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省西安高新第七幼兒園 袁夢遙
語言是表達或交流情感和思想的工具,其最本質的功能就是交際。學齡前兒童處于口頭語言發(fā)展的關鍵時期,而游戲為幼兒提供了口語表達的實踐機會。在游戲中,幼兒會由內而外地產生語言表達和交流的沖動。角色游戲由于其貼近幼兒生活的特點,深受幼兒的喜愛,游戲過程中幼兒會高頻次地進行口頭語言的交流,其口語表達能力會得到一定的鍛煉和發(fā)展。
劉焱認為角色游戲是以“角色扮演”為主要表征手段自主地表現(xiàn)和表達自己對現(xiàn)實生活和環(huán)境的認識與體驗、想法與愿望的一種象征性游戲。而本研究將角色游戲定義為:幼兒按照自己的意愿,借助真實或替代的材料,通過模仿和想象扮演角色,運用語言、動作、表情等,創(chuàng)造性地再現(xiàn)周圍社會生活的一種游戲。
口語是與書面語相對應的一種語言,是幼兒期語言發(fā)展的主要形式或主要方面。余曉琦在《3~6歲幼兒口語與早期閱讀發(fā)展水平的關系研究》中將幼兒口語界定為“3~6歲幼兒在交際、獨處、游戲等日常生活和學習中發(fā)出的某種語音表達自己思想和情感的言語”。而本研究將幼兒口語界定為:在日常生活、學習和交往活動中幼兒自我獨立發(fā)出的表達自己的意愿和想法的語言。
口語表達的關鍵能力包括:
⑴句子結構的完整性:講話時掌握主謂賓結構的句型,能嘗試使用簡單的短語等;
⑵豐富詞匯的運用:介詞、連詞、形容詞的使用,詞匯的復雜程度等;
⑶交流對話的使用:與同伴之間的交流互動;
⑷語言的表現(xiàn)力:講話時使用不同的語氣和語調,使用富有表現(xiàn)力的象聲詞;
⑸時間標記的運用:指用來表達時間、因果關系或連接所述事件的連詞,例如首先、接著、然后、最后等;
⑹復述故事事件的完整性、準確程度和詳細程度。
所以,本研究將重點從這六個方面觀察幼兒在角色游戲中的口語表達能力。
本研究以一名語言發(fā)展較為遲緩的中班幼兒為研究對象,借助視頻、錄音、書面記錄等手段,觀察其在游戲中的口語表達現(xiàn)狀,分析該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在角色游戲中的發(fā)展情況,歸納角色游戲在該幼兒語言發(fā)展中起到的重要作用,總結教師在角色游戲中的指導和支持策略,從而更好地促進幼兒口語表達能力的發(fā)展。
2018年9月20日,娃娃家,小鑫和銘銘玩起了過家家。小鑫指著銘銘說:“我、媽媽、你、爸爸?!边^一會他拿著玩具菜刀準備做飯了,他說:“菜菜,切菜菜?!庇种钢戙懻f:“洗菜菜?!?/p>
分析:通過觀察這一年來小鑫在角色表演區(qū)的語言發(fā)展,我們可以很清楚地發(fā)現(xiàn):該幼兒在剛轉來時口語表達多為幾字短語,沒有明確的指向對象,語句非常簡單,沒有任何的修飾成分,用詞組成簡單的句子表達自己的意思,但句子結構經(jīng)常不完整,經(jīng)常出現(xiàn)沒有主語的情況,還不能稱之為完整的句子。但到了下學期,已經(jīng)四歲的小鑫有了明顯的進步,能夠正確運用簡單句說明自己的意思,并且不會出現(xiàn)少主語的情況,有了明顯的主語、謂語和賓語。
2019年3月8日,娃娃家,小鑫說:“睿睿你做爸爸,我做媽媽好不好?”然后倆人就開始了過家家的游戲。玩了一會,小鑫又拿出了醫(yī)藥箱說:“現(xiàn)在我是醫(yī)生,你做病人好嘛?”睿睿點點頭。小鑫拿著“額溫槍”碰著睿睿的頭說:“你發(fā)燒了,需要打針吃藥,現(xiàn)在我給你打針。”睿睿說:“好的,謝謝醫(yī)生?!?/p>
分析:從以上小鑫在娃娃家活動的語言表達中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剛進入幼兒園時,小鑫的口頭語言發(fā)展還停留在獨立的自言自語的水平,根據(jù)自己所想象的情景說出相應的語言,并沒有和其他小朋友的互動,只是玩自己的游戲,將自己內心的獨白外化。但半年后再次在區(qū)域玩角色游戲的小鑫,不僅掌握了豐富的詞匯,而且還一直在和旁邊的小朋友進行對話交流。分配角色時小鑫能與別的小朋友溝通協(xié)商、在給小朋友治病時會非常明確地告訴小伙伴你需要怎樣做,和小伙伴有著非常頻繁的交流互動,在和小朋友的對話中,無意識地強化自己所掌握的詞匯和句型。
2019年4月11日,娃娃家,其他小朋友在一起玩過家家的游戲,小鑫獨自一人擺弄著消防員的“滅火器”,嘴巴里一直重復“滅火啦、滅火啦!”見狀,我以一名客人的身份來到娃娃家做客,剛一進來,我便一個勁地猛吸鼻子,著急地問:“你們家里是不是著火了?我怎么聞到一股燒焦的味道?快給消防員打電話?!彼麄冞@才注意到了小鑫。陽陽拿起電話,對小鑫說:“喂,消防員嗎?”“是?!薄拔壹依镏鹆?,你快來一趟吧!”“你家在哪里?”“我家就在創(chuàng)匯社區(qū)×區(qū)×號樓×單元”“收到、收到,我馬上就來!”
分析:今天小鑫的表現(xiàn)著實讓我感到意外也非常驚喜,他很喜歡消防員這個職業(yè),多數(shù)區(qū)域游戲時都會選擇扮演消防員,但通常都是自己擺弄工具,幾乎不與其他幼兒交流。這次在老師的巧妙參與下,他終于有了互動的機會,而且在角色的職業(yè)身份下,他的語言表達也具有了“消防員”的職業(yè)色彩。例如營救前會先詢問清楚火災發(fā)生的地點,回復“收到、收到”等。在角色游戲的情境中、角色身份的刺激下,小鑫口語表達所運用的詞匯變得豐富了起來,在短短的兩次回答中,他用到了介詞——在哪,副詞——馬上,短語——收到、收到等,語言的發(fā)展往往就發(fā)生在游戲的不經(jīng)意間。
2019年5月16日,娃娃家,小鑫拿起了消防員的滅火器,嘴里發(fā)出“嗷嗷,嘶嘶”的聲音,像在救火。這時候毛毛走了過來也想玩滅火器,小鑫說了句:“不要不要,這個是我的,不要給你?!辈⑸焓滞屏嗣幌?。毛毛向我告狀:“老師,小鑫打我?!毙■慰匆娢依业氖终f:“老師,他先搶我的東西,我才推他的,是我先拿到的滅火器?!?/p>
分析:從上面的案例中我們可以看到,小鑫遇到了游戲中都會發(fā)生的同伴沖突,但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老師不應該害怕和拒絕孩子之間的沖突。在游戲沖突中,小鑫嘗試用語言來維護自己的利益,也嘗試用語言來向老師解釋沖突的起因和經(jīng)過,在這個過程中,小鑫的口語表達能力得到了很大的發(fā)展——“因為”這是我的,“所以”不能給你,語言表達的邏輯逐漸清晰?!八葥屛业臇|西,我才推他的”,“先”“才”等連詞的運用,沖突發(fā)生的時間線頓時明了。因此,并不是所有的同伴沖突都是壞事,教師應給予幼兒自主解決同伴沖突的機會。
2019年6月20日,表演區(qū),小伙伴們表演剛剛學過的故事《小兔子的雨傘》,小鑫表演被雨淋濕的小貓,他戴上小貓咪的頭飾,嘴里便發(fā)出“喵~喵~喵~”的聲音。第一次表演時,在老師的提醒下,小鑫能在與“小兔子”的對話中說出臺詞“可以用一下你的傘嗎?”“謝謝你,小兔子。”在第二次表演前,我鼓勵他們大膽表現(xiàn),可以根據(jù)故事情節(jié)感受小動物當時的心情,給小動物們添加新的臺詞。這次,小鑫有了變化,當小兔子愿意與小貓分享雨傘后,小鑫說到:“啊,我真的好開心呀!謝謝你,小兔子?!?/p>
分析:從上述的案例中可以看出,在老師的幫助下,小鑫發(fā)生了從只玩娃娃家這樣的自主性游戲到故事表演這樣的規(guī)則性游戲的轉變,能夠根據(jù)故事內容與小伙伴進行合作表演。在拿到自己的角色頭飾后,他發(fā)出了“喵喵喵”的聲音,無意識地運用象聲詞來表現(xiàn)角色的特征;在游戲中,小鑫能對簡單的故事臺詞進行復述,雖然復述的完整性和準確性還有待提高,但這已經(jīng)是非常大的進步;最后,在老師的建議下,小鑫能夠敏銳感受到故事人物在當時的故事情節(jié)中的心情,自己創(chuàng)編出了包含豐富情緒的語氣詞,配合著小鑫的臉部表情,“小貓”開心的感受頓時就被表現(xiàn)了出來。
小鑫是一位較為特殊的男孩子,剛剛轉來中班時與老師、小朋友們之間幾乎沒有交流,老師與其父母溝通及深入觀察后了解到孩子的語言發(fā)展較為遲緩,口語發(fā)音不太清楚,語言表達也不夠完整,只能說一些簡單的字詞,不能用完整的語言說出自己所要表達的意思。經(jīng)過一段時間,在老師的鼓勵和耐心引導下,小鑫從只會說“師”一個字到斷斷續(xù)續(xù)能完整說出“老師好”三個字。對于別的孩子來說會說這三個字不算什么難事,但是對小鑫來說這是質一般的改變。
在日常生活中以孩子感興趣的事物引導他張嘴去表達,在同伴交往中激勵孩子學說一些日常用語。經(jīng)過一個學期之后,小鑫愿意主動去和小朋友們交往對話,能主動和老師說“早上好”“我會乖乖的”“我錯了”等日常用語,和小朋友玩游戲時主動說“嗨,幫我打開”,在拒絕別的小朋友抱他時說出了“快放開我”。他在說話發(fā)音上也逐漸變得清晰準確,一開始叫老師時說的是“si”,現(xiàn)在能準確地發(fā)出“l(fā)ao shi”的語音。在區(qū)域游戲尤其是角色游戲中,小鑫發(fā)生了更加令人欣喜的改變:語言結構逐漸完整,說出完整包含主謂賓句子的頻率逐漸增多;詞匯的運用變得更加豐富,多次出現(xiàn)了形容詞、介詞、副詞、人稱代詞等;游戲中與同伴的交流增多,能與同伴合作游戲;會嘗試使用一些語氣詞、象聲詞來表達自己的情緒;語言表達的邏輯性逐漸增強;能夠對簡單的語句進行復述,但復述的完整性和準確性還有待提高。
從以上案例中我們可以看出,角色游戲對幼兒口頭語言表達能力的發(fā)展有很大的促進作用的,同時在角色游戲中,教師適時、適度、適當?shù)闹笇Ш椭С忠彩潜夭豢缮佟⑸踔潦侵陵P重要的。
充足的時間是幼兒自由地開展角色游戲的必要條件,只有在充足的時間里,幼兒才有更多的機會與同伴分配角色、協(xié)商合作、解決問題,在這樣的過程中,幼兒才能有更多的語言表達與交流的機會,從而更好地促進幼兒口語表達能力的發(fā)展。
當幼兒獲得了充分的游戲自主權后,參與游戲的熱情和興趣高漲,在興趣的推動下、自由的氛圍中,幼兒自主協(xié)商確立游戲主題、分配游戲角色的,幼兒表達與交流的愿望和機會大大提高,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得到了充分的發(fā)展。
通過觀察每個幼兒在角色游戲中的表現(xiàn),針對每個幼兒不同的語言發(fā)展水平,給予不同的語言指導:例如,性格比較急躁的幼兒可以引導其適當減慢語速,把每句話、每個字都表達清楚;對于發(fā)展遲緩的幼兒可以適當降低標準,鼓勵幼兒從簡單的單字、短語開始,到學會說完整的簡單句,給予幼兒充分的學習榜樣和模擬情境,關注幼兒語言表達能力的縱向發(fā)展。
當幼兒游戲的開展出現(xiàn)瓶頸時,教師應善于觀察、合理分析判斷,選擇最合適的角色指導幼兒的游戲。例如在案例二中,當老師發(fā)現(xiàn)小鑫沒有參與到其他幼兒的游戲中,跟同伴也沒有一些有效互動時,老師沒有直接建議小鑫如何融入這個游戲,而是用游戲中另一個角色的身份間接引導小鑫參與進來。
教師可以就幼兒在游戲中口語發(fā)展的表現(xiàn)進行有針對性的評價,不可泛泛而談,也沒有必要面面俱到,可以組織幼兒自己來說一說游戲的感受,從幼兒的視角發(fā)現(xiàn)角色游戲的不同可能,也可以促進幼兒口語表達能力的進一步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