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文章以小學數學拓展課程為研究對象,以小學數學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為指導,就小學數學拓展課程的提出背景及其內涵和設計、應用策略進行詳細說明,使一線數學教師充分地認知數學拓展課程,掌握設計、應用拓展課程的策略,在優(yōu)化傳統(tǒng)教學的過程中,切實地培養(yǎng)學生數學核心素養(yǎng),提升數學教學質量。
關鍵詞:小學數學;核心素養(yǎng);拓展課程
《關于全面深化課程改革?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意見》中提出了“核心素養(yǎng)”的概念,要求教師在組織教學活動的過程中,以知識講解為基礎,培養(yǎng)學生必備的品格和關鍵的能力。立足此要求,越來越多的一線教育工作者開始思考,在學科教學活動開展過程中,可以為學生提供何種課程,才能滿足學生的核心發(fā)展需求。立足核心素養(yǎng)中的實踐創(chuàng)新要求,不少教師發(fā)現,拓展型課程,可以為學生提供豐富的實踐機會,驅動學生通過切身體驗,拓展知識儲備,發(fā)展實踐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基于此,本人在實施小學數學教學的時候,為了實現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要求,也對拓展課程進行了探究。在文章中,本人將結合自身的教學經驗和研究所得,詳細地介紹拓展課程的提出背景及其內涵,以此為切入點,立足數學學科的教學特點,介紹有效實施拓展課程的教學策略,為其他數學教師提供教學借鑒,有效培養(yǎng)學生數學核心素養(yǎng)。
一、 拓展課程的提出背景
拓展課程早在20多年前就被提出了。上海在1988年的“一期”改革過程中,按照國家教委的委托,將課程結構劃分為了必修、選修和活動這三類型。在教育改革不斷深入發(fā)展的過程中,上海在2004年頒布了《普通中小學課程方案》,提出了建設“基礎型課程”“拓展型課程”和“研究型課程”的教學要求。其中,拓展型課程是引導學生養(yǎng)成學習主體意識,建構完善的知識結構,提升自規(guī)劃和自我選擇的課程形式。由此可以看出,拓展型課程是以學生為中心的,是以學生發(fā)展為出發(fā)點和落腳點的。而且,在體驗拓展型課程的過程中,學生可以通過發(fā)揮主觀能動性,實現多元發(fā)展。以小學數學為例,在研究拓展型課程的過程中,教育工作者將數學課作為教學的實施載體,同時打破教材的限制,沿著內容意義空間和文化內涵的方向,深入挖掘教學資源,實現教學內容的豐富,幫助學生在獲取基礎知識的過程中,發(fā)展數學能力。而且,教育工作者圍繞數學學科的教學特點和課標中提出的學生發(fā)展要求,總結了拓展型課程的教學目標。如,在數學教學活動實施過程中,采用適宜方式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驅動學生感知數學價值,學會用數學的眼光觀察世界,用數學知識解決現實問題;鍛煉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使學生在體驗發(fā)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形成良好的思維品質,為成為具有創(chuàng)新能力的人打下堅實基礎;立足學生學習實際情況,分層教學,使每一個層級的學生,都能獲得不同程度的發(fā)展,掌握數學思想方法,積累解決數學問題的策略。新時期,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要求的提出,也是為了促進學生進一步發(fā)展,與拓展型課程是不謀而合的。尤其拓展型課程目標的部分內容,是與數學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要求是密切相關的,如,學生掌握數學思想方法,發(fā)展思維能力等。所以,在實施小學數學教學的時候,實現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要求,教師不妨將拓展型課程作為有力工具。
二、 基于核心素養(yǎng)的小學數學拓展課程實施策略
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是以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為保障的。根據上文對拓展課程的分析可以看出,拓展課程也是以學生為中心的。因此,在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指導下,教師要以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為切入點,挖掘教學內容,設計教學活動,驅動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在獲取數學知識的過程中,潛移默化地形成關鍵能力和必備品格。我在組織小學數學拓展課程的時候,一般踐行如下教學策略。
(一)設置問題,激發(fā)興趣
拓展課程教學活動的實施旨在為學生創(chuàng)設出一種不一樣的數學課堂,如此不一樣的數學課堂,是由不一樣的教學內容、不一樣的教學方式組成的。課堂導入是學生進入拓展課程課堂的第一步,也是關鍵的一步。如何在這一步,為學生帶來一個不一樣的數學課堂呢?這是需要教師細細摸索學生的數學學習想法。因為,學生是數學拓展課程教學的參與主體,他們的想法,可以為教師提供創(chuàng)設教學活動的思路,明白在課堂上,首先要做什么,接著要做什么,要為學生呈現哪些內容,盤活課堂,滿足學生需求,驅動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學習。對于小學生而言,在參與數學拓展課程教學的時候,他們所需要的是興趣。所以,在組織教學活動的時候,我會呈現與新知相關的內容,提出問題,用問題抓住學生的眼球,使他們在問題的作用下,對數學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走進數學課堂。
以“千克和克”為例,該知識點與學生生活密切聯系,在體驗生活的過程中,學生通過與各種物品接觸,早已親身感知到了不同的重量。因此,在實施拓展課程的時候,我把握數學與生活的關系,走進生活,挖掘相關的生活資源,實現教學內容的拓展,同時也調動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通過遷移經驗,進入積極的新知學習狀態(tài)中,對生活現象中包含的數學知識產生濃厚的探究興趣。具體地,在教學活動實施之前,我?guī)Я艘淮雏}、一小撮白糖、一個面包等物品,將其展現在面前。在學生觀察的時候,我提出問題:這些食物有多重呢?我們可以用什么測量它們的重量呢?一般要用什么單位來表示它們的重量呢?在這樣的問題驅動下,學生帶著濃厚的興趣,對重量單位展開探究,如此便于發(fā)散思維,建構對所學的理解。而且,通過體驗如此問題情境,學生還可以建立數學與生活的聯系,為用數學的眼光觀察世界,發(fā)現生活中的數學打下堅實基礎。
(二)探究問題,解答疑惑
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使學生在熱鬧的學習氛圍中,展開對所學知識的探究,這是組織課堂教學活動的必然選擇。但是,熱熱鬧鬧的數學課堂固然很重要,熱鬧的背后,如果沒有大量的數學知識和數學問題做支撐,熱鬧將是一場鬧劇,影響數學教學活動的有效實施。而且,當熱鬧與教學目的、教學內容等相脫軌的時候,學生是無法獲取有價值的數學知識的,很容易對如此熱鬧的數學課堂產生排斥。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要求的提出,是以學生掌握基礎知識為基礎的。因此,在實施拓展課程教學的時候,教師也要以教學內容為切入點,分析這些內容可以設計出哪些活動,可以提出哪些問題,可以使學生獲得怎樣的發(fā)展,借此做到心中有數,同時也使課堂教學效果得以提升。數學拓展課程的實施旨在培養(yǎng)學生數學學習興趣,鍛煉數學思維。問題是思維的起點,所以,我在組織拓展課程教學的時候,會從教學內容抽取出恰當的問題,用問題驅動學生思維,同時使學生借由問題的解決,獲取數學知識。
以“平移和旋轉”為例,該節(jié)課教學的實施旨在引導學生認識事物的平移和旋轉。立足此內容,我在組織課堂教學活動之初,先利用多媒體技術向學生展示了火車、電梯和國旗運動圖片,向學生提出問題:觀察這些事物,你們覺得它們的運動有何特點呢?在動態(tài)畫面的輔助下,學生發(fā)現,這些事物都是沿著一條直線運動的。立足學生給出的答案,我引出平移這個話題,并鼓勵學生聯系已有的生活經驗,說出其他類似的現象。在學生暢所欲言之后,我繼續(xù)組織動手操作活動,要求學生自主地繪制一個簡單的圖片,將其剪切下來,通過平移,拼接出其他圖案。如此教學,不僅將學習的權利還給了學生,還使學生在生活資源的輔助下,一步步地探尋到平移的內涵和特點,同時潛移默化地鍛煉數學思維能力和探究能力,便于形成核心素養(yǎng)。
(三)運用新知,再次感受
在激發(fā)了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引導學生體驗活動思考問題之后,教師需要立足學生的學習情況,繼續(xù)組織新的數學教學活動,鼓勵學生對所學的數學知識進行應用,通過解決數學問題,或者體驗實踐活動,加深對所學的理解。而且,通過體驗如此教學活動,學生可以發(fā)現,自己學到的數學知識不是毫無用處的,而是可以在實踐中進行應用,從而產生更為濃厚的數學學習興趣,積極地體驗數學學習,提升數學學習能力。立足于此,在實施小學數學教學的時候,越來越多的教師傾向于設計開放性的、實踐性的數學練習活動,引導學生動手、動腦,發(fā)展綜合能力。
以“數據的收集和整理(二)”為例,在參與課堂教學活動的過程中,學生經歷了數學收集和整理過程,了解到了統(tǒng)計的意義,同時也掌握較為簡單的收集和整理數據的方法,會使用統(tǒng)計表中的數據回答一些簡單的問題?;趯W生的課堂學習情況,結合這節(jié)課的教學內容,我在組織教學活動之后,設計實踐活動。要求學生回到家中,搜集自己家去年一整年的用水和用電情況,將他們記錄在表格中,并和小組成員,合作共享各自整理的表格,就表格中的數據提出問題,解決問題。如此實踐活動,打破了傳統(tǒng)的書面練習的限制,將課堂學習拓展到了課外,不僅可以使學生發(fā)揮主觀能動性,搜集信息,整理信息,真正地使用數學的眼光發(fā)現世界,還可以使用所學的數學知識解決現實問題,體會到數學的現實應用價值,同時潛移默化地鍛煉數學應用能力,提升數學學習水平。此外,在對比、分析自己家的用水用電情況的時候,學生發(fā)現,部分家庭存在浪費水和電的情況,就此形成珍惜資源,保護環(huán)境的意識。在學生發(fā)現問題之后,我鼓勵他們合作探尋解決問題的方法,在家庭生活中和家人一起踐行良好行為。如此,在能力和品質的發(fā)展下,學生可以形成數學核心素養(yǎng)。
總而言之,在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要求的指導下,教師要實施小學數學拓展課程教學,以學生為中心,以學生學習興趣為基礎,采用多樣的策略,挖掘豐富的教學資源,組織多樣的探究活動和實踐應用活動,使學生通過自主、合作、探究體驗這些活動,獲取數學知識,鍛煉數學思維,發(fā)展數學能力,潛移默化地形成必備的品質和關鍵的能力,提升數學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吳素華.關注方法指導?拓展數學思維——小學數學拓展課程建設的實踐分析[J].新課程(上),2019(1):101.
[2]鄭云.基于數學素養(yǎng)提升視角的小學數學拓展課程實施探究[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8(12):36.
[3]陳紅永.淺談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策略[J].課程教育研究,2018(35):132-133.
[4]孫勇勝.基于小學數學實踐教學中提升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策略研究[J].新課程導學,2018(21):6+17.
作者簡介:
繆云,福建省福安市,福安市實驗小學龍江校區(q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