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如
[摘? ?要]在閱讀教學中,教師精心引導“補白”,有利于調(diào)動學生的閱讀想象力,讓學生更好地闡釋經(jīng)典,加深體悟,深化對文本內(nèi)容的理解,從而提升鑒賞能力,發(fā)展語文素養(yǎng)。
[關鍵詞]初中語文;閱讀教學;補白;深度感悟
[中圖分類號]? ?G633.3? ? ? ? [文獻標識碼]? ?A? ? ? ? [文章編號]? ?1674-6058(2021)03-0006-02
“留白”是一種常見的創(chuàng)作手法,它不僅能賦予文本更豐富的內(nèi)涵,還能為文本閱讀生成帶來機遇。教師如果能充分找準這些“留白”處,引導學生合理地開展“補白”活動,便能讓單調(diào)的內(nèi)容豐富起來,深遠的意境立體起來,含蓄的語言顯露出來,從而更好地調(diào)動學生的閱讀想象力,釋放學生的閱讀創(chuàng)造力,引發(fā)學生的深度感悟。語文教師這樣做,能使文本閱讀向深處推進,構建精彩且富有語文味的課堂。
一、課初“補白”,激活興趣
學生充滿興趣是上好一節(jié)語文課的前提。如何激活學生的興趣?教師可以充分利用“補白”活動。教師若能在課堂一開始就讓學生形成“補白”意識,便能為學生的深度感悟做好鋪墊和情緒的渲染。
1.文題“補白”,讓題眼亮起來
文章題目對于學生走進文本進行深度感悟具有引領作用。好的文題不僅能夠高度概括文章的主要內(nèi)容,而且能夠直接或者間接地體現(xiàn)出文章的主旨。在初讀文章環(huán)節(jié),教師可以通過文題“補白”,讓看似不起眼的文章題目“亮”起來,進而調(diào)動學生的閱讀積極性。
例如,在部編語文教材七年級上冊《春》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圍繞文題進行合理的“補白”。如提出這樣的要求:作者用優(yōu)美的文字多角度地展現(xiàn)了春之美,請你在閱讀文章的基礎上,結合文章相關段落或者語句,給文章的題目補上一些能夠體現(xiàn)出作者筆下的“春”的特點的詞語。再結合文章表達的思想情感,換個角度給文章題目補上一些詞語,使題目能夠體現(xiàn)出作者的情感。
這個環(huán)節(jié)讓學生抓住文章題目《春》進行“補白”,還讓學生注意“補白”的角度。這打破了傳統(tǒng)“補白”維度單一化的現(xiàn)象。學生通過“補白”活動,能夠有效緊扣文章的句子體悟春的特點;還能夠轉換角度加深自身對作者情感的認識,可以說是由景入情,逐步深入。通過“補白”,學生對深入探究文章的內(nèi)容充滿了興趣。
2.背景“補白”,讓視角廣起來
文章是作者有感而發(fā)的結果,具有一定的時代感。學生需要了解作者創(chuàng)作時的時代環(huán)境,探究作者創(chuàng)作時的境遇等,才能更好地打破文本閱讀障礙,進入文本深處。教師可以借助“補白”活動,為學生實現(xiàn)深度感悟打好基礎,讓學生的文本閱讀視角廣起來,以有效避免語境缺失而造成的閱讀偏差。
例如,在部編語文教材七年級上冊《秋天的懷念》的教學中,教師給學生布置了寫作背景資料收集任務。學生通過收集背景資料,了解到了這篇文章是作者為了紀念母親而創(chuàng)作的。這樣他們就不會對“懷念”的對象產(chǎn)生認知偏差。學生若能有效認知這篇文章主要講的是懷念母親的內(nèi)容,便能對寫景和寫人的關系進行進一步分析,從而得出寫景是為了更好地表現(xiàn)對母親的情感這一認識。通過寫作背景“補白”,學生能夠對文章中的“我”有更加深入的認識,能夠從“我”的經(jīng)歷中捕捉“我”的情感。
課初“補白”,不僅讓學生的閱讀興趣得以激活,而且為學生深度感悟文本做了充分的鋪墊,使學生的深度感悟能夠發(fā)生。
二、課中“補白”,豐富認知
教學是學生進行深度感悟的關鍵。教師要在深入解讀文本的基礎上,抓住文本的個性化特質(zhì),多維度地挖掘文本“留白”處,以引領學生在多樣化的“補白”活動中深度感悟文本。
1.語言“補白”,言意兼得
文學是一門語言藝術,它借助語言符號傳達信息。在教學中,教師要在有效認識語言豐富的內(nèi)涵和獨特的表意形式的基礎上,引導學生對語言進行“補白”,從而引領學生鑒賞語言之美,并探究語言所傳達的思想、情感等。學生在語言“補白”活動中要能夠言意兼得。
例如,《散步》一文中有這樣一句話:“一霎時,我感到了責任的重大,就像民族領袖在嚴重關頭時那樣?!边@句話中,作者大詞小用,意在表現(xiàn)責任的重大。于是,抓住這一句話,筆者引導學生進行“補白”:這句話的語言特點是(? ),好處是(? )。再讓學生根據(jù)語境,將下面這句話補充完整:我感到了(? )責任之重大,這種責任關系著(? )。
在這個環(huán)節(jié)中,先引導學生感悟文章語言的特點,并結合語境探究其表達效果;再引導學生進行“補白”活動,明確“責任”的內(nèi)涵等,從而使學生深化對文章主題的認知。
2.標點“補白”,見微知著
標點雖小,但卻是輔助文字記錄語言的重要符號。標點符號應用得好,同樣能夠生發(fā)無窮的趣味。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教師不僅要關注文本的字詞句段,還要關注其中標點符號的運用。
例如,編入部編語文教材七年級下冊的《老王》中有這樣一處省略號:“呀,他什么時候……”圍繞這一處省略號,給學生布置了這樣的任務:根據(jù)文本語境,將省略號省略的內(nèi)容補充出來。再將補充好的句子和原句進行比較,說說是原句的表達效果好,還是你補充出來的句子的表達效果好。
在這個環(huán)節(jié)中,教師有意識地引導學生進行“補白”,并引入比較的方法,讓學生將原句和“補白”后的句子進行比較,以使學生充分體會到省略號后蘊藏的作者對老王的情感,從而深化對作品主題的認識??梢姡把a白”可以是“還原”,也可以是“創(chuàng)造”,其能讓學生更好地感受到語言的魅力、作者的情感。
3.細節(jié)“補白”,微言大義
在很多文章中,存在著這樣一些細節(jié)描寫,它們看起來并不獨特,但是通過細細品味、合理“補白”,便能夠發(fā)現(xiàn),其實這些細節(jié)描寫中隱藏著豐厚的意蘊,能夠引發(fā)學生的深度感悟。教師需要進一步提高自身的文本研讀能力,深入地與作者進行互動,從而能夠在教學中引導學生抓住文本細節(jié)進行“補白”,使學生能夠深入文本汲取有益的營養(yǎng)。
例如,編入部編語文教材七年級下冊的《阿長與〈山海經(jīng)〉》中,作者回憶了阿長為自己找《山海經(jīng)》的事件。在描述阿長把找到的《山海經(jīng)》送給“我”的情景時,有這樣一句話:“哥兒,有畫兒的‘三哼經(jīng),我給你買來了!”在阿長的嘴中,“山海經(jīng)”被異化為“三哼經(jīng)”。我們可以想見這一謬稱一定造成了阿長購買這一書籍的曲折性,由于表述不準確,店家可能不知她想要的是什么。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對這一情節(jié)進行“補白”,將阿長購買“三哼經(jīng)”的過程還原出來,以體會購買“三哼經(jīng)”這一情節(jié)對于展現(xiàn)阿長形象、抒發(fā)作者對阿長的情感的作用。
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對文本中的描寫、插圖等進行合理的“補白”,從而使學生能夠從不同的角度去感悟文本,感受文本內(nèi)涵的豐富性。
三、課尾“補白”,深化理解
在文本閱讀教學進入尾聲時,教師要進行有效的引導,以使學生能夠深化對文本的感悟。
1.結尾“補白”,意猶未盡
閱讀完文章的結尾段后,學生通常會認為閱讀活動即將終結。如果教師能夠轉變語文閱讀教學思維,引導學生挖掘結尾“留白處”,并進行合理“補白”,便能夠加深學生對文本內(nèi)容的認知。
例如,教師引導學生對部編語文教材七年級下冊中的《賣油翁》一文的結尾進行“補白”:請根據(jù)語境,從康肅的角度,設計他和賣油翁的對話,以展現(xiàn)你從這篇文章中獲得的啟發(fā)。
在這個環(huán)節(jié)中,教師組織學生對文本結尾進行“補白”,讓學生借助康肅之口,將自己從這篇文章中獲得的啟發(fā)展現(xiàn)出來。這樣做不僅可以深化學生對文本內(nèi)容的理解,而且可以引導學生進一步感受賣油翁的智慧。
2.主旨“補白”,叩擊心扉
探究文本主旨能夠使學生受到有益的思想情感熏陶。為了進一步發(fā)揮文本主旨的育人作用,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對文本主旨進行“補白”,將潛藏的主旨具體地表現(xiàn)出來,以叩擊學生的心扉,使學生的心靈受到深度震撼。
例如,編入部編語文教材七年級下冊的《紫藤蘿瀑布》一文的結尾并沒有直接地揭示主旨,而是描述了“我不覺加快了腳步”這一行動。這樣寫耐人尋味。圍繞這一處,教師開展了這樣的“補白”活動:結合文章內(nèi)容,想想“我”為什么加快了腳步,模仿文章倒數(shù)第二段的寫法,將文章主旨表達出來。
這一環(huán)節(jié)不僅促進了學生對作者這一行動的理解,還考查了學生對文章主旨的理解程度。其改變了傳統(tǒng)的主旨概括方法,讓學生通過創(chuàng)作文本,有效提煉文章的主旨。
合理“補白”,讓教學更加出彩。在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補白”活動的開展要適度、合理,要有利于學生的深度感悟?!把a白”活動的設計要擺脫程式化現(xiàn)象。在課初、課中和課尾靈活地進行“補白”,能夠闡釋經(jīng)典、發(fā)展思維、引發(fā)感悟,從而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
[? ?參? ?考? ?文? ?獻? ?]
[1]? 王久平.“補白”與“留白”:例談閱讀教學的“虛實”藝術[J].江蘇教育,2015(2):34-36.
[2]? 胡世明.課后補白,課堂教學中的精妙之筆[J].教書育人,2009(28):37.
[3]? 彭慶.“無”中生“有”? 言意兼得: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文本補白藝術研究[J].語文教學通訊·D刊(學術刊),2019(9):59-61.
[4]? 周龍成.關懷生命的初中語文美育探尋[J].學苑教育,2018(22):35.
(責任編輯? ? 農(nóng)越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