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學前教育時,為保證學前舞蹈教育工作開展的有效性,應當契合幼兒教育要求與原則,選擇合適的學前舞蹈教育內容、不斷提高教師的專業(yè)素養(yǎng),保證學前教育工作開展的有效性與可行性。本文就學前舞蹈教育現狀與特點進行分析探究。
關鍵詞:學前教育;舞蹈教學;教育現狀;教學特點
引言:為有序推動我國學前教育工作質量提升,教師應當找到合適的教學切入口,調動幼兒的好奇心、表現欲、求知欲。為此,教師可合理開展舞蹈教育,建構自由開放的舞蹈教育環(huán)境,有效啟蒙幼兒的思維心智與藝術細胞。
一、教育現狀
(一)教學模式呆板
由于學前舞蹈教育模式呆板,沒有很好的契合幼兒的心智成長規(guī)律,無法有效地調動幼兒的心智思維,阻礙了幼兒參與學前舞蹈教育活動,無法發(fā)揮出學前舞蹈教育工作開展的潛在價值。為此,教師必須認識到教育問題,并采取針對性的教學改革對策。
(二)教學素材有限
學前舞蹈教育時,不可單一依據教材內容,限制學前舞蹈的教育范疇。為有效啟蒙幼兒心智思維,促進幼兒健康成長,必須認識到教育資源拓展的必要性。通過對教學素材進行合理拓展,篩選最佳的學前舞蹈教育素材,并對幼兒進行合理的引導,才可保證學前舞蹈教育工作開展的有效性與可行性。為此,教師需打破以往的教育模式,主動創(chuàng)新教學形態(tài),挖掘民間舞蹈素材、幼兒自創(chuàng)舞蹈的教育潛在價值[1]。
二、教育特點
(一)應用性
鑒于幼兒身心思維成長的特殊性,在實際幼兒教育引導工作開展時,應當選擇適當的教育素材,調動幼兒的主觀能動性,促使幼兒主動參與到教育活動當中,而學前舞蹈教育形式,非常符合幼兒身心成長規(guī)律。通過直觀、藝術、趣味的肢體表達,使得幼兒可以積極主動地參與其中,感受舞蹈的藝術魅力。如幼兒心智成長過程中,在心情非常愉悅時,則會手舞足蹈,進而表現出自己內心的喜悅與興奮。由此可見,幼兒學習成長過程中,“手舞足蹈”的肢體表現,與學前舞蹈教育工作非常契合。學前舞蹈教育工作具有的應用性,非常符合幼兒身體發(fā)育的規(guī),可促進幼兒身心健康成長。
筆者認為,幼兒處于心智成長的關鍵時期,為有效啟蒙幼兒的心智思維,引領幼兒身心成長,則可以合理開展學前舞蹈教育工作,對學前舞蹈教育潛在價值進行有效挖掘。如教師開展學前舞蹈教育時,給予幼兒自由創(chuàng)作表達的空間,貫徹寓教于樂的教育思想,使得幼兒的天真、單純進行有效表達。通過自由的肢體舞蹈,表現出自身的思想情感,領悟到舞蹈的藝術魅力。由此可見,學前舞蹈教育工作的開展,展現出的獨特學前教育應用性,可有效提升學前教育工作質量。
(二)引導性
學前舞蹈教育的對象為幼兒,使得學前舞蹈教育工作較為特殊。在幼兒心智成長發(fā)育過程中,豐富有效的舞蹈教育元素,能夠有效地吸引幼兒,鍛煉幼兒的肢體協調能力,啟蒙幼兒的藝術創(chuàng)造細胞。由此可見,學前舞蹈教育工作具有非常強的引導性,可實現對幼兒心理、生理、情感、思維的有效引導,實現對幼兒心智思維啟發(fā)的預期教育效果[2]。
通過學前舞蹈教育工作的開展,能夠很好地喚醒幼兒內心的潛能,調動幼兒的自我展現與自我表達欲望,即幼兒通過簡單的肢體舞動,表達出自己內心的情感與心理狀態(tài)。筆者認為,在學前舞蹈教育時,不僅需要指導幼兒掌握一些簡單的舞蹈動作,同時應當很好的啟發(fā)幼兒的藝術感受力與思維想象力,增加幼兒的社會性認知。
通過對以往的幼兒舞蹈教育工作進行解析可知,由于舞蹈教育方式單一、內容單一,無法很好的匹配幼兒的心智思維,不能很好地發(fā)揮出學期舞蹈教育的引導性與啟蒙性。在現代學前舞蹈教育工作開展階段,應當突出舞蹈藝術教育的引導性,如引導幼兒聆聽舞蹈的背景音樂,在舞動肢體的過程中感受音樂的魅力,很好地融入到舞蹈的意象當中,啟發(fā)幼兒的思維意識,提高幼兒的舞蹈學習綜合效果。通過營造自由快樂的學習氛圍,有效激發(fā)出幼兒的思維創(chuàng)造性與主動性,促使幼兒對學前舞蹈產生濃厚的興趣,開發(fā)幼兒的舞蹈藝術天分,為幼兒今后的舞蹈學習與成長鋪墊基石。
三、教育對策
(一)選擇合適的教學內容
學前舞蹈教育工作開展時,幼兒教師必須選擇合適的舞蹈教學內容,不可盲目的照搬專業(yè)藝術院校的舞蹈教學內容,沒有對舞蹈教學內容進行合理調整。鑒于學前教育工作開展的特殊性,在啟蒙幼兒進行舞蹈練習時,必須契合幼兒的思維心智認知能力,選擇合適的舞蹈教育素材,以保證學前舞蹈教育活動開展的有效性與可行性。
筆者認為,在學前舞蹈教育引導時,應當突出舞蹈教材內容的實際可操作性,保證舞蹈教學內容,具有較強的實用性,實現學前舞蹈教育的預期效果。為實現預期教育目標,應當對不同的舞蹈教育素材進行整合,如民間舞蹈、幼兒自創(chuàng)的舞蹈、校園舞蹈、流行舞蹈等,找到契合幼兒心智發(fā)育的舞蹈教育素材,并對相關舞蹈教育資源進行有效整合,保證舞蹈教育的質量與效果。通過建構沉浸式的舞蹈美育環(huán)境,有效啟蒙幼兒的心智思維,促進幼兒身心健康成長[3]。
(二)提高教師的專業(yè)素養(yǎng)
現代學前舞蹈教育工作開展階段,為保證相關教育工作開展的質量與效果,則需要不斷推動師資團隊的建設。通過不斷提升幼兒教師的專業(yè)素養(yǎng)與職業(yè)修養(yǎng),促使幼兒教師,在學前舞蹈教育工作開展階段,主動創(chuàng)新、總結經驗、積極探索,為幼兒建構高效的舞蹈學習環(huán)境,保證學前舞蹈教育的有效性。筆者認為,在提高教師專業(yè)素養(yǎng)時,應當有效調動幼兒教師的工作積極性,促使教師全身心投入到實際工作當中,挖掘出自身的教育潛能。為此,幼兒園教育管理時,應當設定科學合理的績效考核指標,細化對教師學前舞蹈教育效果的考核內容,從多個維度入手,對教師的學前舞蹈教育能力進行考核評估,并將其與教師的薪酬、職稱評選進行直接掛鉤,進而促使教師轉變工作理念,認識到學前舞蹈教育的重要性,圍繞著幼兒籌辦豐富多樣性的舞蹈教育活動。
為有效提高教師的專業(yè)素養(yǎng)與綜合實力,應當定期開展教學研討會,針對學前舞蹈教育工作進行交流探討。研討會工作開展階段,教師可提出創(chuàng)新的學前舞蹈,由其他教師進行協商交流,提出學前舞蹈教育方案的優(yōu)化建議,提高學前舞蹈教育方案執(zhí)行的可行性與有效性,避免教師隨意開展學前舞蹈教育,無法保證學前舞蹈教育的連貫性與有效性,阻礙幼兒身心健康成長。
四、結束語
綜上,筆者以學前舞蹈教學為例,簡單闡述了學前舞蹈的教學現狀、特點、對策,旨在說明學前舞蹈教育工作開展的可行性。今后,教師進行幼兒教育創(chuàng)新時,應當契合幼兒心智成長與學習訴求,合理挖掘學前舞蹈教育潛在價值。
參考文獻:
[1]殷瑞一.學前教育中“音樂舞蹈游戲”教學實踐創(chuàng)新[J].戲劇之家,2021(13):132-133.
[2]張姝.淺談學前教育中的舞蹈教學的現狀與對策[J].中國民族博覽,2020(08):37-38.
[3]朱琳.學前舞蹈教育的現狀分析及其特點[J].藝術評鑒,2018(09):138-139.
基金項目:2019年度安徽省職業(yè)與成人教育學會科研規(guī)劃課題“職業(yè)學校教育與社區(qū)教育融合研究”,課題編號:Azcj150。
作者簡介:姓名:吳鳳梅,出生年月:79年7月15日,性別:女民族:漢,籍貫:安徽懷遠,學歷:本科,職稱:助教,研究方向:學前教育舞蹈,工作單位:滁州城市職業(yè)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