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前文
摘 要:初中學生不喜歡寫作是一個普遍的現(xiàn)象,原因就是脫離生活本源又沒有養(yǎng)成積累的習慣,于是在寫作文時產(chǎn)生無話可說這一難題。在教學作文時應從實際出發(fā),教師應該指導學生的多種途徑積累寫作素材的,從而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
關鍵詞:初中語文;寫作素材;積累
很多初中生在寫作的時候都會覺得無話可說,無事可寫,導致作文空洞沒有內(nèi)涵。因此,教師在進行寫作教學的過程中需要更多的關注寫作材料的累積。寫作材料的累積是提升學生寫作能力的重要基礎。在初中語文學習的過程中,學生需要掌握獲取寫作材料的方式,并且將其靈活應用,不斷提升自己的寫作水平。
一、從教材中選材
教材中的選文都是文質(zhì)兼美的經(jīng)典之作。這些文章不論是從選材立意、思想情感,還是從表現(xiàn)技巧上看,都是中學生學寫作文的藍本。所以,認真閱讀教材,充分運用課文,跟著課文學作文,是一個有效的途徑。語文教師可以把教學和作文活動結合在一起,在教材中尋找生活素材。語文教師可以利用備課的機會,深入了解課文內(nèi)容,從中尋找與初中生生活的契合點,挖掘課文中隱藏的生活素材。這樣,教師在挖掘生活素材之后可以以身示教,指導初中生從多方面入手積累生活素材。
例如,教師從《背影》中可以挖掘有關親情的素材,并指導初中生把課文中的素材運用到與自己作文相符的情境中,豐富作文情感?!侗秤啊愤@篇文章是朱自清先生與父親在當今的南京市浦口車站分別,有感而發(fā),深深的描繪出了,父親對于兒子那種熱愛以及兒子對父親那種百般懷念之情,這樣深沉而又真摯的父子之愛,不僅符合了中華民族的道德傳統(tǒng),還能夠?qū)⒏缸又g的體貼關心,充分的融入進去,學生在讀取《背影》一文時,也會被深深的打動、嘆惋、產(chǎn)生了強烈的共鳴心理,同時也為后續(xù)的寫作過程當中,積累了豐富的情感素材。在教學朱自清散文《背影》一課時,教師可以從中挖掘幾個關鍵詞“親情”“感恩”以及“回憶”,把這幾個詞串聯(lián)起來形成一個值得思考的故事。再如寫人,可從《藤野先生》、《我的母親》等課文中學寫以事表現(xiàn)人;可從《范進中舉》、《故鄉(xiāng)》中學用對比手法刻畫人;可從《變色龍》中學習運用多種描寫方法刻畫人物形象??梢?,我們的習作范例,在課文這個“聚寶盆”中都是可以找到的。
二、從生活中選材
作文創(chuàng)作來源于生活,卻又高于生活,如果作文脫離了生活則是毫無生命的,也是非常乏味的。寫作的素材常常是在長期的生活實踐中積累的。這就要求學生多看、多聽、多思考,以獨特的視角去思考問題。但是,我們目前的實際情況卻是初中學生們接受到的信息非常多,卻很難得到合理的提煉和應用,許多優(yōu)秀的素材得不到積累。對于生活中天天出現(xiàn)的事,他們已經(jīng)司空見慣、很難注意到,還是找不到他們所需的素材?;谝陨戏治觯覀兒苡斜匾獛椭覀兊膶W生制定措施去進行素材積累,并他們積累素材的過程中進行干預和指導,長此以往,他們便在潛移默化中形成自覺積累素材的習慣。我會要求學生們在放學前記錄今天發(fā)生的事情和所見、見聞,內(nèi)容可以多種多樣,包括趣事樂事、心靈雞湯、生活感悟以及學習過程的記錄等等。
例如,在“學會寫景”教學中,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在戶外上課,把學生從死板的課堂中解放出來,自己走近大自然,仔細觀察此刻的校園景色,就近取材。再如,教師在教學生敘事作文的寫法時,可以選擇一些學生親生經(jīng)歷過的、留下深刻印象的事件讓學生進行敘事描寫。如“我最難忘的一次考試”、“我最開心的一天”,考試是每個學生都經(jīng)歷過的,每個人對此有不同的感受,題目的選擇上盡量讓學生“有所感”,或開心、或悲傷,只有發(fā)自內(nèi)心的感情,才能描寫的更為細膩生動。
三、從閱讀中選材
閱讀作為初中學生獲取知識的重要途徑之一,也是初中學生掌握寫作素材的主要手段,而課外閱讀教學也在初中語文教學當中占據(jù)著重要的地位。通過開展課外閱讀,可以使語文課堂得到有效延伸。為此,初中語文教師要明確閱讀教學與寫作教學之間的密切聯(lián)系,通過閱讀量的提升來幫助學生進行素材積累,實現(xiàn)寫作水平的提高。在推進課外閱讀、促進素材積累的過程中,要注重閱讀教學方式的創(chuàng)新。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閱讀是人類獲取知識的有效途徑。語文教師要注重轉變自身的教學風格,力爭簡約大氣、求真務實,提高初中語文課堂的自然靈動性,實現(xiàn)語文課堂閱讀教學的延伸??梢砸M“童話閱讀”,培養(yǎng)學生真善美的情感,通過“名家經(jīng)典閱讀”讓學生感受中國傳統(tǒng)經(jīng)典文化的博大精深,實現(xiàn)學生閱讀的多樣性拓展,最終實現(xiàn)從課外閱讀中積累寫作素材。
例如:路遙所寫的《平凡的世界》,這篇課外小說讀物深刻的體現(xiàn)出了,生活的真諦是什么?人活著是為了什么?而我們該怎樣去對待生活?在這篇《平凡的世界》課外小說讀物當中,可以讓學生們深刻的找到其中的答案,“在拼搏的路途中去追求,不僅僅只是結果,還要有奮斗的歷程,這也是一個人最本質(zhì)的價值與意義?!倍闹休^為優(yōu)美的詞句“黃上高原嚴寒而又漫長的冬天眼看就要過去了,但是真正的溫暖的春天卻還遲遲沒有到來。”這句話不僅表示著我國西北農(nóng)村的發(fā)展進程,還很好的體現(xiàn)出了主人公在面對種種困難時所艱苦奮斗的精神品質(zhì),這對初中學生的寫作靈感上及其具有鼓舞的作用,而在《平凡的世界》課外小說讀物中,無時無刻不充滿著愛,無論親情、友情還是愛情。文中寫出“親情是一條永遠的剪不斷的線”,這句話深刻的反應出了親情的種種美好體現(xiàn),學生只有深刻的體會到文中那種濃濃的愛,才能真正的將其記牢,在之后的寫作當中盡情的發(fā)揮出來。
四、結語
總而言之,積累素材是初中語文教學的首要任務。語文教師在日常教學時需要指導學生積累生活素材,并通過積累素材提高自己的寫作水平和寫作質(zhì)量。當然,教師還應該給予學生充足的學習空間和權利,讓學生自主學習,自主成長,提高自己的語言表達能力。
參考文獻:
[1]周東梅.初中語文寫作教學之素材積累引導策略研究[J].課外語文(上),2018,(10):96.
[2]張雪蓮.初中語文教學中如何引導學生積累寫作素材[J].速讀(中旬),2018,(8):108.
[3]孫永輝.初中語文寫作教學之素材積累策略探究[J].中外交流,2018,(27):241-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