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東玲 王巧珍
摘 要: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傳承和弘揚黨的光輝歷史,發(fā)揮黨史資政育人的重要功效。新時代,為了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實現(xiàn)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強國的建設,把黨史學習教育融入到青年學生的方方面面,使其感悟強大的時代意蘊是必要的。文章從黨史教育的重要意義,高校黨史教育的困境以及強化黨史教育的實踐路徑等方面進行了分析與研究。
關鍵詞:新時代 青年學生 黨史教育 路徑探析
中圖分類號:F016.3;G64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4914(2021)10-032-02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傳承和弘揚黨的光輝歷史,發(fā)揮黨史資政育人的重要功效。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認真學習黨史、國史,知史愛黨,知史愛國。要了解我們黨和國家事業(yè)的來龍去脈,汲取我們黨和國家的歷史經驗,正確了解黨和國家歷史上的重大事件和重要人物。這對正確認識黨情、國情十分必要,對開創(chuàng)未來也十分必要,因為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021年是中國共產黨一百周年華誕,根據(jù)《人民日報》2021年2月2日第一版報道,習近平總書記在同黨外人士共迎新春時指出:“中共中央決定,今年在全黨開展中共黨史學習教育,激勵全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在新時代不斷加強黨的建設?!被仡櫸尹h百年艱難的歷程,中國共產黨團結和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從擺脫屈辱、頑強抗爭,到建立中華人民共和國,再到引領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fā)展的偉大歷程,始終離不開人民群眾的理解與支持。習近平總書記在黨史學習教育動員大會的講話中強調,要做到學史明理、學史增信、學史崇德、學史力行。這為新時代強化青年學生黨史學習教育提供了重要契機和根本遵循。
一、青年學生強化黨史學習的重要意義
中國共產黨從成立到現(xiàn)在,經歷了無數(shù)的艱難險阻,最終發(fā)展成為比較成熟的政黨組織。它的存在是建立在中國各族人民的期望和中國國情需要的基礎之上,是歷史選擇的必然結果。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擔當,國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實現(xiàn)我們的發(fā)展目標就有源源不斷的強大力量?!鼻嗄陮W生作為社會主義事業(yè)的建設者與接班人,強化黨史學習教育、了解黨的百年發(fā)展歷程至關重要。
1.黨史教育利于青年學生了解黨的歷史。中國共產黨從1921年成立到現(xiàn)在的2021年,恰好經歷了百年的艱難險阻,一路風風雨雨,但黨的信念與理想始終未曾改變??上攵瑸榱俗畛醯睦硐?,為了全心全意的為人民服務,不懈地堅持了百年,在這背后黨又是付出了多大的努力與代價。所以,作為新時代的青年學生了解黨的歷史、承擔起新時代的責任與擔當,為了黨的理想信念不斷努力,砥礪前行是必然的。
2.黨史教育利于弘揚優(yōu)良的革命傳統(tǒng)。新時代我國的經濟水平不斷提升,人民群眾的生活質量得到了極大改善,一些青年學生在優(yōu)質的生活環(huán)境中逐漸缺少了奮斗精神。因此,在各大高校開展黨史學習教育工作的過程中,可以將老一輩黨員干部、革命先烈的優(yōu)良品質與奮斗精神傳承給新時代的青年學生,讓青年學生感受老一輩的寶貴精神,培養(yǎng)吃苦耐勞、頑強拼搏、不怕挫折、積極向上的人生態(tài)度,堅定自己的理想和信念并為之努力奮斗。當今,黨和國家提倡發(fā)揚的井岡山精神、長征精神、鐵人精神、焦裕祿精神、紅船精神等優(yōu)良傳統(tǒng)精神,都為新時期積極開展黨史學習教育工作,引導青年學生領悟繼承發(fā)揚這些優(yōu)良傳統(tǒng)精神,并使新時代青年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發(fā)憤圖強積極進取提供了根本的精神支撐。
3.黨史教育利于青年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人們思想活動的獨立性、差異性、可選性不斷增強,教育理念與學科背景的多元化、復合化、交叉性也進一步的凸顯。與此同時,意識形態(tài)領域的滲透和斗爭亦是愈演愈烈,新時代青年學生的成長環(huán)境日漸復雜多變。新時代強化青年學生黨史學習教育,要將思政課程與近現(xiàn)代史、黨史、中國基本國情和優(yōu)秀文化傳統(tǒng)相結合,尤其與黨的光榮傳統(tǒng)、革命精神結合。讓青年學生在潛移默化中樹立正確的歷史觀、價值觀和世界觀,明確反對歷史虛無主義,提高自身的思維引導和理論辨析能力,堅定自身政治立場、保持戰(zhàn)略定力、增強明辨是非的洞察力,確保在今后的人生路程中披荊斬棘,行穩(wěn)致遠。
二、黨史學習教育面臨的困境
近年來,雖然高校對黨史教育逐漸重視,并設置了一些黨史黨情的相關課程且對黨史的教育方式進行了探討,不斷改進教育的方式與方法。但就從目前的黨史教育現(xiàn)狀來看,還有些許的不足。
1.青年學生對黨史教育認知不夠。新時代,我國高校黨史教育的主要群體為“00”后,在改革開放飛速發(fā)展背景下成長起來的的他們有著鮮明的特征。他們大都具有強烈的主體意識,但也有許多學生存在著自我控制力不強、心理承受能力低下、學習功利主義等表現(xiàn)。部分青年學生認為黨史教育等這類思想政治理論課程并不能夠給他們帶來實際的價值與技能,對于他們以后的實際生活不可以起到直接作用,因此,在像學習黨史教育這類思政課時不論是行動上還是思想上他們都表現(xiàn)出了一定懶惰性與被動性,并沒有很積極地參與到課程學習之中。
2.黨史教育專業(yè)師資力量不足。高校開展黨史學習教育工作,擁有一支專業(yè)素質強,專業(yè)水平硬的師資隊伍,是保證教育質量的前提。但是就目前高校的黨史教育師資隊伍而言,中共黨史專業(yè)的思政教師所占的比例較低,很多黨史教育教師都是兼職,只有少數(shù)人是專職,而高校的黨史教育工作量卻是很大的,因此在黨史教學過程中,教師數(shù)量與工作數(shù)量不足以匹配,并且缺乏專業(yè)人才與學術底蘊的支撐,很難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
3.黨史教育方式不合理。在對青年學生進行黨史教育過程中,很多高校依然沿用傳統(tǒng)的教育模式——教學內容單一化與教學方式僵硬化。在教育過程中學生們被動的聽老師講課,老師則向學生灌輸刻板枯燥的理論知識,這種教育模式難以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和積極性。而且有的教師不管教材中的內容,也不管學生是否真的理解了,而只給學生講述關于中國共產黨的一系列理論性知識,讓學生去記憶背誦,然后來應對考試。
4.黨史教材資料不豐富。部分高校的黨史教育僅僅用教科書來開展教學工作,把教科書當作唯一的教學材料,導致很多學生容易誤解為黨史知識是來自于書本,黨史教育也只能借助書本來進行,從而忽略了更為豐富的現(xiàn)實世界。黨史教育的特點之一就是緊密聯(lián)系實際,當?shù)氐囊恍┘o念館、博物館、遺址舊址等這些鮮活的素材都可以為新時代高校開展黨史學習工作提供了重要教育實踐資源。
5.黨史教育重視程度不夠。部分高校的領導并沒有充分認識到黨史學習教育的重要性與必要性。許多高校沒有關于黨史學習教育的專門規(guī)劃或者專業(yè)職能部門;也沒有給與黨史教育提供足夠的人力、物力以及財力支持,導致高校黨史教育情況并不樂觀。對于高校整體的黨史教育情況而言,黨史教育基地、黨史紅色網站及黨史實踐活動等相關方面的建設明顯滯后。雖然有些高校設有專門的黨史教育網站,但定期的維護和管理并不到位,黨史教育的實踐活動一般也沒有經費支持,難以進行與開展。這些因素都限制了高校黨史教育工作的開展與深入。
三、強化黨史學習教育的實踐路徑
新時代背景下,強化青年學生黨史學習教育要綜合運用各種教學方法與手段,從各個方面入手,充分強化黨史學習教育。
1.以教育主體為對象,提升其自身認知與能力。作為新時代青年學生,增強自身思政理論學習,時刻關注黨情國情世情,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世界觀,學會在復雜多元的思潮與現(xiàn)象中明辨是非、保持清醒的頭腦是青年學生應具有的自覺。為了讓自己成長為合格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青年學生要有清楚的思想意識,提高學習黨史黨情的主動性,提升自身的思想境界,增強自身能力,承擔起時代責任重擔。
專業(yè)資質過硬的師資隊伍是保障黨史教育質量的前提。一是應加大對于師資力量的投資,引進高質量專業(yè)師資,提高師資水平;二是對于現(xiàn)有的師資應定期舉辦專業(yè)學習與培訓,提高其自身的教學能力與黨性修養(yǎng)。
2.以課程教學為根本,充分利用好課堂教學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論課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新時代強化青年學生黨史學習教育必須利用好課堂教學的主渠道。一昧地講解枯燥乏味的理論知識無法滿足新時代學生的需要,也會影響學生學習的興趣度與參與度,因此豐富有趣的教學內容是提高黨史教育質量的重要方式。
首先,在思想政治理論課程的必修課中加大有關黨史內容的教學比重,將黨史教育與愛國主義教育、家國情懷教育等結合在一起,進而增強青年學生對黨的認同與擁護。其次,在課程思政教學中,將與專業(yè)相關的黨史代表人物與黨史知識融入到相關專業(yè)知識的講授中,發(fā)揮各個專業(yè)領域老師的愛黨心、愛國情,在無形之中激發(fā)學生的愛黨之心與責任使命。最后,在黨史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緊跟時事新聞,把黨史和時事結合,向學生傳遞最前沿的信息與知識,增強青年學生對于關注黨情于國情的興趣,從而進一步豐富黨史學習教育的內容與資料。
3.以社團活動為輔助,營造濃厚的紅色校園文化氛圍。青年學生黨史學習可通過開展形式多樣的校園文化活動,利用了學生社團、學習強國、紅色網站等平臺,開展紅色文化報告會、黨史黨情知識競賽、黨史系列讀書活動、紅色影片觀賞等各種形式的教育活動,在校園里營造學習黨史的濃厚氛圍,讓學生在耳濡目染中學習黨史。身邊的老一輩的黨員、干部、教師等都是我黨光輝歷程的見證者,可在法定節(jié)日、重大歷史事件紀念日開展主題活動,誠邀這些老同志組織報告會、座談會,用親身經歷來講述黨的光輝歷史,引導學生學習英雄人物、先鋒模范,增強黨史教育對學生的感染力與吸引力,進而弘揚民族精神,增進愛黨、愛國的情感。
4.以社會實踐為紐帶,發(fā)揮紅色基地的育人功效。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革命博物館、紀念館、黨史館、烈士陵園等是黨和國家紅色基因庫。要講好黨的故事、革命的故事、根據(jù)地的故事、英雄和烈士的故事,加強革命傳統(tǒng)教育、愛國主義教育、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把紅色基因傳承好。”新時代強化青年學生黨史學習教育,要重視在實踐中深化黨史教育,可通過組織紅色之旅、老區(qū)探訪、革命圣地游以及各種參觀考察活動緬懷先輩,把嚴肅深刻的黨史教育內容融入進生動有趣的課外活動中;通過在重大事件紀念日、重要人物誕辰等時間節(jié)點,舉辦各種瞻仰、祭掃、紀念活動,緬懷先輩的豐功偉績,激揚青年的奮斗豪情;通過建立社會實踐基地、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等,走進基層、走進社會調研考察,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接受黨史教育,在親身經歷中樹立理想信念。
5.以網絡媒介為載體,構建黨史學習教育的新平臺。隨著網絡技術的快速發(fā)展,網絡媒介已經成為新時代青年學生學習知識、獲取信息、了解社會主要的渠道。新時代強化青年學生黨史學習教育,要順應時代發(fā)展趨勢,運用網絡媒介,將黨史資料智能化、電子化,從多角度、全方位、圖文并茂、生動有趣的方式進行黨史學習教育??山⒕W上黨校,使黨史教育通過網絡開展起來。通過這個平臺,學生可以在網上了解無產階級革命家的光輝歷史,了解中國革命和建設艱辛曲折,了解眾多的英雄歷史事件等等。更應該運用好當下最流行的微博、抖音、小紅書等APP媒介,通過小視頻、公眾號、紀錄片等時興的方式,擴大黨史的宣傳教育與知識普及范圍,講好黨的聲音,傳好黨的故事。
百尺竿頭,更進一步。在高校開展黨史學習教育的工作中,要貫徹黨的創(chuàng)新理論、落實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轉變傳統(tǒng)教學方式,創(chuàng)新教學手段與理念,借助新型媒介豐富教學資源,拓展教育載體,把黨史學習教育與生活實踐緊密結合;青年學生通過繼承和弘揚偉大精神,領悟共產黨人的初心與使命,努力成長為合格的社會主義事業(yè)的建設者與接班人。
參考文獻:
[1] 習近平.在中央黨校建校80周年慶祝大會暨2013年春季學期開學典禮上的講話[N].人民日報,2013-03-03.
[2] 習近平在河南考察時強調:堅定信心埋頭苦干奮勇爭先譜寫新時代中原更加出彩的絢麗篇章[N].人民日報,2019-09-19.
[3] 十八大以來重要文獻選編(上)[Z].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14:277.
[4] 葉福林.新時代強化大學生黨史學習教育的若干思考[J].思想理論教育,2021(03):83-87.
(作者單位:東北電力大學 吉林吉林 132012)
(責編:趙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