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宏玉
(山西青年職業(yè)學院,山西 太原 030032)
近年來,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備受關注。加強心理危機干預工作已成為心理健康工作的重要部分;可以通過多種途徑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充分發(fā)揮學生群體的主體性。朋輩心理互助是同輩及朋友在人際交往過程中相互給予鼓勵安慰、理解支持、提供建議意見,逐漸成為創(chuàng)新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一種新嘗試[1]。大學生正處在人生發(fā)展的關鍵時期,在面對情感、學業(yè)、就業(yè)、經(jīng)濟等方面的問題時,極易陷入心理危機狀態(tài),如果不能及時緩解,會嚴重影響身心健康。目前,國內(nèi)對心理危機干預的實證研究較少,還未形成本土化的心理危機干預模式。本研究探索朋輩心理互助對大學生心理危機的影響,構建學校心理危機干預模式,提高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時效性,提升心理健康教育水平。
在某大學城心理普查(采用癥狀自評量表SCL-90)結(jié)果異常的學生中招募70名被試者,隨機選取35名為干預組,其余35名為對照組。
1.2.1 SCL-90癥狀自評量表 目前應對最廣泛的心理健康狀況測量量表,共有90個項目1~5級評分,包括強迫、人際關系敏感、抑郁、焦慮、恐怖、敵對、偏執(zhí)、軀體化、精神病性及其他(飲食及睡眠)共10個因子。得分越高代表心理健康水平越低。
1.2.2 社會支持評定量表 肖水源編制,共有10個項目,包括客觀支持(3條)、主觀支持(4條)和對社會支持的利用度(3條)三個維度。得分越高代表社會支持情況越好。
根據(jù)愛衛(wèi)(1971)關于朋輩心理互助技巧的劃分[1]制定本研究的干預方法。對照組不予干預。對干預組實施6次朋輩心理互助干預,每周1次,每次約1.5~2 h。干預內(nèi)容包括:a)相識階段。建立團隊,增加相互認識了解,明確團隊契約,強調(diào)保密原則。b)互助技能—“傾聽”。通過“解開千千結(jié)”“你說我畫”,情景模擬以及分組討論,掌握傾聽過程中的言語技巧和非言語技巧。c)互助技能—“建議”。通過話題討論,角色扮演,體驗人際互助過程中的建議技巧。d)互助技能—“共情”。通過心理情景劇,角色扮演,體驗共情的四個層次,并掌握共情技巧。e)互助技能—“積極關注”。通過“戴高帽”“尋寶總動員”,掌握積極關注技巧。f)互助技能—“尊重”。通過案例討論,角色扮演,體驗并掌握人際互助過程中的尊重技巧。最后,結(jié)束階段,分享感受和總結(jié)收獲。
干預組和對照組在干預前后分別進行SCL-90癥狀自評量表和社會支持評定量表的測查。干預后測結(jié)束后,給與對照組被試者心理健康主題講座。
采用SPSS20.0進行統(tǒng)計分析,使用獨立樣本t檢驗。
表1 干預前兩組癥狀自評和社會支持比較 分
表2 干預后兩組癥狀自評差異分析 分
表3 干預后兩組的社會支持差異分析 分
有研究顯示,朋輩心理互助可以提高大學新生的心理自助和幫助他人的能力,實施朋輩心理互助也可有效降低大學新生的焦慮與抑郁[2,3]。本研究中,設身處地傾聽、理解支持、積極關注、理性建議等互助方式,不僅為同伴提供心理援助,幫助其解決心理問題,同時改善自我調(diào)節(jié)能力,提升自我心理健康水平??梢娕筝呅睦砘ブ軌蚋纳菩睦砦C大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
社會支持系統(tǒng)是引發(fā)個體產(chǎn)生心理危機的重要因素之一[4]。社會支持可以有效緩沖外界壓力,減弱應激反應,促進良好情緒體驗,提高應對能力等。本研究中,朋輩心理互助為同學們提供了相互傾聽、理解尊重、真誠表達的機會,形成了社會支持網(wǎng)絡,通過角色扮演、心理情景劇、案例討論等形式,針對“共情”“積極關注”“尊重”等互助技能等專題訓練,真實表達自我、體驗到他人設身處地理解、獲得并感受到他人支持,提高了人際互助能力。在教育教學實踐中,學校重視加強和構建大學生的社會支持系統(tǒng),重點關注社會支持系統(tǒng)薄弱的同學,可以充分發(fā)揮大學生朋輩心理自助模式優(yōu)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