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紅霞
【摘要】研究主要針對微課在小學教學中的應用優(yōu)勢進行了分析,并細化探討了小學微課的設計及制作流程,最后提出了通過合理設置微課應用時機,優(yōu)化微課內容選擇,優(yōu)化微課聽評課活動,構建家校異步式教學配合體系等,增強微課在小學教學中的應用有效性,以期為各小學教學提供良好參照。
【關鍵詞】微課;小學教學;家校合作
【基金項目】本文系甘肅省教育科學“十三五”規(guī)劃2019年度一般課題“微課在小學教學中有效應用的實踐研究”(課題立項號:GS〔2019〕GHB1814)研究成果。
隨著信息技術、在線教學模式的普及,微課逐漸成為一種主流教學方法。目前,這種教學方法在小學教學中得到了一定普及。結合實際應用狀況來看,雖然多數(shù)小學教師均能夠按照微課教學法的應用要求制作微課視頻,并開展微課教學,但部分教師并未充分發(fā)揮出微課的優(yōu)勢,導致小學教學有效性不足。鑒于微課的重要作用,探討微課有效應用的措施具有一定的必要性。
一、微課在小學教學中的應用優(yōu)勢
(一)豐富教學資源類型
在小學教學中,傳統(tǒng)教學方法主要是利用文字形式的教學資料開展教學。而引入微課教學后,可有效拓展小學階段的教學資源類型,為學生提供豐富的視頻資源。微課可以提供豐富的教學資源,改變由于長期采用同類型教學資源引發(fā)的學生興趣不足的問題。
(二)契合學生要求
小學階段的學生具有注意力集中時間短,分散頻率高等特征。小學教師長期運用傳統(tǒng)教學方法開展課堂教學時,容易導致學生注意力分散,跟不上教學進度,進而影響其學習成效[1]。引入微課教學法后,以微課視頻為核心的教學模式可迅速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其學習積極性。這種教學方法與小學階段學生學習需求高度契合,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三)提升教學質量
與傳統(tǒng)教學方法相比,微課教學與學生注意力集中狀態(tài)持續(xù)時間、學習需求等因素的良好契合度,可提高學生對教學內容的掌握效果,進而達成提升教學質量的目標。
二、小學微課設計及制作流程
(一)選題
在小學微課教學中,課題、教學目標的設置,直接影響到微課視頻的質量[2]。因此,在前期,小學教師需結合學生學習基礎、教材內容及相關輔助材料,合理選擇課題,選定教學內容(主要知識點),并參照上述信息確定本次微課教學的目標。在這一環(huán)節(jié),為保障小學微課教學的有效性,教師應注意所選擇知識點數(shù)量符合微課視頻時長的要求,即在微課視頻的8~15分鐘內,可完成知識點內容的充分講解。
(二)編寫教案
教案無疑是小學微課教學的核心所在。小學微課教案的編寫,需將本學科及本課時教學要求、所確定課題及目標作為主要參照。為保障教案編寫質量,在實際微課設計制作過程中,小學教師可在教案編寫完成后,通過教學目標反推教案與小學微課教學要求的契合度,并合理判斷教案質量,以上述評估結果為基礎,適當調整教案內容,進而保障小學教學質量。
(三)視頻課件制作
前期準備工作完成后,教師可利用準備資料開展視頻課件的制作。目前,微課視頻制作中常用的視頻錄制設備以攝像機、手機等為主,而微課制作(錄制)方法可選擇錄播教室制作法、視頻錄制軟件錄制法等。在選擇設備、錄制方法時,需注意確保所選設備、方法能夠滿足保障微課視頻質量的要求。
在錄制微課視頻期間,小學教師應注意如下事項。第一,以攝像頭為中心。教師在按照教案講解相關知識點時,應注意頻繁與攝像頭互動,以便學生在微課自學中能夠感受到教師的關注。第二,合理把控視頻圖像及聲音質量。在小學教學中充分發(fā)揮微課優(yōu)勢的前提為微課視頻質量良好,微課視頻所營造出的學習情境與課堂教學較為接近。為達成上述要求,教師在錄制微課視頻時,應選擇安靜環(huán)境,以確保聲音的清晰度。第三,吸引學生注意力。與課堂教學不同,微課教學對教師教學節(jié)奏、進度把控及技巧的選擇提出了較高的要求。為保障小學微課教學質量,在錄制微課視頻期間,小學教師應注意合理運用畫筆、ppt等工具,調節(jié)教學進度,并適時開展互動,以維持學生對微課視頻的關注。
(四)后期優(yōu)化
在微課設計及制作工作中,后期優(yōu)化環(huán)節(jié)也是影響微課視頻質量的主要因素。為確保微課視頻能夠為小學教學實際應用提供良好服務,教師在后期處理中,需注意剔除不必要的視頻制作花樣、技巧,重點檢查微課視頻中有無雜音、知識點遺漏等問題,以保障微課視頻質量。
三、微課在小學教學中的有效應用措施
鑒于微課的應用優(yōu)勢,整合微課與小學教學具有一定的必要性。為保障微課在小學教學中的應用價值,需加強對以下幾種應用措施的重視。
(一)合理把控微課應用時機,發(fā)揮微課優(yōu)勢
目前,微課雖然已于小學教學中實現(xiàn)了良好普及,但由于教學經驗不足,部分教師在微課運用時機選擇方面存在一定問題。為了優(yōu)化小學微課教學質量,增強微課課堂的開放性,小學教師需運用適宜的微課應用時機把控技巧,促進微課與小學教學的深度融合。
在小學課堂教學中,為保障微課運用時機的適宜性,小學教師應注意結合教學內容要求、微課內容與本次教學活動的關聯(lián),合理選定微課視頻的引入時機。以敦煌市北街小學的微課應用狀況為例,該小學某語文教師在開展部編版三年級上冊《在牛肚子里旅行》閱讀教學時,將前期教學情境構建階段作為引入微課的時機,利用事先準備好的牛解剖結構微課視頻,為學生構建適宜的教學情境,以確保學生充分理解閱讀材料中的內容。從微課教學法的應用成效來看,教師于教學情境構建環(huán)節(jié)播放微課視頻后,可使學生通過這一視頻學習,充分理解文章中紅頭蟋蟀進入牛肚子后的恐懼、擔憂情緒。
(二)教學內容優(yōu)選,提升微課設計質量
在微課教學中,教學內容的選擇、知識點的搭配是影響微課設計質量及微課教學質量的主要因素?;谏鲜鰻顩r,教師需在充分重視教學內容的基礎上,通過教學內容的適宜選擇,促進微課設計質量的提升。以北街小學某語文教師的微課教學經驗為例,該教師在部編版四年級上冊語文的《一個豆莢里的五粒豆》微課教學中,將微課視頻的教學要點設置為:引導學生掌握五粒豌豆的不同選擇及其最終結局的關聯(lián);幫助學生深入體悟掉入縫隙內的豌豆對生病小女孩的情感支持。
(三)加強教學評價,及時開展聽評課活動
在小學微課教學中,教學評價無疑是一項重要環(huán)節(jié)。合理的評價可為小學微課教學的優(yōu)化提供良好參照。而當教學評價缺失或不合理時,小學微課教學質量可能會受到一定影響。對此,可利用聽評課活動,提升小學微課教學質量。
北街小學為提高小學微課教學質量,在微課課堂中長期引入聽評課活動,定期針對微課教學開展系統(tǒng)化的聽評課活動。每次聽評課活動結束后,小學教師需收集參與本次活動教師所提供的意見,結合實際教學內容,合理調整微課教學模式,以促進微課教學質量的提升。
(四)重視家校合作,建立家校異步式教學配合體系
家校合作是提升教學連續(xù)性、促進學生身心發(fā)展的關鍵途徑。在小學微課教學中,為充分發(fā)揮家庭、學校的作用,教師可通過構建家校異步式教學配合體系的形式,提升微課教學質量。
例如,北街小學某數(shù)學教師在為四年級學生講解方程知識時,發(fā)現(xiàn)學生在學校學習中基本能夠掌握方程知識;但在學生隨后提交的家庭作業(yè)中,普遍存在解題過程多樣化、錯誤率偏高等問題。經分析發(fā)現(xiàn),數(shù)學教師在課堂教學中主要引導學生利用等式的基本性質解方程。如,在北師大版小學數(shù)學四年級下冊教材的“解方程”部分,教師在講解“x-5=13”這一方程的解法時,要求學生按照等式的基本性質,在等式兩側同時加上5,即將原方程轉變?yōu)椤皒-5+5=13+5”,解得x=18。在課后學習中,家長普遍采用加減乘除變形方法輔導學生解方程,即將“x-5=13”轉化為“x=13+5”,進而得到最終結果。對于學生而言,數(shù)學課堂教學、家庭教育間的解方程方法差異,容易影響學生的判斷,進而造成正確率下降。對此,該數(shù)學教師直接將利用等式的基本性質解方程的過程錄制成微課視頻,并發(fā)送給學生及家長,以便家長掌握教師課堂教學中的方法,實現(xiàn)家校教育的統(tǒng)一。
另外,北街小學某語文教師也在部編版一年級教材的拼音教學中遇到了類似的困境,即學生在課堂學習中,多能夠正確拼讀拼音;但家長反饋,學生的拼音學習問題較多。經分析發(fā)現(xiàn),上述狀況系課堂教學與家庭教育方法不一致所致。在課堂學習中,教師教授韻母帶調直接拼讀法;而家長在輔導時,采取先拼讀后帶聲調的方法。為解決上述問題,提升拼音教學質量,該語文教師運用微課視頻實現(xiàn)家校異步式教學配合:在微課視頻中,教師利用舉例、拼讀示范形式,向學生、家長詳細介紹韻母直接帶調拼讀法,并闡述了韻母直接帶調拼讀與先拼讀后帶調的差異,以提高家校合作質量。
四、結語
綜上所述,加強微課與小學教學的整合具有一定的現(xiàn)實意義。為了達成提升教學質量的目標,小學教師需注意結合微課的特征及小學教學要求,運用適宜的措施,促進微課在小學教學中的普及。此外,為促進微課各項優(yōu)勢的充分發(fā)揮,小學教師還應注意結合既往微課教學經驗,不斷調整教學措施及微課教學模式,以促進小學教學質量的持續(xù)提升。
【參考文獻】
姚穎,于曼曼.小學教學中微課教學模式的應用分析[J].中國新通信,2019,21(15):220.
孫子建.小學教學情境中微課應用的問題及對策[J].長春教育學院學報,2019,35(07):7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