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公明
〔摘要〕自殺是青少年學生死亡的重要原因,研究表明,超過四分之一的自殺成功者往往有自殺未遂的經(jīng)歷。因此,對自殺未遂的學生進行心理干預,可以有效減少自殺死亡的人數(shù),也是學校心理危機干預工作的重要內(nèi)容。本案例中心理輔導教師運用心理危機干預技術(shù),幫助一名自殺未遂的高中生調(diào)適心理狀態(tài),成功度過心理危機,繼而重新開始正常地學習和生活。在此基礎(chǔ)上,輔導教師分享了對于自殺未遂學生進行心理干預的感悟與建議。
〔關(guān)鍵詞〕自殺未遂;心理危機干預;教養(yǎng)方式;高中生
〔中圖分類號〕G44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1-2684(2021)02-0038-03
一、案例概況
一個星期二中午快兩點鐘的時候,學校德育處鐘主任打電話給我,讓我迅速去年級辦公室,說有急事找我。到達后,鐘主任迅速告訴了我事情的原委:今天中午一點鐘左右,學校值周老師汪老師在教學樓五樓巡視學生午休時,發(fā)現(xiàn)男生小軒(化名)在玩手機。于是,按照學校的規(guī)定,汪老師進教室把該生的手機收了,代為保管。小軒情緒十分激動,跟著老師來到走廊,并強烈要求老師把手機還給他,否則他就不想活了。汪老師沒有理會,只是說按照學校的規(guī)定辦事,對于孩子的話也沒有在意。小軒又再次提出要求老師歸還他的手機,結(jié)果還是被拒絕了。于是,小軒在緊跟汪老師幾步后,立即攀爬走廊的欄桿,想越過欄桿往下跳,幸好汪老師反應神速,人高臂長,一把拉住了小軒,把小軒的手臂也拉出了一道深深的刮痕。然后,汪老師迅速讓其他學生控制住小軒,立即打電話向德育處領(lǐng)導鐘主任匯報情況。鐘主任迅速趕到,將情緒異常激動的小軒帶到了年級辦公室。在辦公室里,小軒幾次嘗試想通過攀爬辦公室的窗子往外跳,均被鐘主任阻止了。
聽到此處,我覺得十分吃驚。一般情況下,學生違規(guī)玩手機被老師收繳后代為保管,不會產(chǎn)生那么大的反應,為什么小軒的反應會如此之大呢?這背后肯定有著不為人知的故事。
鐘主任繼續(xù)講述小軒的情況:小軒再三央求鐘主任不要把自己違規(guī)玩手機的事情告知家長,否則他真的不想活了。因為按照德育處的要求,學生在校違規(guī)使用手機,必須將情況告知家長。而且,據(jù)德育處的記錄發(fā)現(xiàn),小軒前幾天才因為違紀被請了家長到校共同教育。在辦公室里,鐘主任與小軒進行了多次對話,但小軒始終不愿意過多交流。除了反復說不要請家長,否則自己真的不想活了,對其他的事情閉口不談。
對此,鐘主任也沒辦法,只有寄希望于我和小軒做好溝通交流,解開其心結(jié),幫助其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從而度過成長中的危機。 我欣然答應了,走進辦公室,單獨和小軒進行了談話和溝通。
二、輔導過程
因為小軒恰好是我上心理健康教育課教過的學生,因此,我們的關(guān)系相對來說比較近,交談起來也比較容易。簡單寒暄幾句后,我們便開始切入正題。
“現(xiàn)在情緒怎么樣呢?還像之前那么激動嗎?”我關(guān)心地問道。
小軒使勁地搖搖頭。
“能不能告訴我,當時為啥想跳樓呢?”
“我擔心我爸媽知道我違規(guī)玩手機,他們會對我特別失望。他們會真的認為我不是一個好學生,而是一個壞學生?!彼纯嗟卣f道。
“那你說說,什么是才算是好學生呢?”
“我爸媽告訴我說,好學生有兩點:一是學習認真;二是聽父母的話。但是,這兩點我都沒做到。我學習不認真,這次考試才考600多名(全年級1500人),我入學考試都是300多名,我覺得自己很糟糕,沒努力學習。我也不聽話,我爸媽他們不準我玩手機,我卻偷偷地把手機拿到教室里來玩……”他用破罐子破摔的語氣說道。
“你認可這樣的好學生標準嗎?”我追問道。
“我認可,雖然也不覺得都對,但是我爸媽一直都是按照這個標準來評價我的?!?/p>
“嗯。你和父母就這個標準發(fā)表過自己的看法嗎?”
“沒有。我害怕?!?/p>
“害怕什么呢?”
“我……我爸媽關(guān)系不太好。我爸爸很兇,我媽媽也得聽他的……他們讓我要做一個好學生,否則,就不準我讀書了。前幾天,我違紀了,被請家長。我爸爸到學校來了,我被臭罵了一頓,他差點動手了。他走的時候說,如果我再違紀請家長的話,就不用再繼續(xù)讀書了!”說完后,他的眼淚奪眶而出。
我一下子就明白,他為什么被收了手機會有如此過激的反應,他為什么反復要求鐘主任不能請他的家長前來學校。
我繼續(xù)就他父母的情況做了更多的溝通。原來,他父親是一個十分強勢的男人,是公交車司機,脾氣特別不好。而他媽媽是一個學校的臨時聘用的宿舍管理員,性格懦弱,幾乎每天上夜班,沒有時間管小軒。因此,教育孩子的重任就落在了父親身上。但是小軒的爸爸喜歡用簡單粗暴的方式教育孩子,孩子犯了錯誤,輕則罵,重則打。而母親對此也無可奈何。在這樣的家庭教育下,小軒缺乏真正的關(guān)愛,內(nèi)心很是壓抑和自卑,為了討好父母,只有一直小心翼翼地做父母眼里的好學生。但是高中的學習壓力實在太大了,為了緩解壓力和獲得關(guān)愛,他偷偷談戀愛, 被老師發(fā)現(xiàn)后,只得和女朋友分手。然后通過瘋狂玩游戲來忘記自己的煩惱,結(jié)果卻因此屢次上課睡覺被通報批評,最終被請家長到校教育。原本發(fā)誓不再玩游戲,但是,他還是控制不住通過玩游戲來放松自己,于是買了一個二手手機,偷偷在教室午休時玩,結(jié)果被值周老師發(fā)現(xiàn)了……
小軒把自己的煩惱一股腦兒地說了出來,邊說邊流淚。我對他進行了情緒上的疏導,并告訴他緩解壓力有多種方法,更為重要的是,我告訴他,要積極地改變他父親對他的教育方式,這十分重要。他同意了。
我把情況與鐘主任做了溝通,然后請他家長晚上到學校,就孩子的問題做充分的溝通。恰好,孩子的舅舅也是學校的司機,我們也把他一并喊上。當天晚上,小軒的父母和舅舅、學校德育處鐘主任、小軒的班主任以及我一起,就小軒的問題做了深入的交流。交流的核心主題是如何幫助小軒的父親改變對小軒簡單粗暴的教育方式,改善糟糕的親子關(guān)系。通過一個多小時的努力,小軒的父親才同意了我們的建議,愿意為自己的教育方式做出改變。此外,也對小軒的母親提出了要求??傮w來說,這次多方會議取得了較為滿意的結(jié)果。
此后,我再次找到小軒,進行了多次心理輔導,幫助他學會如何來提高學習成績、如何與父母相處、如何調(diào)適心理壓力、如何進行人際交往等。與此同時,我也對小軒的班主任提出了一些建議,期待班主任能給予小軒更多的包容和關(guān)愛。也跟小軒的父母做了更多的交流,孩子的健康成長比成績更加重要,所謂的好孩子,并非就是學習成績好、聽家長的話。
三、輔導效果
通過三個多月的輔導,小軒取得了不小的進步。一是通過班主任的反饋了解,他的情緒控制能力有了較大的提升,人際關(guān)系有了進一步的改善,學習水平有所提高,在期末考試中考出了優(yōu)異的成績;二是通過與其父母進行溝通了解到,小軒的父親做了積極的改變,教育孩子的方式不再那么簡單粗暴,親子關(guān)系有所緩和;三是通過與小軒的交流,發(fā)現(xiàn)其情緒表達較為積極,對學習的感覺也比較好,人際關(guān)系也有一定的改善,看問題的角度也更加多元化,應對壓力的方式也健康多了,不再輕易陷入極端和沖動之中了。
四、輔導反思
1.學校的領(lǐng)導和教師需要掌握基本的心理危機干預常識,尤其是從事德育工作的領(lǐng)導和班主任。只有他們掌握了這些常識,才能更大程度幫助學生成功地度過心理危機。如案例中的汪老師,能夠始終堅持保證學生的生命安全,這就是在心理危機干預中非常科學的做法。試想一下,如果汪老師稍不注意,學生自殺成功,那么悲劇就變成現(xiàn)實,后果就不堪設想。
2.對自殺未遂的學生要開展及時的心理輔導。心理輔導是一項專業(yè)性很強的工作,必須接受專門的訓練才可以對學生進行心理輔導。對于自殺未遂的學生,我們需要做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1)保持冷靜鎮(zhèn)定的情緒。這是對學生開展心理輔導的第一步,也是我們客觀理性地分析學生心理狀況的重要保證。此外,這也有利于促使學生愿意敞開心扉訴說心事,從而更好地實現(xiàn)問題的解決。
(2)堅持積極傾聽原則。自殺未遂的學生往往心里藏著很多難以解決或者擺脫的痛苦,所以我們需要做一個合格的傾聽者,并鼓勵其多說,讓其在訴說中還原沖動行為產(chǎn)生的來龍去脈,也有助于釋放不良的消極情緒。
(3)幫助學生找到優(yōu)點。在與學生的交流中,需要細心留意學生的自我陳述,積極地指出其身上存在的優(yōu)點,從而讓他明白自己并未一無是處,是有價值的存在,從而打消“一死了之”的念頭。
(4)避免說教。一定要用共情的方式與其交流,而不是站在圣人的角度,說“你死了,父母怎么辦”“你還年輕,還有美好的未來在等著你”之類的說教味濃的話語,這樣很容易引起學生的反感和排斥,繼而嚴重影響心理輔導的效果。
(5)幫助學生看到危機中的“機會”。引導學生用全面的思維去看待問題,這樣就可以使其看到問題背后的機會,看到消極事件的積極意義,提升學生內(nèi)心的希望感。
(6)幫助學生獲得資源。很多時候,學生采取自殺的方式來面對困難或者挫折,那是因為其缺乏足夠的資源應付遭遇的困難或者挫折。所以,可以盡可能地幫助學生獲得自己想要的東西。當然,前提是在合情合理的范圍內(nèi),如幫助學生獲得父母對自己的關(guān)愛,獲得同學的友誼等。
3.對家長開展心理輔導。孩子的問題,很多時候源于家長。即使和家長關(guān)系不大,也應該讓父母對孩子予以最大力度的支持。比如,常見的做法就是幫助家長對孩子設置適度的期待;采取科學理性的教養(yǎng)方式來對待孩子;試著傾聽孩子的心聲,讓孩子的合理需要得到滿足。對于非家長因素的問題,應鼓勵家長給予孩子無條件的支持和陪伴,從而幫助孩子盡快地走出危機,重新開始新的生活。
總之,對于自殺未遂的學生進行心理危機干預,是一個專業(yè)性很強的工作,也是一個系統(tǒng)工程。必須努力挖掘?qū)W校、教師、家長和學生本人的有利資源,才能幫助當事學生真正走出心理危機,重新開始正常的學習和生活,最終實現(xiàn)健康成長。
(作者單位:重慶市銅梁中學校,重慶,402560)
編輯/張國憲 終校/衛(wèi) 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