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省定西市安定區(qū)大城小學 高亞東
我國一直是文明禮儀之邦,千百年的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浸潤、熏陶著每一位中國人,使其形成高尚道德與優(yōu)秀意志品質(zhì),始終堅持正確的道德準則為人處世。小學是學生思維智力、思想價值觀念形成與發(fā)展的重要時期,因而將德育作為小學班級管理的基點具有重要意義。以德育引導小學班主任班級管理工作,不僅能促進學生道德素質(zhì)提高,還有利于促進和諧、友愛班級的形成。
由于小學生正處在生長期,性格差異大,德育工作也很難開展。如因為認知水平較低,生活、學習經(jīng)驗有限,小學生普遍未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與生活習慣,自制力較差。在學習中不容易集中精神,在班級中不容易安靜。一些學生還喜歡影響別人,常大聲吵鬧或是搞些惡作劇,導致其他同學無法正常學習等??偟膩碚f,小學班主任德育工作較為復雜與困難。
除學生因素外,班主任在開展班級教育管理工作時也存在一些問題。如與學生溝通不足,德育工作不夠連貫等。在開展相關的教育與管理工作時,很多班主任只注重學生的外在表現(xiàn),但卻忽視了學生心理需求,未能充分把握學生情感、思想變化,導致班級管理工作缺乏科學性、有效性??梢哉f,在小學班主任工作中,存在德育理念不夠充實、德育不夠充分等問題。部分班主任比較關注班級紀律以及學生成績,在一定程度上忽視了德育工作,使班級管理工作不夠理想,學生學習發(fā)展受到阻礙。
班級管理活動的開展、德育工作的推進均需要有一套安全完善的教育、管理制度做保障,做引領。為此,在推進小學班級管理工作開展過程中,相關教育工作者要立足實際,著眼于班級德育管理制度的建設,通過這種對規(guī)章制度進行硬性、具體的規(guī)定,為小學生的行為、習慣樹立一個正面標桿。利用具體的制度與規(guī)則增強學生守則意識,提高學生辨別是非的能力,讓學生能明白什么行為是正確的、什么行為是違規(guī)違紀的,從而讓學生在日常學習、生活中可以自覺規(guī)范、約束自身行為,達到德育目的。
首先,在立德樹人背景下,小學班主任在開展班級管理工作時應當遵循以生為本原則。要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全面考慮學生內(nèi)在、外在需求,根據(jù)學生具體情況科學制訂班級管理方案,并采取有效措施準確落實班級管理工作,從而保證班級管理工作的科學性、有效性。
在決定相關決策、制訂相應方案時,首先應站在學生角度,考慮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心理特征以及發(fā)展需求,并最大化地征求學生意見,科學把握班級管理與德育的度,保證學生自尊心、自信心不受影響。其次是要樹立責任意識。作為小學生在學校的主要管理者、教育者,班主任應當保證每一位學生的人身安全,同時也要重視教學,要關愛學生,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最后是在日常工作中,班主任要能協(xié)調(diào)各方,將班主任德育工作與學校工作、家長工作、社會工作有機聯(lián)系起來,促進德育在班級管理工作中的有效滲透。
小學是學生知識、思維、能力、品德形成發(fā)展的關鍵時期,在這一時期的德育是至關重要的。因此在開展班級管理工作時,班主任不能輕視學生,也不能輕視德育工作,必須樹立起高度的責任心,秉承專業(yè)、嚴謹?shù)膽B(tài)度不斷學習與掌握和道德培育有關的知識理念,提升自身教育管理水平,讓學生享受到優(yōu)質(zhì)教育。此外,學科教育、班級管理、德育等工作與心理教育緊密相關,因而小學班主任還需在平時廣泛涉獵心理學知識,深度鉆研教育與管理藝術(shù),在此基礎上科學制定管理方案,最大限度地提升班級管理的專業(yè)性、有效性。最后,班級管理能力、德育能力是一個不斷提升的過程,教師要能在日常工作中不斷反思、總結(jié)、積累經(jīng)驗,促進自身德育能力提升,從而推動班級德育工作、班級管理工作有效開展。
綜上所述,德育是小學班級管理工作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在日常管理工作中,班主任要能樹立德育理念,并根據(jù)具體工作需求不斷加強德育理論知識學習,采取有效措施將班級管理與德育有機結(jié)合,從而提高班級管理效率,促進小學生能力素質(zhì)全面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