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潔
摘要:近些年來,班級管理自主化受到中小學校的廣泛關注,越來越多的教育工作者意識到班級管理自主化的重要性?;诖耍恼聫男W班級管理自主化的意義出發(fā),探討小學教師如何做好班級管理自主化建設,并通過良好的班級管理,培養(yǎng)學生的良好心理品質和自主學習意識,實現(xiàn)學生的健康成長。
關鍵詞:班級管理;自主化;身心發(fā)展
隨著對教育改革的不斷推進,學校越來越重視小學班級管理自主化,力圖通過自主化管理提升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和綜合素養(yǎng)。讓學生獲得健康成長和專業(yè)學識是不夠的,還需要讓其具備一定的自主管理意識和自主學習意識。通過實際教學可以看出,教師在進行班級管理過程中深入落實自我教育理論,能夠有效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生活習慣,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責任感?;诖?,教師應該引起重視,意識到班級管理自主化對于教學質量提高的價值和意義,積極貫徹自我教育和綜合素養(yǎng)教學理論,并根據(jù)學生學情實際找出與之相符的教學方法。
一、班級管理自主化的重要意義
《關于基礎教育改革與發(fā)展的決定》指出,學生是教育工作的最主要的對象,究竟應該如何看待學生,這是教育工作者面對的一個重要的問題?;诖?,如何對待學生、認知學生成為教學的首要解決問題。而通過合理的班級管理自主化體系開展教育,能夠有效發(fā)現(xiàn)學生的特點,對于學生的身心成長都有積極作用。
1.導向作用
小學班級管理自主化是通過制定相關班級制度和準則對學生的行為進行約束和管理,同時能夠把學生的個人心理發(fā)展融入班集體的奮斗目標中。當前,我國教育更應該注重學生個性意識的培養(yǎng),讓其在相同的環(huán)境中成長為不同的個體。而要想獲得這樣的教學效果,則需要注重學生身心成長與班級管理自主化之間的聯(lián)系。在班級管理過程中,發(fā)揮導向作用能夠充分體現(xiàn)出學生的成長問題和成長特征,可以指導教師構建學生的發(fā)展目標和成長計劃,突出教師自身的引導作用,對學生成長進行合理規(guī)范。另外,這樣的導向作用還體現(xiàn)在學生之間的交往和共同成長方面,具有明顯的積極作用。
2.規(guī)范作用
班級管理自主化不是隨意管理,而是需要相應的規(guī)章制度予以規(guī)范。通過班級制度,能夠約束學生的道德行為,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道德觀和責任意識。學生在規(guī)章制度下生活、學習,可以明確哪些事情能做,哪些事情不能做。而一旦發(fā)生了不良行為,學生也會知道應該如何改正,有利于學生的自我健康成長。
3.激勵作用
班級管理自主化不是單純依靠教師一個人完成的,需要師生共同堅持和建設,才能達到預期的目標。對此,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都應該有共同的奮斗目標和價值觀念。而教師作為引導者,要注重激發(fā)學生的凝聚力和團體意識,營造一個更為和諧、穩(wěn)定的班級體,通過班級氛圍的反作用促進學生綜合能力的提升。
二、班級管理自主化的建設策略
1.建設班級物質文化
班級管理自主化要想得到合理建設,關鍵是要構建一個良好的環(huán)境。對此,教師首先應該鼓勵學生發(fā)揮自主意識,讓學生主動參與班級活動和相關事務。其中,班級活動是班級管理自主化的關鍵。教師在引導學生參與班級活動時,要遵循以下四個原則。
(1)主體性原則。
主體性原則是要讓學生具有主人翁精神,以主人的視角參與到班級活動中,激發(fā)學生的自主性。
(2)激勵性原則。
班級活動不僅能給學生帶來身心上的成長,同時還會給學生一定的鼓勵和感化,讓學生對班級活動和班級事務不反感、不厭倦,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3)社會性原則。
社會性原則是要讓學生將理論與實際相結合,既能夠參與日常學習,又能夠了解社會生活情況。
(4)多樣性原則。
多樣性原則要求開展的班級管理活動注重多樣化,不僅要在內容和形式上多樣,教師的引導方法也要多元化,這樣才能夠有效激發(fā)學生的參與興趣。
2.鼓勵學生積極參與
班級管理自主化體系的構建需要合理、有效的配套管理制度。對此,原先的班干部管理制度應該予以優(yōu)化,本著讓每名學生都能參與到班級管理中來制定班干部管理制度。教師可以落實班干部輪換制度,讓每名學生都有管理的權利,同時定期開展民主選舉來競選班干部。競選之后,還要經過一定期限的考核與民主評定,然后才能正式任命班干部。
3.構建班級文化角落
班級文化是班級管理的精神核心。通過班級文化建設,能夠有效幫助學生自我管理、自我調節(jié),有利于班級管理自主化穩(wěn)步推進。對此,教師可以先引導學生布置教室,保證教室環(huán)境既能符合班級規(guī)范,又能滿足多數(shù)學生的要求,為班級營造自由歡快、朝氣蓬勃的氛圍,有利于學生更好地學習和生活。例如,教師可以定期組織學生舉行班級文化裝飾活動,讓學生親自裝飾班級。在裝飾活動過程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進行文化交流,讓學生獲得一定的文化感悟。
我國正積極落實教育體制改革工作,進一步提出了班級管理自主化對學生綜合能力培養(yǎng)的重要意義。對此,教師應該充分認識班級管理自主化的價值和意義,積極以約束與自主并存的建設理念為基礎,激發(fā)學生的凝聚力和創(chuàng)造力,讓學生主動參與到班級管理中。同時,教師也要靈活應對,主動將班級管理權利賦予學生,穩(wěn)步推進班級管理自主化模式的落實,促進小學教學現(xiàn)代化發(fā)展,進一步提高小學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孫潤琴.班級管理自主化在小學中高年級的嘗試[J].教學與管理,2001(13).
[2]林秀妮.試論班級管理自主化在小學中高年級的嘗試[J].新課程(上),2018(10).
[3]田紅玲.如何激活和強化學生的自主管理意識和愿望[J].教育革新,20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