劃與要求共同幫助孩子改掉壞習慣,我們都堅信,家校聯(lián)系的結果一定是美好的!
家訪活動感受深。通過家訪,我發(fā)現(xiàn)大部分家長還是比較關心孩子的學習的,不過,不得不承認這些家長的付出確實有了回報。孩子們哪懂學習的重要性,家長和老師共同的監(jiān)督,做到學校、家庭互相配合,孩子們感受到老師和家長的共同關愛,能不被這股強大的陣容感染嗎?試想,家長每天只顧忙著工作,忽視了孩子的學習及心里想法,成績跟不上,老師又對這樣的孩子視若不見,孩子們學習還會有勁嗎?且不談我們成人有時候沒有壓力就有點渾渾噩噩,更何況是年齡在十四歲的青少年?難道他們在沒人關心,管教的情況下還會自覺主動的學習嗎?從幾次家訪的情況看,凡是家長經(jīng)常聯(lián)系老師,常與老師交流溝通孩子在家在校情況的孩子,成績都不會差到哪。相反,越是那些對老師的家訪持著無所謂態(tài)度的家長,孩子往往學習態(tài)度不端正,基礎差,跟不上班級其他孩子步伐。倒并不是這些孩子比其他孩子笨,我想更多的還是在于家長對孩子的學習不重視。一個家庭,父母的態(tài)度將直接影響并決定孩子對學習的態(tài)度。在這次家訪過程中,我深刻體會到,作為教師我們要積極的指導家長,同時多進行交流,家長和教師相互學習,相互信任,相互合作,結成一個家庭學校的教育同盟。那么我們的教育會獲得更大的成功。
家訪活動愛無限。我感受到作為一名教師的責任有多重,我們應該以一顆寬大的心去包容千差萬別的學生。我深刻地感悟到:無論怎樣的一個孩子,他的成長都離不開“愛”,這種愛既要來自家庭,也要來自于教師。只有播進學生心靈深處真摯的無私的綿延無盡的愛,才能促進孩子的健康成長。我們要加強家校的密切聯(lián)系,同時注重學生的個別教育,真正達到“教育一個孩子,帶動一個家庭,影響整個社會”的教育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