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姝琳
摘 要:如今新課程改革在我國已經(jīng)實行多年,在新課程改革的推動下小學英語教學也實現(xiàn)了很大的改變。如何在減輕小學生學習負擔的基礎上,創(chuàng)設更加高效的英語課堂,已成為小學英語教師研究的關鍵。本文結合教師實際教學經(jīng)驗,提出如何在有限的課堂時間內提高教學效率,切實減輕學生學習負擔。
關鍵詞:減負提質 小學英語 課堂教學
傳統(tǒng)的小學英語教學更多的是采用灌輸式的教學方法,教師通過抄、寫、背等機械式方式來督促學生被動的接受新知。但是如果每一科教師都采用這種方式,那么學生必然會面臨大量的學業(yè)壓力。從課堂教學到課后知識的鞏固,整個學習過程學生一直在被動地跟隨教師的步伐,并沒有發(fā)揮其主體作用,也沒有獲得自主學習能力,更難以得到思考問題、探究問題、解決問題的機會。教師是學生的引導者和促進者,知識的灌輸絕不是教學的最終目的,帶領學生在輕松愉悅的課堂氛圍中學習,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和能力才是關鍵。
1 采用多元化教學形式、激發(fā)學生學習動機
小學生具有年齡階段性特點,其在課堂上的“有意注意”難以持久保持,很難長時間高度集中注意力。教師可以采用多元化的教學形式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機,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滿足其對英語課堂教學的好奇心理,從而有效提高學生參與課堂互動的積極性。比如在學習《the ABC song》單元時,教師可以提前下載對應的視頻素材,運用小學生喜歡的卡通形象搭配課文背景音樂,帶領學生一起唱字母歌。在這種輕松愉悅的學習氛圍中,學生能夠以唱歌的方式認識26個字母,記住字母的順序以及對應的讀音,實現(xiàn)玩中學,學中玩,避免了傳統(tǒng)教學中的死記硬背,減輕學生的學習負擔。同時教師還可以結合所學內容融入課堂小游戲、小組PK、角色表演、情景模擬等方式來開展課堂活動。在課堂活動進行的過程中,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還可以增進感情,帶動所有學生更加積極的投入到課堂學習中。
2 利用多媒體技術,簡化知識難度
隨著多媒體技術的日益更新,英語教學方式也在不斷創(chuàng)新,比如希沃白板、PK小游戲等正在逐步融入課堂教學中。教師通過這種“變裝”新手段,創(chuàng)設新穎、有趣的學習氛圍,給學生帶來更多新體驗,吸引學生更加關注課堂。通過“變裝”,教師可以更加形象、直觀的呈現(xiàn)教學內容,簡化知識難度,推動學生多方感官形成聯(lián)動效應,進而提升教學質量。例如在學習《There are lots of beautiful lakes in China》單元時,受客觀條件等限制,并非每位學生都有機會外出旅游見識到江河湖泊,因此在學習本課時可能會存在認知困難。根據(jù)此情況,首先教師可以在課前提前收集不同江河湖泊的圖片、簡介等讓學生對其有基本的了解,然后播放對應的場景視頻進行展示,并展開討論,還可以通過游戲軟件將不同地點不同的湖泊進行匹配PK,快速幫助學生了解在中國都有哪些風景秀麗的湖泊。通過運用多媒體技術強化學生的視覺、聽覺體驗,幫助學生更深層次了解課文內容以及掌握所學知識。利用有限的課堂時間,加深學生對單詞、課文的理解、引導學生掌握教學重難點,明確教學目標,在“減負”的基礎上實現(xiàn)真正的“提質”。
3 創(chuàng)設真實情景,提高教學質量
小學英語教材中的內容均與學生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因此教師可以根據(jù)所學內容創(chuàng)設具體情境,利用情境將知識展現(xiàn)給學生。通過語言情境的創(chuàng)設,引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多交流、多溝通,多說、多講、多表達,靈活應用所學的英語單詞、短語及句型,有利于學生勇敢使用英語來進行表達和交流。同時在與他人溝通的過程中,學生能提高理解能力以及合作能力,日積月累,進而提高口語表達能力,提升交際能力。例如在學習《This is my mother》單元時,教師可以提前布置一項特殊的作業(yè),學生帶媽媽的照片。在課上,學生通過問答的方式,向他人介紹媽媽相關信息,引導學生學會“This is my mother , She's a ..”的句型。在本節(jié)課中利用真實的照片導入學習內容,利用照片創(chuàng)設真實的生活情景,吸引學生注意力,拉近學生之間距離,有效幫助學生練習口語,進一步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4 精心設計作業(yè)、減輕學生負擔
作業(yè)是在課后對課堂教學的一種延伸,是幫助學生鞏固知識、應用知識的重要途徑,而“減負”并不僅僅是減少課后作業(yè)的數(shù)量。教師應該根據(jù)學生課堂學習情況簡化難度,精心設計、布置學習任務,而不是機械式、重復式的抄寫單詞、短語及課文。學生通過作業(yè)查缺補漏,找出不足,及時鞏固。同時,教師也可以結合學生反饋及時調整教學設計,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依據(jù)學生的學習情況,教師可以利用釘釘、cctalk等教學軟件設置不同難度、不同方式的作業(yè),學生能夠結合自身能力自主選擇并完成作業(yè)。比如第一類作業(yè)可以布置與課文內容相關的兒歌,詞匯量較少、趣味性較強的小故事等,通過學習兒歌、閱讀繪本等使學生關注課文內容;第二類作業(yè)為單詞、短語及句型的認讀與應用,切實改善學生發(fā)音不準,不會實際應用所學內容的情況;第三類作業(yè)可以設置為難度相對較高的操練,例如與課文相關的閱讀理解、句子仿寫、短語搭配等。通過以上科學的布置學習任務,使班級所有學生都可以在自身學習能力的基礎上獲得相應的練習與鞏固,學會所學知識,提高學習能力。
5 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新課程深化改革的基礎上,“減負提質”已經(jīng)成為小學英語教學中的關鍵。教師應在遵守課程新標準的基礎上,及時更新教育教學理念,運用新媒體技術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與手段,科學設計教學活動,有效提升課堂效率,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及能力。
參考文獻:
[1] 林亦香.淺談小學英語教育中興趣的培養(yǎng)[J].考試周刊,2020(84):107-108.
[2] 白志梅.小學英語情境教學擴展學生口語能力的探討[J].考試周刊,2020(85):99-100.
長春高新技術產業(yè)開發(fā)區(qū)尚德學校 (吉林省長春市 13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