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晶
【摘要】寫作是語文學科中的一大重要內容。通過寫作教學,能夠讓學生學會巧妙地運用語言表達自我。但是在目前的小學語文寫作教學過程中,可以發(fā)現(xiàn),大多數(shù)教師所采用的寫作教學模式是比較固定的,比如教師會直接提出指定的話題,然后讓學生按照要求進行寫作。其實,這種教學模式是非常死板的,而且學生很難產(chǎn)生較多的寫作靈感。因此,在我國大力推行教育改革的背景下,目前生活化教學逐漸進入了教師的視野,這種教學模式更加契合學生的身心發(fā)展特點,且可以讓學生的學習過程更為輕松。由此,本文就著重探討基于生活化視角的小學語文寫作教學模式。
【關鍵詞】生活化視角;小學語文寫作;教學模式
就教育實際而言,有很多都是教師從生活中所獲得的現(xiàn)實經(jīng)驗,但在目前的教學過程中,很多教師把教學和生活隔離開來,所以學生總是站在一個全新的角度上進行學習,無形之中為其學習造成了過大的負擔。但如果教師能夠轉換視角,把生活化的內容和學科內容聯(lián)系到一起,那么學生就會覺得自己可以從生活中去提取一些有用的素材,然后在寫作時進行提煉,以此能讓學生形成有效思考,在寫作的過程中產(chǎn)生愉悅感。因此,對于現(xiàn)代教師而言,需要思考如何有效地從生活化的視角來組織寫作教學,有效發(fā)展學生的寫作能力。
一、小學語文寫作教學模式缺陷
現(xiàn)階段的小學語文寫作教學暴露出了一些顯眼的缺陷,第一點就是在進行寫作教學時,所應用的模式相對僵硬。如,教師在教學中首先會和學生同時對寫作主題展開研究,然后幫助學生搭建一個相對完整的寫作框架,學生只需要按照教師的指示去完成內容的填充即可。在這個過程中,學生的寫作思路其實是沒有太多的相異性的,他們所寫作的內容往往在某種程度上很難有新意。在這種情形下,學生寫出來的作文可讀質量并不算高;第二點是目前很多小學生自身的知識儲備不夠豐富。在寫作的過程中,往往只是套用一些經(jīng)典的例子來完成寫作,但實際上,學生套用的這些例子都已經(jīng)過時了,且沒有任何的代表性,所以學生所選擇的事例沒有太大的說服力,以此對于作文主題的論證造成了明顯的負面影響,而究其根本,主要是因為在語文寫作教學過程中,很少有教師會著重去引領學生從生活中挖尋素材,長此以往,不利于學生素材積累意識的形成;第三點是教師在寫作時很少會讓學生去站在全局上進行思辯,雖然寫作是驗證學生語文綜合能力的一部分內容,在學生寫作階段,教師可以感受到學生對于寫作技巧的掌握,也能夠了解學生對于語言文字的掌握熟練度,但就目前的寫作教學實況而言,教師僅以知識傳輸作為核心,所以學生在寫作的過程中往往會產(chǎn)生非常強烈的疲憊感,長此以往,學生的思維受到了嚴重的束縛。
二、從生活化視角進行寫作教學的優(yōu)點分析
正是由于小學語文寫作教學模式還遺留著漏洞,所以在我國大力推行改革的背景下,一些全新的教學模式被提出。其中,從生活化視角展開寫作教學就是教師所提出的一項實用教學策略。經(jīng)過實踐證明,從生活化視角來進行寫作教學具有非常明顯的優(yōu)點。對于剛剛接觸寫作的小學生而言,如果讓他們一味地去運用著名的經(jīng)典名人事例,學生會產(chǎn)生疲倦感,但是生活中的事情是學生親身經(jīng)歷的,所以在運用一些生活化的素材時,學生的寫作難度會更低,達到才思如泉涌的效果。經(jīng)過現(xiàn)實調研發(fā)現(xiàn),一般教師在寫作教學階段會習慣采用模板化的教學模式,讓學生套用模板。在這個過程中,雖然學生可以快速地完成寫作,但是這對學生寫作思維以及寫作能力的發(fā)展會造成不利影響。且在這一過程中,學生的依賴感尤為強烈,一旦遇到新的話題,他們也是習慣性地去尋找模板,而不是自主展開思考。久而久之,不僅無法讓學生感覺到寫作的魅力所在,還會讓學生的寫作能力出現(xiàn)不斷下降的情況。但如果從生活化的視角來展開寫作教學,那么教師會讓學生以親身經(jīng)歷為基底,闡述自己的真實想法,以此能夠讓學生真情表感,寫出打動人心的作文。
三、研析基于生活化視角的小學語文寫作教學模式的具體展開
在小學語文寫作教學中,從生活化的視角來進行教學考慮是很有實用性的,能夠讓學生完成高質量的學習,但是目前一些教師對于具體的教學模式可能還存在疑惑,由此,下文將針對生活化視角下的小學寫作教學模式進行探討,并提出幾點建議。
(一)拓寬寫作資源,積累更多實用素材
從生活化視角來展開寫作教學之后,很多學生在腦海中可能會冒出疑問,如他們認為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所經(jīng)歷的事情過于普遍,沒有任何特別的內容,所以在寫作時,很多學生往往覺得沒有太多可以利用的素材。在目前的教學改革背景下,其實教師可以想著去為學生找到更多充裕的寫作資源。如土地是離學生現(xiàn)實生活距離最近的一類資源,它本身就是寫作教學內容中的一部分。在全新的課程標準中,已經(jīng)明確提到了,學校地區(qū)本身蘊藏著多種豐碩的語文課程資源,作為一名現(xiàn)代語文教師,要用強烈的資源意識去進行有效的挖掘和應用。如在《小學語文教育中鄉(xiāng)土課程資源的利用研究》這一經(jīng)典著作中,其實已經(jīng)突出了鄉(xiāng)土課程資源對小學語文教學所造成的一些現(xiàn)實作用,能夠進一步激起學生內心對于家鄉(xiāng)的實際熱愛。因此,在小學語文寫作教學過程中,教師就可以將這些不同的土地資源進行有效的銜接。比如在教學過程中,一些學生認為自己對于勞動沒有概念,所以在描寫與之有部分關聯(lián)的文章內容時,學生所感受的難度是前所未有的,那么教師就可以設置相應的任務。如教師可以把學校的花園以及土地作為教學資源,讓學生去接觸土地、親近土地,參與勞動,經(jīng)歷植物播種、種植、養(yǎng)護、收獲、銷售等整個過程。在這一階段,學生的親身感受是非常深刻的,因為他們可以感受到勞動的艱辛,所以在親身參與這一環(huán)節(jié)之后,學生的感受和體會是非常豐富的,這時候他們的寫作就有了非常多的靈感,他們可以結合自己的經(jīng)歷和自己對于其他同學的觀察來進行作文內容的描述,以此能夠為學生積累更多實用的寫作素材,以此對于學生的寫作打下更為扎實的基礎。
(二)探索新型模式,強化寫作教學效果
在開展寫作教學的階段,其實很多教師會發(fā)現(xiàn),學生所寫出的內容很少能夠逃脫“內容虛假、內容空泛、定位過大”等幾大基礎特點,這主要是因為學生在寫作時一般只是套用一些優(yōu)美的詞句,或者是選擇一些經(jīng)典的案例,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很少有機會去表達自己的真情實感,或者是說他們根本不知道如何來表達自己的真情實感。那么,在目前的教育改革背景下,教師需要改變這一現(xiàn)狀,讓學生能夠有感而發(fā),表述自己的想法。因此,在寫作教學時,教師要讓學生去研究作文題目與生活的一些隱秘聯(lián)系,從而擁有充裕時間去生產(chǎn)、完善素材。如在前面,我們已經(jīng)提到了目前教師可以利用的土地資源非常豐富,在利用土地資源的過程中,教師可以讓學生去自己獨立地走進自然。如在描述一些自然生物的過程中,學生可能不知道如何描述,那么教師可以率領學生到大自然里面去進行觀察,在這個過程中,把自然和教學進行有機的融入,讓學生能夠真切地參與到每一個話題的探索過程之中,在這種情形下,讓學生能夠在寫作的過程中不斷地貫徹求真理念,根據(jù)自己的親身經(jīng)歷和時間過程來完成真實的寫作,抒發(fā)真實的情感,以此對于學生觀察力的培養(yǎng)以及情感的陶冶產(chǎn)生幫助。
(三)改變評價模式,增強學生寫作興致
在寫作教學過程中,其實可以發(fā)現(xiàn),除了素材的積累以及學生的寫作思考之外,在寫作這一環(huán)節(jié)中,評價不可謂不重要。不同的評價,能讓學生產(chǎn)生不一樣的忖量。同時,在評價環(huán)節(jié),學生能不斷拾遺補缺。但在之前的教學過程中,大多數(shù)教師管從自己的視角來對學生進行大體的基礎分數(shù)評定,在這一過程中,教師的評價模式是不夠完整的。因此,在目前的教育改革背景下,教師也需要針對于寫作教學評價模式進行創(chuàng)新。如在前面的教學過程中,我們是將土地資源和教學進行了一定程度的融合,那么學生在寫作的過程中,需要真實地去描述自己參與勞動以及整個植物養(yǎng)護經(jīng)歷的整個過程。在完成寫作之后,教師可以邀請三類主體來進行評價,第一類就是觀察學生親身參與勞動過程的觀察者,比如教師會帶學生到不同的地方去參與勞動,那么在這個過程中,肯定會有一些當?shù)氐木用褚约袄蠋煂W生進行指導,所以他們是評價學生成果的第一主體,他們可以根據(jù)學生的描述分析學生在觀察的過程中是否敏銳,或者說在寫作的過程中是否將自己的親身感受全部描述進去?這一主體主要觀察的是學生在寫作中的一種感受表達;第二個主體就是學生自己,因為學生親身經(jīng)歷了整個環(huán)節(jié),他們曾將自己的真情融入了進去,并且也闡明了自己對于一些生活化內容的感悟,在這個過程中,教師還需要讓學生進行一個個人評定,在完成自我評價之后,教師可以讓其他同學來針對于學生的一些生活勞動過程的描寫進行一個談括。讓學生能夠意識到自己在寫作中所暴露出的缺陷因素;最后一個評價主體基本為教師,因為教師本身習慣從特定的專業(yè)角度來考慮問題,學生在寫作文的過程中除了描述一些生活化的經(jīng)歷之外,其實在具體的語句表達中也是有特定的要求的,如果學生只是胡亂地拼湊字數(shù),那么整個作文的可讀質量并不高,所以在進行作文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還需要從自己專長的角度來對學生的一些語言句式使用做出點評。借助這樣的方式,能夠讓學生從文章內容、結構等不同的方面來進行思考,更加快速地找出自己所存在的問題,不斷提升自我。
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從生活化的視角來展開教學對于學生的學習是能夠產(chǎn)生明顯的幫助的,但是在目前的教學過程中,一些教師還沒有有效地將生活資源融入到寫作教學之中,導致學生的寫作困難度較高。因此,在我國大力推進改革的背景下,教師需要進行深入的思考,引導學生能夠在生活中不斷地進行積累,拓寬學生的學習視野,并且教師也需要為學生供應更多的機緣,讓他們能夠從生活中去進行感受,完成高質量的寫作。
參考文獻:
[1]劉毅冰. 基于生活化視角的小學語文寫作教學模式分析[J]. 天津教育, 2020(33).
[2]雷橋有. 基于生活化的小學語文中年級習作教學分析[J]. 新作文:教研, 2019, 000(006):0018-0018.
[3]洪鳳苑. 基于生活化的小學作文教學模式分析[J]. 赤子, 2019, 000(016):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