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莉
[摘? ?要]Photoshop是計算機平面設計中不可缺少的圖形圖像處理軟件,也是計算機應用專業(yè)和計算機平面設計專業(yè)學生必須掌握的基本工具。學習Photoshop最好的方法就是實踐。任務驅動教學法以任務為驅動,以知識點為基礎,以操作為依托,能夠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應用能力,實現(xiàn)“做中學、做中教、教學做合一”的職業(yè)教育理念。
[關鍵詞]中職;計算機;Photoshop;任務驅動教學法
[中圖分類號]? ?G71? ? ? ? [文獻標識碼]? ?A? ? ? ? [文章編號]? ?1674-6058(2021)03-0078-03
在Photoshop教學中,任務驅動教學法從簡單的任務開始,以操作帶動理論知識學習,提高學生的軟件操作能力。學生每完成一個任務,就會增強自信心、獲得感、滿足感。這樣,課堂真正充滿個性、創(chuàng)造力、凝聚力,每一位學生都能夠得到全面發(fā)展。
一、任務驅動教學法的實施背景
1.Photoshop學科特色
Photoshop是中職計算機專業(yè)學生主修的一門課程。Photoshop軟件實操性強,是處理圖形圖像的核心軟件,是平面設計領域最流行的軟件之一。Photoshop課程在中職計算機專業(yè)教學中占有比較重要的地位,學生在高一時便學習此課程的基礎知識,學會基本軟件操作。到高二時,學生需要通過案例練習進一步掌握軟件的用法,同時培養(yǎng)審美能力和設計思維。學生在高二下學期需考取計算機平面設計師證書,該項考試主要就是以考查對此軟件的操作能力為主,綜合考查處理圖形圖像的能力,為升入高校后學習平面設計和畢業(yè)后從事平面設計工作打下良好基礎。
2.中職計算機專業(yè)學生特點
中職計算機專業(yè)的學生普遍活潑好動,動手能力強,善于交往,勇于表現(xiàn)自我。但同時他們也存在著自主學習能力欠缺、理論分析能力薄弱、個體差異較大等問題。利用弗萊明的VARK模型對中職學生進行的學習風格調查顯示,在學習風格方面,學生人數(shù)比例為動覺型>視覺型>聽覺型>讀寫型,與枯燥的傳統(tǒng)教學相比,學生更喜歡在具體的任務情境下動手操作。
3.任務驅動教學法的優(yōu)勢
任務驅動教學法是基于建構主義的教學方法,也是一種探究式的教學法,它強調學生需要在真實的任務情境的驅動下,通過自主和協(xié)作、討論和會話完成任務,提倡教為主導、學為主體,做中學、做中教,精講多練,通過任務設置、執(zhí)行、總結,使學生參與到每一個任務執(zhí)行過程,這個過程是學生獲得知識與技能的過程,也是培養(yǎng)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的過程。學生深入學習軟件功能和特色,培養(yǎng)實踐能力、分析能力、綜合能力、應變能力、交流能力、合作能力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提高對軟件的實際應用能力。實踐證明,這是在Photoshop教學中非常有效的一種教學方法。
二、任務驅動教學法的實施步驟——以“中昌實業(yè)”企業(yè)標志設計為例
1.創(chuàng)設任務情境,激發(fā)學生學習內驅力
根據崗位技能要求,引入企業(yè)真實案例。與傳統(tǒng)的教師教、學生學相比,任務驅動教學法在一開始需要教師創(chuàng)設一個任務情境。在本案例中,教師首先要引導學生明確一個問題:標志在VI視覺要素中的地位是什么?也就是說我們?yōu)槭裁匆O計這樣一個標志呢?通過提問來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繼而教師通過視頻或者演示文稿的形式介紹該企業(yè)的企業(yè)文化是什么、他們對于標志的設計有什么要求,引發(fā)學生思考。等學生嘗試說出幾種設計方法或者描繪出設計草圖后,教師進行總結,然后將課本中“中昌實業(yè)”企業(yè)標志的最終效果圖(見圖1)展示給學生。
2.分析任務,明確制作流程
這是整節(jié)課的關鍵步驟。讓學生帶著問題去學習,加深學生的印象,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教師引導學生通過觀察“中昌實業(yè)”標志圖,嘗試說出制作步驟,然后教師通過分析學生的制作流程,從三個方面來繼續(xù)引導學生分析任務:用幾何型和聯(lián)想型的方法,其整體外形可以聯(lián)想到企業(yè)的主要產業(yè)——建筑,又有漢字“中”以及“昌”的拼音“C”的外形,顏色上采用中性的藍和黃,給人穩(wěn)健、可信任的感覺。然后教師結合企業(yè)文化講解為什么要這樣設計標志。
學生了解了設計意圖之后,接下來的重點就是分析制作的流程。因為學生已經有了一些軟件操作基礎,因此教師可讓學生嘗試說出或者寫出自己的操作步驟。同時學生也可以以小組為單位展開討論,進行思維碰撞,共同分析制作要點。學生可以通過搶答的方式表達出自己的想法,教師進行評價,最后教師總結出本節(jié)課所用的重點工具是鋼筆工具、形狀工具及路徑編輯工具。重點任務分為三個:添加標準色、繪制基礎圖形、裁剪形狀(見圖2)。
分析任務的過程是學生理解力、思維力、小組協(xié)作能力提升的一個過程。通過任務的分析,使學生快速熟悉案例設計理念和軟件工具的作用,從而有目的地制作作品,達到學習目的。
3.任務執(zhí)行,突破重難點
放手讓學生獨立操作,是“學為主體”的體現(xiàn)。在運用任務驅動教學法時,教師作為主導,引導學生完成任務。任務執(zhí)行是一節(jié)課最重要的一部分,所占時間也最長。
通過前面兩步的分析,學生對于如何制作這個標志已經有了清晰的認識。在動手操作的時候,教師根據每個子任務的難易程度和學生的接受能力,引導學生采用不同的學習方法。例如,步驟一,添加標準色,這是基礎任務,教師引導學生自己嘗試操作,操作的過程也是對過去所學知識的總結和鞏固的過程。學生完成步驟一之后,由小組長進行檢查,幫助學生查漏補缺。這時學生間學習水平的差異也就顯示出來了,基礎較好的學生能夠很快地完成這個步驟,而基礎較薄弱的學生可能需要參照任務書上的要求以及課本上的操作步驟,但最終只要是能夠完成這部分的任務,教師都應該給予積極的評價,以增強學生的自信心。緊接著是步驟二的操作,這是此案例中的重點任務。教師首先通過演示來講解用鋼筆工具繪制閉合路徑的方法,同時向學生提出問題:用鋼筆工具繪制錨點時有哪些技巧?學生帶著問題進行操作。這一步驟需要借助任務書的提示來完成操作。學生遇到問題時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討論,找出解決辦法。教師通過巡視和教學平臺來觀察學生的制作情況,遇到問題及時講解。對于學生普遍存在的問題,如如何利用鋼筆工具結合Shift鍵繪制閉合路徑,進行集中演示和講解,學生跟著教師的講解進行操作,進一步加深對知識點的理解。最后一個操作任務是裁剪形狀。教師課前將微課視頻通過教學平臺發(fā)送給學生,學生根據自己的學習情況,借助微課視頻完成操作?;A較薄弱的學生可以對視頻進行反復觀看并跟做,最終完成任務要求。教師通過教學平臺查看學生提交的作品,進行評價,可隨機挑選一位學生上臺演示自己的制作過程。通過這種方式,既可以鍛煉學生的膽量,又可以增強學生的自信心。
整個標志制作過程就是任務逐步執(zhí)行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學生的差異、學習習慣、動手操作能力、團隊協(xié)作能力都會有所體現(xiàn)。通過任務難度的逐層提高,使學生在一定心理預設之后能夠很快地接受新的知識,同時通過微課、小組協(xié)作等方式,也提高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表達能力。
4.作品展示,歸納知識點
作品展示環(huán)節(jié)也是任務驅動教學法最后的一個環(huán)節(jié)。學生學習能力不同,在同一節(jié)課所掌握的知識多少也不同,容易出現(xiàn)知識點的遺漏和學習效果的差異。因此教師需要引導學生通過對作品的展示,查漏補缺,發(fā)現(xiàn)同伴的優(yōu)點,規(guī)避自己在制作過程中出現(xiàn)的短板。通過作品之間的比較,進一步激發(fā)學生改進作品的行動力和創(chuàng)造力,這種方式符合學生的生理和心理特點以及認知發(fā)展的規(guī)律。學生能夠通過教師的引導受到啟發(fā),符合啟發(fā)性、循序漸進的教學原則。
教師和學生一起總結任務執(zhí)行過程中涉及的知識點,教師從過去的知識傳授者、權威者轉變?yōu)閷W生學習的幫助者和伙伴。教師沒有了架子,尊重學生的意見,讓學生真正感到平等和親切,師生間實現(xiàn)“零距離接觸”,民主和諧的課堂氛圍逐步形成。當學生的觀點與課本、教師的觀點有不同之處時,教師不再像以前那樣直接否定學生的答案,而是讓學生進行討論、比較或辨別,達到意見的統(tǒng)一,也可以不統(tǒng)一意見, 留著懸念讓學生課后進一步探討。這樣的教學方式打破了以課本為準、以教參為準的傳統(tǒng)教學觀念,體現(xiàn)了真正意義上的教學行為的轉變。
5.評價總結,反思教與學
任務驅動教學法的實施過程都有一個任務來支撐,因此評價也應圍繞任務的完成度來開展。不僅學生的學需要反思,教師的教更加需要反思。
在上一環(huán)節(jié)的作品展示后,接著進行自評、組評、教師評價,采用這樣的多元評價體系,能及時發(fā)現(xiàn)學生的優(yōu)點和閃光點,體現(xiàn)了教師對學生的尊重和鼓勵,也能讓教師對自己本課教學有清楚的認知,以便調整后續(xù)教學,提高課堂教學質量。任務驅動教學法引導教師注重評價標準的分層,關注學生之間的差異性和發(fā)展上的不同需求,促進學生在原有水平上的提高和發(fā)展,把形成性評價與總結性評價結合起來,使評價涉及學生完成任務的整個過程。教師要及時發(fā)現(xiàn)學生發(fā)展中的需要,幫助學生認識自我、建立自信,激發(fā)學生內在發(fā)展的動力,關注學生創(chuàng)新、探究、合作、實踐、情感與態(tài)度等方面,從而真正促進學生學習意識的不斷提高。
三、在Photoshop教學中應用任務驅動教學法需要注意的幾點問題
任務驅動教學法使用得恰當與否是一堂課能否成功的關鍵。
1.任務的選擇要以生活中真實的情境為導向
在Photoshop教學中,包裝設計、廣告設計、照片美化、插畫設計、宣傳單設計、海報設計都是與學生生活息息相關的。這樣的任務符合學生的個體需要,能夠吸引學生、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學生對本節(jié)課產生濃厚的興趣。
2.任務要分層次
教師應根據實際的任務情境和學生的個體差異,分層次設計任務。知識的掌握是一個逐步積累的過程,任務的設計要考慮到任務的大小、難易,知識的容量,前后知識的銜接等多方面的因素,理論聯(lián)系實際,使任務合理化。
3.教師角色的轉變
任務驅動教學法以完成任務為主線,要求教師由傳授、灌輸知識轉變?yōu)橐龑Аl(fā)、組織學生學習知識。教師把學生置于知識的發(fā)現(xiàn)者、探究者的位置上,將學習內容以任務形式呈現(xiàn)出來,引導學生主動、獨立地探究學習。這樣做,學生的主體性、能動性和獨立性不斷增強,學習過程成為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得到提升,綜合素質也不斷提高。
[? ?參? ?考? ?文? ?獻? ?]
段欣.圖形圖像處理:Photoshop CS6平面設計案例教程[M].3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
(責任編輯? ? 周侯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