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俊閑
【摘要】隨著德育教育的不斷發(fā)展,小學中的德育教育也顯得越發(fā)重要。讓德育教育從小學做起,有利于從小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思想道德意識。但是要想開展德育教育工作,需要一定科學合理的方法,才能讓德育工作有序進行。本文主要從如何具體開展小學德育教育中心理疏導的方法發(fā)表了一些自己的看法。
【關鍵詞】小學;德育教育;心理疏導方法
前言:
德育教育工作主要目的是為了促進學生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意識與讓學生形成一定的道德判斷能力。從小學德育教育中對學生進行心理疏導,有利于學生健康成長,并且為學生的健康形成與發(fā)展奠定基礎。那么,如何開展心理疏導呢?
一、落實主體責任,引導學生換位思考
落實主體責任是指在進行疏導溝通時,注重利用教師的主體責任,主要讓教師對學生進行疏導。由于教師在心理溝通與交流方面更具有代表性,且教師引導能力強以及具有較好的表達共情能力,有利于更加有效果的引導學生解決心理問題。通過以班主任教師為主,由于對學生的了解程度更深,更能顯著提高心理疏導的效果,提高疏導進展過程。
例如,班主任教師在引導德育教育時,首先自己就應當承擔主要工作,其次,班主任可以通過與其他科任教師交流溝通,讓每位教師在教學時也注重不時傳遞思想品德理念。比如,教師在日常教學中也應當多注重學生日常心理狀況以及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等。倘若發(fā)現(xiàn)問題,應及時找相關學生對其進行心理疏導。在疏導過程中,班主任教師可根據(jù)對該學生及家庭背景,性格特征等,采用適當合理方式對學生進行心理疏導。如果該學生平常是偏向于踏實努力類型且成績較好,那么教師在進行疏導過程時,可以考慮是否是由于家庭原因,亦或者是最近考試成績下降而沮喪。如果是因為家庭原因,比如父母爭吵影響到孩子,讓學生感到害怕,或者家長覺得孩子不夠懂事,哪方面做的不好而批評孩子,從而導致孩子心情低落。那么教師可以在進行心理疏導的過程中,引導學生對父母的理解,這是父母對自己的愛的另一種表現(xiàn),讓學生進行換位思考:“如果爸爸媽媽不這樣鞭策你,那你以后未來面臨的困難只會更多?!蓖ㄟ^這樣的方式來對學生進行疏導,能更好地促進學生心理問題得到解決,讓心理疏導效果達到最大化。
二、開展多種疏導形式,提升疏導效果
以往心理疏導方法是以在某一特定地點跟學生進行常規(guī)式的談話為主。但這種心理疏導方式會讓學生產(chǎn)生陌生感以及不能完全信任溝通者,往往會引發(fā)距離感,所以取得的效果并不顯著。因此,教師可適當改變疏導方式,讓學生在放松的環(huán)境及形式下,從而學生更能敞開心扉。由此可見,心理疏導方式的多樣化,有利于提升心理疏導的質(zhì)量與效率。
例如,在一次五年級的期末考試中,由于教師及家長的叮囑,學生也都意識到即將臨近小升初的階段,應當重視學習。但期末考試的結果卻不是十分理想,導致很多學生都在開學時有著較復雜的沉重心情。班上學習氛圍也十分沉重,課堂參與學生積極性也不高。于是,我打算給同學們開展一次全班性的心理疏導活動。在一次課堂將要下課之余,我給同學們說到:“同學們,教師都知道,上學期考試成績大家都不是很滿意,又想到自己都要面臨升學問題,很多同學都十分著急。但是,我不這么認為,我覺得你們只要盡力了,在教師心中就是最棒的,雖然結果十分重要,但也不能讓我們忽略了我們努力的過程!盡管沒有達到自己的目標,但你們的努力,也讓教師感到很開心。因此,教師在這兒為你們點贊?!痹谶@樣鼓勵引導下,學生都紛紛發(fā)表了自己學習的困惑及煩惱,傾訴過后,學生又似乎恢復了以往的活力。
三、開展心理疏導實踐活動,引導溝通交流
實踐心理疏導是主要讓學生處于現(xiàn)實生活場景中進行,并且有著同齡人以及朋友的幫助。這種形式的心理疏導有利于在疏導過程中讓學生十分放松,并且愿意表達、交流與傾訴。這樣,疏導工作過程就完成了其中最重要的一個環(huán)節(jié)。因此,在心理疏導方式的選取上,教師可適當引導學生進入實踐活動環(huán)節(jié),讓心理疏導更加容易開展。
例如,在對學生進行心理疏導時,可以為學生例舉相關榜樣人物,用榜樣人物的模仿行為,高尚思想等。并且在跟學生進行溝通交流后,建議學生自主進行實踐,從而讓學生能親身體驗到其中的意義。此外,還可以在勞動教育實踐中對學生進行心理疏導。很多時候,會聽到部分學生有著這樣的思想觀念與疑惑,其抱怨到:“我們明明是來學習知識的,為什么要進行勞動實踐呢?勞動實踐那么累,又沒有什么實際意義,對我們學習也沒有一點幫助。”所以,針對部分學生有這樣的觀念,可以組織班上同學進行一次戶外實踐活動。并且在實踐過程中,開展交流會,探討大家對于勞動實踐的看法。在大家都親自體驗過后,很多學生都表示體會到了勞動工作者的艱辛與不易,要尊重別人的勞動成果。因此,在這個實踐課程開展后,大部分學生對于勞動實踐的抗拒也減小了不少,學生都漸漸明白了勞動的意義。
總結:
德育教育是小學教育中很重要的教學目標之一。學生德育意識的發(fā)展有利于學生形成一定的思想道德和品質(zhì)制約,從而更好的引導制約學生發(fā)展方向。為了更好促進學生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質(zhì),教師應當注重用合理有效的方法來對學生進行心理疏導,如創(chuàng)新疏導方式,落實主體責任及注重疏導方式的多樣化等,從而培養(yǎng)小學生高水平的思想意識,讓小學生的德育得以完善與發(fā)展。
參考文獻:
[1]古懷美.論小學德育工作中的“心理疏導”方法[J].中華少年,2019(16):104.
[2]葉志芳.小學德育工作中的“心理疏導”方法探究[J].考試周刊,2019(22):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