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正東
摘 要:隨著教育改革的深入推進,許多學校更加重視語文整本書的閱讀教學,相關的思考和研究不斷涌現。文章作者對相關的案例和文獻采用調查和比較的研究方法,分析了小學高年級語文整本書閱讀的現狀及出現問題的原因,制訂了更加合理的整本書閱讀教學方案,以期提高學生的閱讀質量和效率。
關鍵詞:小學語文;高年級;整本書閱讀;指導策略
引 言
整本書閱讀對學生的自學能力要求較高,是自主閱讀的象征。整本書閱讀在幫助學生開闊自身視野,擴大知識儲備,提高語文學習能力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小學將更加重視整本書閱讀教學,規(guī)定了學生在不同的學習階段的課外閱讀總量,為學生創(chuàng)造良好的課外閱讀氛圍。但當下,整本書閱讀教學仍存在一定問題,需要及時進行改變,以提高教學效率。
一、小學語文高年級整本書閱讀教學
(一)整本書閱讀
與傳統(tǒng)的課外閱讀不同,整本書閱讀的知識含量更大、閱讀總量更多。從表層來看,整本書就是一本完整的書,而不是短篇的文章;從深層來看,整本書閱讀即學生自主閱讀一本結構完整、內容豐富、邏輯性較強的書,知識的連貫性較強,能夠使學生更好地理解、更加深刻地記憶閱讀內容,有助于提高學生的閱讀和寫作能力。
(二)含義
我國的語文教材大多是文選型教材,大部分為單篇較為簡短的文章,可以幫助學生在有限的時間內更好地掌握閱讀知識和技巧,抓住文章重點。但利用該種教材教學也存在一定的問題,如在閱讀量和閱讀質量方面都稍遜于整本書閱讀教學?;诖?,在語文教學中推行整本書閱讀教學,學生可以通過閱讀完整的教材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加強與教師之間的交流,在互動中能夠不斷提高閱讀能力,充分進行自主學習。
二、小學語文高年級整本書閱讀教學的特征
(一)在教學資料上具有過渡性
傳統(tǒng)的語文教學往往采用文選型文章,篇幅較短,所需閱讀時間較短,不同文章之間的邏輯聯(lián)系較弱。而整本書閱讀教學需要選擇具有完整結構和較強邏輯體系的書,在資料的選擇上具有較強的過渡性。
從形式上看,從以往的短篇文章到長篇整本書進行過渡。在教學中,教師要充分利用整本書教學整體性和系統(tǒng)性較強的優(yōu)勢,引導學生構建完整的知識結構體系,幫助其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整本書閱讀更具規(guī)?;?,文字和段落總量較大,更利于學生對知識進行整體把握。
從內容上看,語文教學內容也具有過渡性。依據義務教育的具體要求,學生在不同學習階段的閱讀目標存在較大差異。依據新課標的要求,學生的閱讀在題材和類型等方面的難度在不斷提高。小學高年級學生閱讀目標向具有一定難度的兒童小說過渡,兒童小說的精神內涵更加豐富,對學生理解能力的要求更高。與此同時,隨著學生年齡的增長,這語文教學在書籍的選擇上更加偏向實用類,更加注重開闊學生的視野,以期提高學生的實踐和動手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開拓型思維。
(二)在教學方式上具有引導性
學生通過自主學習,在較長的時間內閱讀完整的書籍,可以形成自身獨特的閱讀感受,在潛移默化中提高閱讀和學習能力。在這一過程中,學生可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如閱讀興趣不足、閱讀方向不明確等,影響閱讀效率。對此,教師在語文整本書閱讀教學中需要充分發(fā)揮示范作用,對學生的整本書閱讀方法進行一定的點撥。例如,對于短篇文章,學生可以進行精細閱讀,深挖其中的知識點和精神內涵;而對于篇幅較長的整本書,學生則可以科學地結合精讀和略讀,對自己感興趣的文章深入閱讀,系統(tǒng)性地抓住重點,提高閱讀效率。
(三)教學過程具有長期性和階段性
與短篇文章不同,一整本書具有其自身獨特的結構和邏輯體系,知識含量較大,蘊含的內容較多。基于此,整本書閱讀所需時間較長,學生要進行長期的、穩(wěn)定的閱讀。比如,學生通過閱讀《城南舊事》整本小說,能感受到主人公在不同階段的喜怒哀樂,根據書中所描繪的畫面形成自身獨特的理解,與主人產生共鳴。這一過程是需要長期鍛煉的,學生要在長期的閱讀中提高理解和感悟能力。
整本書閱讀教學過程具有階段性,在不同的教學階段,教師應為學生制訂不同的閱讀目標,應對學生的閱讀量有明確的規(guī)定,對閱讀質量有明確的要求。學生由淺入深地進行閱讀,閱讀范圍不斷拓展,能力不斷提高,自身閱讀體系不斷完善,從而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這一過程是漸進的,具有階段性的特點。
(四)教學評價多元化
教師要根據教學實際情況采用一定的方法對教學效果進行科學的分析和評估,幫助學生完善學習方法。小學語文在培養(yǎng)人才方面發(fā)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良好的教學評價對于提高教學效果來說至為關鍵。小學高年級語文整本書閱讀教學效果評價方法具有多元化的特點,評價主體更多,涉及范圍更廣。教師要從不同的角度對學生的學習進行評價,根據學生的閱讀情況,結合學生閱讀能力和團隊合作能力,對學生的閱讀效果進行全面的、多角度的評估,以使評價結果更加科學、合理。
三、小學語文高年級整本書閱讀現狀
語文學得好,對學生未來的成長具有非常重要的促進作用。整本書閱讀教學的方法具有一定的價值,但綜合目前我國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開展情況可以看出,整本書閱讀教學還存在許多問題。究其原因,一是教師對書本不重視,導致對學生整本書的閱讀長期停留在表面,而沒有具體的措施;二是電子通信設備發(fā)展得越來越先進,學生對智能產品的依賴程度越來越高,不喜歡閱讀。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既沒有科學合理地創(chuàng)新,也缺乏對學生的有效引導,每本書的閱讀教學形式都比較單一;學生由于自身興趣不足,不能在閱讀過程中積極發(fā)揮主觀能動性,不能收獲最佳的教育效果,這使整本書的閱讀出現了碎片化的現象。許多學生在閱讀過程中沒有固定時間和地點,經常隨著自己的心情,想要閱讀就把書拿過來看幾頁,不想看的時候就放在一邊不理。這使得整本書閱讀教學的目標難以達成,也會影響到學生的知識學習質量,甚至造成許多小學生在這一階段養(yǎng)成了不良習慣,妨礙其后期健康成長。
四、小學語文高年級實行整本書閱讀教學的必要性
(一)教材編寫的需求
伴隨著教育改革的深入推進,整本書閱讀教學受到了廣泛的關注。近年來,教學資料更加完善,教材編寫更加結構化、立體化。許多學校不斷加強實踐探索,構建“教讀—自讀—課外閱讀”三位一體的閱讀教學體制,語文教學的范圍更廣。在這種情況下,為適應教材編寫的需求,應在具體的實踐過程中不斷完善語文整數閱讀教學。
(二)學生閱讀的需求
在語文學習中,閱讀能力十分重要。而當下,學生并未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在閱讀時存在零散閱讀、無序閱讀和隨意閱讀的現狀,閱讀興趣不足,整體的閱讀效率較低。在這種情況下,小學語文整本書閱讀教學可以更好地提高學生閱讀效率,滿足其深入閱讀的需求。
五、小學語文高年級整本書閱讀指導具體策略
(一)加強研究,確立正確的目標和內容,推動創(chuàng)新
為了更好地推行小學語文高年級整本書閱讀,學校要不斷提高對其的重視程度,樹立研究目標,加大研究相關課題內容的力度,推動教學課型多樣化,構建較為科學完整的閱讀教學體系,以激發(fā)學生閱讀興趣,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同時,學校要將整本書閱讀納入課程體系,不斷完善教材資料,推動整數閱讀教學方式創(chuàng)新。為學生提供充足的閱讀時間。語文教師要根據整本書閱讀教學實際情況,確立可行的教學機制和策略,以提高閱讀教學效率。
學校在組織人員進行研究的同時,也要重視組織和管理,在方案的準備階段,對學生閱讀現狀進行充分的調查,及時發(fā)現其中存在的問題并及時解決。相關考研人員要選擇試點班級實施方案,組織相關的整本書閱讀教學實踐活動,進行跟蹤調查,收集相關資料。對多種課型的教學成果進行收集和集中展示,加強對具體教學過程的管理;通過調查問卷發(fā)現方案實施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及時進行總結,不斷完善教學方案,提高方案的可行性。
除此以外,人員的分工和管理應更加科學、合理。學校要選擇具有較強語文教學能力的教師和研究人員,充分保障研究力量,保證研究的順利開展。在具體任務的完成程中,相關教師應始終遵循新課標的要求,從根本上轉變傳統(tǒng)的教學觀念和思想,研究新型教學方法,組織更多的閱讀教學活動,推動教學效果互評。同時,學校還要組織語文教師和相關研究人員開展專題研討,收集教學成果,吸取優(yōu)秀教學經驗和教訓,及時完善教學方法。
(二)充分發(fā)揮教師的引導作用
教師要深入觀察學生閱讀的狀態(tài),及時發(fā)現其中存在的問題,及時給予學生幫助,選擇正確的閱讀方法,以使學生獲得良好的閱讀體驗,養(yǎng)成正確的閱讀習慣。小學高年級學生的閱讀能力較強,可以閱讀的書籍范圍更廣,他們具有獨特的感悟能力,更加注重故事的內容和情節(jié)。對此,教師可以為小學高年級學生選擇一些經典文學作品,在班級內營造良好的閱讀環(huán)境,激勵學生閱讀,不斷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和閱讀效率。
(三)提升學生閱讀的主動性
學生是閱讀的主體,學生擁有強烈的閱讀興趣是閱讀的前提,擁有閱讀自主性則是閱讀的重要動力。在以往的語文教學中,許多教師采用“灌輸”的方式為學生傳遞知識,學生在閱讀時需要教師的指導和幫助,且閱讀效率不高、質量不佳。因此,教師應提高學生閱讀的主動性,選擇學生喜歡的書籍開展整本收的閱讀教學。例如,教師應以童謠、兒歌、散文、小說為選擇主體,教師應向不同年齡的學生推薦不同的書籍,讓學生根據自己的喜好,有針對性地進行選擇,從而提高學生的閱讀興趣。
(四)豐富學生的閱讀體驗
小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有限,閱讀雖是一個獨立的過程,每位學生要有自己不同的見解,但是也要與外界進行交流,通過交流,學生才可以體會到書中不同的情感。因此,教師在閱讀教學過程中,應積極組織各小組進行討論交流,學生在這個過程中不僅會得到滿足,而且會感受到閱讀的趣味。例如,在學生閱讀了《南方城市的故事》之后,教師可以小組討論、講座等形式組織學生進行交流。讓學生在交流過程中豐富閱讀體驗。
(五)科學規(guī)劃、分類指導
科學的閱讀教學可以提高語文教學的質量內容。小學生有不同的興趣愛好,小學教科書的內容中主要是童話故事、小說等,但是許多小說內容都是作者依據想法虛構的,小學生心智不成熟,可能會對書中的某些知識產生疑惑,這時教師就要為學生提供指導。
例如,小學生大都喜歡閱讀圖畫書,喜歡將自己的情感融入書中,有時候會分不清書與現實。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要充分調動學生的情感,讓學生積極參與閱讀活動。學生在閱讀小說的過程中,首先應該了解故事的語境和人物,然后再進行細致的閱讀,閱讀后再進行情感交流。
(六)學生和家長提高重視程度
隨著教學改革深入推進,傳統(tǒng)的應試教育思想已不適應時代發(fā)展的需求。對此,家長和學生要提高對整本書閱讀的重視程度。學生在閱讀中要注重養(yǎng)成正確的閱讀習慣,采用正確的閱讀方法,加強與同伴之間的交流,與同伴分享閱讀成果,提高閱讀效率,加強對知識的理解和記憶。同時,家長要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家庭閱讀氛圍,與學生共同閱讀,為學生提供一定的閱讀時間,引導學生靜下心來閱讀,從而更好地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結 語
在小學語文高年級推行整本書閱讀教學是新課程改革的具體要求,是人才培養(yǎng)的需要。學校需要不斷加大研究力度,提高重視程度,加強人員的組織和管理,教師要尋找更加有效的教學方法,提高學生的閱讀效率。
[參考文獻]
[1]趙新紅.小學語文高年級整本書閱讀指導策略探究[J].讀與寫,2021(7):110.
[2]李秀花,王振中.小學高年級語文整本書閱讀策略探究[J].新課程,2021(3):63.
[3]周瑛.小學語文高年級整本書閱讀存在的問題及其必要性[J].中外交流,2021(2):611-612.
[4]劉佳賢.小學語文中高年級整本書閱讀教學策略探析[J].讀與寫,2021(20):118-119.
[5]張美英.小學高年級語文整本書閱讀策略探究[J].科學咨詢,2021(8):268-269.
[6]潘小萍.整本書閱讀在農村小學語文高年級課外閱讀策略探究[J].讀與寫(下旬刊),2020(10):76.
[7]葉祺.整本書閱讀指導方略——以小學高年級語文為例[J].教師博覽(科研版),2020(9):52-53.
[8]李曄東.讓學生愛上閱讀——小學語文高年級整本書閱讀策略[J].文淵(小學版),2020(6):612-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