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建新
摘? ?要:信息技術的快速發(fā)展,對教師的教學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新的教育改革背景下,教師必須積極創(chuàng)新自身的教學方式,突破傳統(tǒng)教學中存在的弊端,從而促進教學的有效開展。其中,微課就是緊跟新時代教育教學而出現(xiàn)的一種新的教學方法和輔助工具,在提升教學有效性上發(fā)揮著重要意義。以“幾何體的三視圖”這一部分內容為例,對數(shù)學中的微課教學進行了深入探究,以期為后續(xù)教學工作提供參考。
關鍵詞:微課教學;初中數(shù)學;幾何體的三視圖
中圖分類號:G633.6? ? 文獻標識碼:A? ? 文章編號:1009-010X(2021)05-0026-04
微課,其實就是教師圍繞某個知識點或單一的教學任務進行教學的一種方式,目標明確、具有較強針對性以及教學時間短是這種教學方式的顯著特征。正是因為微課具有以上三個特征,將其應用到初中立體幾何教學中,為學生們提供了完全不同的體驗。在觀看動畫的過程中,學生感受到了空間幾何體的變化過程,空間想象力以及空間幾何意識實現(xiàn)了一定的提升;而且,制作的微課視頻可以重復使用,這也為學生后續(xù)的鞏固復習提供了很大的便利,無論是在教師教學上,還是相關重難點的突破上,微課都提供了一定的思路。
一、微課在教學中的應用優(yōu)勢
(一)使課堂教學更具親和力
數(shù)學歷來是一門思維嚴謹、枯燥性強的學科,如何帶動課堂氛圍也成為了數(shù)學課堂教學中的一大難題,而微課就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加課堂的親和力。在設計數(shù)學微課時,教師會對學生的年齡特點進行全面的分析,在教材內容的基礎上,盡可能創(chuàng)設一些學生樂于接受的情境,以此吸引其課堂注意力,調動學生的非智力因素。在這種方式的學習中,不理解數(shù)學知識的學生也有機會反復觀看相應的教學過程,在自己的努力下克服數(shù)學學習中的困難,從而增強課堂的親和力。
(二)提升動手能力
在全面貫徹素質教育的背景下,教師必須將學生思維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的提升重視起來。在初中數(shù)學教學中,微課的利用就為學生動手操作能力的培養(yǎng)提供了一定的便利,其可以將理論性的知識轉換成實踐性的課堂,將相關的教育工具充分利用起來。就拿本文提到的幾何體的三視圖教學為例,在學習過程中,學生需要自己動手探索幾何體的三視圖,并將其畫出來,而幾何畫板就在很大程度上解決了學生操作慢的問題,通過利用幾何畫板,學生可以將教師布置題目中的圖形進行描述論證,這不僅在很大程度上節(jié)省了在黑板上畫的時間,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學生也真正成為了課堂中的主體,思維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也得到了一定的培養(yǎng)。
二、“幾何體的三視圖”的微課制作過程
(一)課題確定
通過對平常幾何體三視圖教學情況的分析可以發(fā)現(xiàn),學生在找?guī)缀误w三視圖時總是會出現(xiàn)一些問題,尤其在四棱錐的正視圖和側視圖以及三棱柱的側視圖上,不能對其進行清楚的判斷,這一問題的出現(xiàn)也就對三視圖的相關計算以及學生直觀圖還原能力的培養(yǎng)產生了很大的影響。而幾何體三視圖這一部分作為中考試卷比較青睞的內容,一般都會出現(xiàn)在試卷第8題之后,且?guī)в幸欢ǖ碾y度性,所以,在初中階段的“幾何體三視圖”教學中,教師就要將這一部分的內容重視起來,使學生全面掌握相關知識內容,為后續(xù)考試奠定堅實基礎。
(二)資源準備
要想讓微課教學取得理想的結果,教師必須將教學課件的制作重視起來,充分利用動畫視頻或者比較鮮明的手法,將三棱柱和四棱錐的視圖清晰地展示出來,通過虛實線標明特別注意的地方。
(三)微視頻錄制
錄制微視頻是微課制作過程中的關鍵內容,在錄制視頻時教師可以打開PPT邊錄制邊講解,將微視頻中的內容清晰地講授給學生,在此過程中無論是講解還是PPT翻頁都需要慢一點,給學生足夠的時間觀看和了解。
三、微課在數(shù)學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一)利用微課進行課堂導入
深入分析發(fā)現(xiàn),將微課應用到新課導入環(huán)節(jié),可以有效彌補傳統(tǒng)教學中枯燥、乏味的缺陷。就以往教學而言,學生在課前自學時,由于其能力的限制,課前預習和自學經常會出現(xiàn)半途而廢的情況,因此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就可以將微課充分利用起來,結合數(shù)學內容,創(chuàng)設情境,將數(shù)學知識通過圖片、動畫的方式呈現(xiàn)出來,以此激發(fā)學生的數(shù)學學習熱情,在提升課前預習效果的同時,為學生提供一個良好的導入環(huán)境。例如:在進行“幾何體的三視圖”教學時,課前導入環(huán)節(jié)就可以利用一些與實際生活相貼近的實例,通過微課向學生展示一張汽車設計圖紙,引導學生觀察這幅圖紙,并找到汽車不同面的投影,由此就可以引出本節(jié)課的主題。這樣不僅給予了學生一種視覺沖擊,也能將其很好地帶入到本節(jié)課知識的學習中來。
(二)利用微課進行概念教學
在數(shù)學概念教學中,教師同樣需要將微課利用起來,利用PPT展示圖片、動畫、幾何畫板等等,將抽象的數(shù)學概念知識轉化成直觀、形象的內容,并將其融入到課堂教學活動中。同樣以上述的“汽車設計圖紙”為例,當講解幾何體三視圖的相關概念時,教師還可以將這幅汽車圖紙利用起來,引導學生對其進行深入觀察,并思考以下三個問題:①平行投影和中心投影有什么區(qū)別嗎?②平行投影中的斜投影和正投影之間的區(qū)別是什么?③三視圖是在哪種投影的基礎上產生的?在對上述不同投影的思考中,學生能夠對幾何體的三視圖形成初步的認知,從而為后續(xù)三視圖相關知識的學習,尤其是三棱柱和四棱錐三視圖的辨別做好鋪墊。
(三)利用微課進行典型例題教學
要想確保初中數(shù)學教學的有效進行,最離不開的就是典型例題的輔助,而微課就能為學生展示較為典型的例題,并進行細致分析和講解,給予學生一定的解題經驗。因此,在進行微課教學時,教師一定要抓住微課的優(yōu)點,對學生易錯的題型和典型習題進行總結,并將其制作成微課程,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到微課程的學習中,掌握其中易錯題和典型題目的解題技巧和方法,這樣,就能讓學生對易錯題和典型習題形成深入的理解,從而提升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例如:一根鋼管的直觀圖,畫出它的三視圖,并思考:鋼管有內外壁,從某一角度上看是看不見內壁的,此時,要想全面反映出它的立體圖形狀,那我們畫圖時應該怎樣做?
通過觀察,可以得出最終的三視圖所示,并且在畫出的三視圖中也可以看出,看得見部分的輪廓線都是以實線表示出來的,而看不見的部分都是用虛線表示的。在這樣的練習中,學生就能夠對不同類型幾何體的三視圖形成深入的理解,從而使其真正掌握此部分的相關知識。
(四)利用微課突破知識重難點
實際上,幾何體的三視圖這一部分內容的教學存在很大難,由于這一部分知識的抽象性比較強、難度高,學生理解起來比較困難。對于這種情況,教師在開展這一部分內容的微課教學時,就可以將微課技術中的微課程編輯功能充分利用起來,將其中的重點和難點知識與之前的教學進行有效融合,并引導學生重復觀看微課程中的相關內容,深入了解課堂講解不詳細的內容,從而讓學生多次觀看相關的重要知識點,反復記憶,有效解決相關重難點知識教學。例如:在進行“幾何體三視圖”中正四棱錐和三棱柱三視圖以及相關運算這些重點知識的教學時,可以先播放正四棱錐的動畫,并暫停動畫視頻。
暫停視頻后引導學生思考,并在練習本中畫出正四棱錐的三視圖,在此過程中發(fā)現(xiàn),很多學生在標虛線時都出現(xiàn)了標錯的情況,把正視圖誤認為三角形,此時,教師就需要及時反問,讓學生對自己的答案進行思考,并再次帶領其對平行投影的正投影以及光線和投影面之間的關系進行分析,這樣,就能突破正視圖這一部分的難點知識。此外,教師還要引導學生進行思考:三角形和照射的光線是否處于垂直狀態(tài),而如果三角形與垂直光線不處于垂直狀態(tài),那么,哪個面與其垂直,哪個面才是正視圖。當學生思考得出答案后,教師就可以繼續(xù)播放動畫,加深學生對這一部分知識的印象。
(五)利用微課引導學生自我反饋
學習反饋在數(shù)學教學中發(fā)揮著不可忽視的作用,尤其是在當前大數(shù)據(jù)時代,我們完全可以將微課中的大數(shù)據(jù)分析功能充分利用起來,開展精準教學。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在設計微課時可以植入一些自我檢測題,引導學生自行完成。通過對幾何體三視圖日常教學情況的分析發(fā)現(xiàn),三棱柱俯視圖也是學生學習中經常出錯的地方,而在對四棱錐正視圖和側視圖進行深入思考后,學生對三視圖的判斷也有了一定的認識,此時,教師就可以播放一個三棱柱的動畫視頻,引導學生找到其中的側視圖,以此進行自我檢測,找到畫出三棱柱的三視圖,并對三視圖進行計算。
通過利用動畫視頻,可以將三棱柱和四棱錐中加深的圖片展示出來,不僅能吸引學生的眼球,也能將幾何體三視圖的相關知識充分體現(xiàn)出來,引導學生展開充分思考,從而確保其在解決實際問題時將相關概念充分利用起來。
(六)利用微課進行復習總結
無論是針對期末復習還是中考復習,在實際教學中,教師都需要在較短的時間內將相關的知識點羅列出來,然后挑選一些比較典型的例題進行講解。教師在利用微課開展幾何體三視圖的教學,就可以運用思維導圖的方式,將相關知識點系統(tǒng)地展示出來,結合教學內容,設計思維導圖,引導學生對投影、三視圖定義進行鞏固,并通過圖畫的方式歸納四棱錐和三棱柱三視圖應該注意的地方。這樣,不僅能提升學習和復習的效率,也能為學生提供充足的時間進行知識鞏固,而且,在經歷投影和三視圖概念生成的過程中,學生的歸納概括能力也能得到一定的提升,有利于其深入認識到三視圖的本質,循序漸進,逐漸形成嚴謹?shù)膶W習態(tài)度。
四、總結
總而言之,在當前教育信息化的背景下,很多新的教學理念和教學形式沖刷著廣大教師的思想,在這一形勢下,我們必須積極順應時代發(fā)展,將微課教學手段充分利用起來,促進微課與數(shù)學教學的深度融合,將抽象的知識通過直觀、形象的圖片、動畫或視頻展示出來,以此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提升其數(shù)學思維能力,從而讓數(shù)學課堂閃現(xiàn)出更多的智慧火花。
參考文獻:
[1]張曉敏.微課教學模式在初中數(shù)學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 新課程,2020,(41):107.
[2]孟建剛.數(shù)學實驗教學與“幾何畫板”微課教學的結合[J].百科知識,2019,(33):46~47.
[3]莊蘭杰.開發(fā)微課資源,讓數(shù)學課堂更精彩[J].小學科學(教師版,)2019,(12):285.
[4]何銀華.形象遷移:數(shù)學微課教學中邏輯思維培養(yǎng)策略[J].數(shù)學大世界(上旬),2019,(1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