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核心素養(yǎng)是當下教育界高度關注的重要概念?!镀胀ǜ咧杏⒄Z課程標準(2017年版)》將英語學科核心素養(yǎng)分為語言能力、文化意識、思維品質和學習能力四大要素,其中語言能力是基礎和關鍵。本文結合一堂課外英文繪本閱讀教學課例,探究如何在學科核心素養(yǎng)視角下培養(yǎng)小學生的英語語言能力。
【關鍵詞】核心素養(yǎng);語言能力;課例研究
【作者簡介】沈金,江蘇省常州市新北區(qū)三井實驗小學。
引言
面對一個不確定的、多變的未來世界,我們應該培養(yǎng)怎樣的人?我們如何培養(yǎng)這樣的人?這是全世界共同關心的問題。為了順應時代發(fā)展的要求,我國于2016年9月正式發(fā)布“中國學生發(fā)展核心素養(yǎng)”,強調在未來的課程和教學改革中,培養(yǎng)和發(fā)展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將始終處于學校教育的中心地位,是各個學科能否將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真正落到實處的關鍵?;诖耍⒄Z學科也提出了適應本學科的核心素養(yǎng),即語言能力、文化意識、思維品質和學習能力。語言能力是基礎要素,文化意識是價值取向,思維品質是心智特征,學習能力是發(fā)展條件,他們共同服務于英語課程的總目標。從四大要素的結構和發(fā)展來看,語言能力是其他三大要素的基礎,因為語言是文化的載體、思維的工具。
《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2017年版)》指出,“語言能力是指在社會情境中,以聽、說、讀、看、寫等方式理解和表達意義的能力,以及在學習和使用語言的過程中形成的語言意識和語感”。英語語言能力的提高蘊含文化意識、思維品質和學習能力的提升,有利于學生拓展國際視野和思維方式,開展跨文化交流。
目前,小學生英語語言能力的培養(yǎng)還沒有真正引起廣大英語教師的關注。常規(guī)的英語教學一直存在“重知識,輕能力”的問題,學生們在課堂上反復進行機械操練,不停地記錄筆記,而教師一直關注學生的筆試成績,而忽視了英語實際運用能力的培養(yǎng)。長此以往,學生將喪失用英語展開現(xiàn)實交際的意識,出現(xiàn)“啞巴英語”“應試英語” 的問題。試想一下,如果小學生只能在筆試中取得優(yōu)異成績,卻無法利用英語知識完成現(xiàn)實表達,那么不管他們的成績多么優(yōu)秀,也難以滿足社會對英語人才的要求。針對這一問題,新課改統(tǒng)一了聽、說、讀、寫活動,提出了培養(yǎng)小學生英語語言能力的要求。因此,小學英語教師要把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能力放在首位,為學生的未來成長打好基礎。下面,筆者以一堂市級英文繪本閱讀展示課Cats and dogs為例,闡述在英語教學中如何落實英語語言能力的培養(yǎng)。
一、成熟的連續(xù)體語篇是英語課堂教學素材的主體
語篇是語言學習的基本單位。英語教材中的語篇是我們進行英語課堂教學的重要載體,它具有較好的教育性和示范性。語篇分析時,教師要充分把握主題意義、語篇特征、人物觀點、價值取向、中外文化理解等幾個要素,提高教材應用質量,促進人的語言、文化、思維與學習能力融合發(fā)展,彰顯英語課程的育人價值。
所授繪本Cats and Dogs選自課外讀物Reading for Pleasure。這是一則講述有關“貓狗不和”的童話故事,圖文并茂,情節(jié)生動,受到學生們的喜愛。故事采用了敘述與對話相結合的表達形式,因此在教學中,教師不能僅僅局限于故事本身,還應鼓勵和引導學生采用泛聽、精聽、泛讀、精讀相結合的方式,用一篇篇成熟的連續(xù)體語篇讓學生進一步體驗英語、感知英語,增強語言意識,發(fā)展英語語感,感知英語的美妙。
二、圍繞語篇主題意義探究基于英語學習活動觀的英語教學
活動是英語學習的基本形式,也是落實課程目標的主要途徑。新課標不僅明確了教學活動要指向英語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導向性,而且基于主題意義探究的活動更加突出對語篇意義的深度理解和語用功能的恰當表達,更加強調創(chuàng)設真實或接近真實的情境的必要性。
1.通過聽、讀、看方式,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理解能力。我們運用語言,是為了獲取、傳遞和交流信息,是為了理解和表達意義,也是為了做事。新課標在以往聽、說、讀、寫四大技能之外增加了“看”這一技能。這就要求我們的學生要學會觀察,學會理解圖文、表格、視頻或其他符號的意義,才能有效地、深層次地理解語篇。聽、讀、看涉及理解性意義的建構方式。在該繪本閱讀教學的導入環(huán)節(jié),筆者播放了與主題相關的動畫視頻A cat and a dog,畫風輕快,內容滑稽,一下吸引了學生的眼球。在觀看視頻后引導學生思考“Why don't dogs like cats?”,以這個懸疑問題激起學生興趣,引導他們帶著好奇心進入故事的學習。又如,在閱讀文本前,筆者引導學生看圖提問:“What can you see in the picture? What does the old man have?”學生通過看圖,得出答案:“We can see an old man. He has a beautiful house,a dog and a cat.”緊接著,通過聽、讀方式,學生能充分理解文本語言“This is an old man. He's got a beautiful house. He's got a cat and a dog. He doesn't go out”。然后,筆者繼續(xù)引導學生看圖,聚焦老人手上的魔法棒,引導學生思考“What is the old man doing?”。學生帶著問題觀看視頻,捕捉關鍵信息,生成多元答案:He is having dinner with the cat and the dog.\He is doing magic.\He's sitting at the table...
根據(jù)圖式理論觀點,我們可以得知,人們在理解新事物時,需要將新事物與已知背景知識聯(lián)系起來。因此,在閱讀前,筆者從語言的知識體系出發(fā),關注學生已有知識儲備、生活經驗等與新知的聯(lián)系,關注情境與知識的連接點,促進學生已有知識與生活經驗的遷移,通過聽、讀、看的方式,幫助學生主動建構新知,培養(yǎng)其語言理解能力。
2.通過說、寫方式,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在語言技能中,“說”是用口頭語言表達情意、輸出信息的能力,“寫”是運用書面語言輸出信息、表達情感的能力。因此,說和寫是表達性意義的建構方式,教師應設計大量的專項和綜合性語言實踐活動,幫助學生積累語言材料和語法知識,使學生在實踐過程中掌握語言運用規(guī)則,逐步由口頭語言過渡到書面語言。只有書面語言能力提高了,才能促進口語能力的提高,使語言積累內化為語言能力。
學生初步理解文本,獲取老人有魔法的信息后,引導學生看圖表達“What is the old man saying?What are the cat and dog saying?”,學生通過看圖、猜想,聯(lián)系生活實際表述觀點,學生對話如下:
Old man:Are you hungry? What would you like?
Cat:Yes. I'm hungry.I'd like some fish. I like eating fish.It’s delicious.
Old man:What about you,dog? What do you want?
Dog:I'm hungry too.But I wouldn't like some fish.I want some meat.
Old man:OK.Here you are.
Cat&Dog:Thank you so much.
又如,小偷在偷走老人的魔法棒后,老人氣急敗壞地會說些什么呢?筆者通過設置懸念,啟發(fā)學生對故事情節(jié)進行預設和猜想:Where's my wand?\Oh, the terrible thief! \He takes my wand!\Stop, the thief\Don't run!\Don't take my wand!...
再如,在老人以為貓是憑一己之力奪回魔法棒,對貓無比寵愛,卻把狗趕出家門時,筆者充分利用文本留白,通過問題“What's the ending?”引導學生續(xù)寫故事,部分學生的語言表達如下:
生1:The old man find the truth. He is very sorry for the dog. He says to the cat,friends should work together, share together.
生2:The dog doesn't like the cat then.They fight every day.The old man is very angry and he drives them away.
...
在英語教學中,教師應遵循語言學習的規(guī)律,充分開展多種形式的語言實踐活動,夯實說、寫環(huán)節(jié)的教學,努力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
3.通過小組合作方式,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交際能力。小組合作學習為學生營造了能夠充分展現(xiàn)自我的氛圍,可為每個學生提供更多的交際平臺。小組成員在小組內能夠得到充分的語言、思維及膽量的訓練。通過交流,學生能夠大膽地將自己的見解通過語言表達出來。在交流中逐步培養(yǎng)主動與別人交往的能力,并形成自己的獨特見解。在小組合作中,學生可以通過做游戲、調查、表演等形式來操練句型,提高參與口語交際的興趣和能力。
在展示環(huán)節(jié),筆者組織學生進行小組合作,各個小組根據(jù)各成員語言能力的強弱,合理選擇任務、分配角色,可以讀故事,可以選擇一幕場景表演故事,也可以表演完整的故事。在小組合作過程中,教師要時刻關注學生的語言交流進度,對他們不會的語言給予幫助,從各個方面提高學生的語言交際能力。
結語
縱觀整節(jié)課,筆者在教學過程中以語篇為載體,通過視聽導入、整體感知、分段推進、詞句訓練、整體感受、嘗試語用、互動交流、提升情感這幾個步驟來幫助學生完成對“貓狗大戰(zhàn)”的體驗。不僅在教學過程中幫助學生梳理了教學思路,更引導學生以整體性思考去開展有意義的語言表達與交流。
參考文獻:
[1]李明遠,陳明翠.學科核心素養(yǎng)視角下的英語閱讀5E教學模式實踐研究[J].基礎外語教育,2019(5):62-67.
[2]歐陽廣平.淺談如何提高小學生的英語口語表達能力[J].商品與質量,2018(38):290.
[3]吳思源.基于英語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高中英語閱讀課教學活動設計研究[D].海南師范大學,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