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學亮
摘要:本文以突破技術訓練為主要切入點,介紹了配合持球突破技術訓練的旋轉突破技術訓練方法,旨在幫助同學們盡快掌握并更好地發(fā)揮突破技術,提高大學生籃球運動員的技術素質和水平。
關鍵詞:持球;突破;旋轉;動作;
現(xiàn)代籃球比賽中,突破持球技術已被廣泛地應用于各類籃球比賽中,能否使其具有較強的突破能力,是衡量一支球隊競技水平和綜合實力的重要標準。舉例來說,在比賽中,當對手采取了防守擴展的方式,正常的進攻擊球動作也受到限制時,可以考慮用手勢突破或破壞對方的防守部署,壓縮對方的防守區(qū)域,為球隊創(chuàng)造良好的發(fā)展和進攻機會;當比賽告一段落時,利用自己的持球突破將會導致對方的犯規(guī),從而給自己帶來罰球的機會;當對方的犯規(guī)次數相對較多時,可以用持球突破“殺死”自己的生權,在許多情況下都可以用突破性技術。
一、研究方法
(一)文獻綜述法
本文在進行撰寫的過程中先是通過互聯(lián)網技術來對相關資料進行收集處理,并通過相應的文獻資料進行解讀與記錄,完成分類后進行整合,用來作為本文的理論研究論據進行使用。
(二)問卷調查法
本文采用了問卷調查法,對新疆烏魯木齊市第二十中學的體育教師和高中學生進行調查,其中體育教師數量為5人,高中學生數量為100人,調查周期為1學期,并在學期結束后對學生的核心力量訓練成果加以統(tǒng)計,通過對學生的籃球教學意見加以分析,并作為本文的主要資料進行應用。
二、研究內容與結果
(一)運球技巧與突破技術
通過一個學期的訓練,對100名高中學生進行抽樣調查,分別抽取五位學生進行觀察,并對學生的運球技術與突破技術進行調查前后對比,詳細情況如下所示:
(1)編號1的學生調查前在運球評分上達到了B,繞桿運球技術上評分12.00,靈敏運球技術評分為16.20。調查之后運球技術評分達到A,繞桿運球技術評分達到13.16,靈敏運球技術達到了17.33;
(2)編號為2的學生調查前在運球評分上達到了B,繞桿運球技術上評分10.37,靈敏運球技術評分為15.88。調查之后運球技術評分達到A,繞桿運球技術評分達到12.15,靈敏運球技術達到了16.87;
(3)編號為3的學生調查前在運球評分上達到了B+,繞桿運球技術上評分11.20,靈敏運球技術評分為15.02。調查之后運球技術評分達到A,繞桿運球技術評分達到12.35,靈敏運球技術達到了16.43;
(4)編號為4的學生調查前在運球評分上達到了B+,繞桿運球技術上評分10.30,靈敏運球技術評分為15.78。調查之后運球技術評分達到A,繞桿運球技術評分達到11.66,靈敏運球技術達到了17.02;
(5)編號為5的學生調查前在運球評分上達到了B,繞桿運球技術上評分12.00,靈敏運球技術評分為15.91。調查之后運球技術評分達到A,繞桿運球技術評分達到13.33,靈敏運球技術達到了16.96;
通過上述實驗內容可以發(fā)現(xiàn),當學生經歷一學期的核心力量訓練后,自身的籃球運球技巧大幅度提升,在調查之前,學生在技術評分、繞桿項目以及靈敏度方面所呈現(xiàn)的數據相對較差,無法滿足預期標準,而通過三個月的訓練以后,學生的核心力量出現(xiàn)了大幅度提升,在這三方面都不同程度上實現(xiàn)了提升。
而通過這一數據結果不難發(fā)現(xiàn),通過對核心力量的訓練,能夠極大程度上提升學生的籃球運球技術,強化學生的突破能力,而在這種訓練模式下,學生在訓練或行動時也更為穩(wěn)定,并且能夠適應長久訓練的強度需求,不斷磨練自己的技巧與意志,進而來實現(xiàn)相應的教學目的。
(二)學生籃球興趣影響分析
對于學生而言,想要提升籃球的運球技術,先要對籃球產生足夠的興趣,只有興趣作為支撐,學生的學習效率與質量才能夠從根本上得到保障,而這也是實現(xiàn)學習目標的重要內容。而在這一過程中,教師自然要對學生是否對籃球有所興趣進行檢測,如果學生的興趣不高,那么同樣的時間所能夠產生的訓練成果也會相對較低[1]。正因如此,本文在進行調查的過程中,現(xiàn)實對學生的興趣進行調查,隨機抽取20名學生,分為兩組,每組10人,一組為實驗組,一組為試驗組,在實驗前,對持球突破技巧有學習興趣的學生占據整體的65%,而在通過一年的籃球訓練后,對持球突破技巧抱有興趣的學生總數為整體的75%,實現(xiàn)了大幅度增長,詳細情況如下所示:
(1)投籃訓練興趣人數:實驗組在實驗前有6人,實驗后有8人,對照組在實驗前有5人,在試驗后有6人;
(2)運球訓練興趣人數:實驗組在實驗前有7人,實驗后有8人,對照組在實驗前有6人,在試驗后人數仍然為6人;
(3)持球突破技巧訓練興趣:實驗組在實驗前有7人,實驗后有8人,對照組在實驗前有6人,試驗后加1人變?yōu)?人;
通過對上述數據的分析不難發(fā)現(xiàn),通過開展核心力量訓練,能夠極大程度上提升學生對于籃球的認知,即便是沒有差生興趣的學生在理論認知方面也與之前有了極大的變化,而對于本就產生興趣的學生,會隨著不斷的訓練中磨礪自身籃球技術,加強對籃球運動的理解,在身體素質方面也會得到有效提升,這在一定程度上也對提升學生持球突破技術起到良好的促進作用。教師在進行日常教學的過程中,可以先讓學生去了解籃球,明確籃球的定義,之后再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開展相應的核心力量訓練,從而來實現(xiàn)提高學生持球突破技術的目的[2]。
正因如此,作為教師,需要認識到核心力量訓練對籃球教學帶來的幫助,發(fā)揮出核心力量訓練的優(yōu)勢和價值,將其合理地融入到高中體育教學中,以此來提升體育教學的質量,借助體育教學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和成長。
結論:
本文以突破技術訓練為主要切入點,介紹了與持球突破技術相配套的旋轉突破技術訓練方法,旨在更好地指導同學們盡快掌握突破技術,正確把握突破技術,發(fā)展相應的突破技術,提高籃球運動員的技術素質。
參考文獻:
[1]薛海濤,房勝利,黨飛.核心力量訓練對高校高水平籃球運動員跳投技術的影響[J].體育世界:學術版,2015,000(001):P.14-15.
[2]康瑞鑫.對籃球體能訓練中核心力量訓練趨勢的研究[J].中國學校體育(高等教育),20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