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靜宜
【摘要】良好的閱讀習慣可以讓學生對于文章和所學內容有更加充分全面和透徹的理解,只有讀懂了內容,才可以對知識進行理解分析,進一步轉化為自己的東西,理解掌握,由此慢慢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素質。小學生通過閱讀可以深刻的學習和了解到文章的內涵,更好地進行語文的學習。因此,培養(yǎng)小學生的閱讀能力以及良好的閱讀習慣,是小學語文教學當中十分重要的一部分,教師應對提高小學生的閱讀能力進行深入的分析探究。
【關鍵詞】小學教育;語文;閱讀能力
閱讀在小學生的語文學習當中發(fā)揮著極為重要的作用,是檢驗學生語文綜合水平的重要的指標之一。閱讀能力作為小學語文學習中老師應該著重進行培養(yǎng)的能力,對小學生日后的發(fā)展有著極大的影響。小學生又因為年齡不同,語文知識文化水平不同,因此小學語文老師要根據小學生的具體年級以及個人閱讀水平制定適合每個學生的閱讀計劃,實現(xiàn)因材施教。例如:一年級等低年級學生閱讀簡單的讀本,五年級等高年級學生閱讀較為有含義的讀本。因此這就需要小學語文老師對課堂教學方法進行深入研究,尋找教學方法,幫助學生進一步提高閱讀能力。
一、增強小學生對于進行語文閱讀的興趣
對于小學階段的學生來說,能夠靜下心來進行閱讀是一項巨大的挑戰(zhàn)。這一年齡時期的學生,心性頑皮,正處于對什么事物都很好奇的階段,任何一點的風吹草動都會帶動他們的情緒和注意力,讓他們難以專注于閱讀和學習。長此以往就難以形成一個良好的習慣,不能在應當學習和閱讀的時候專注于學習,精力難以投入,導致閱讀的質量和效率都大大降低,無法達到良好閱讀給學生帶來的積極影響,不能良好地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和語文素養(yǎng)。教師以身作則,帶動學生一起進行閱讀,可以每天為學生制定讀書計劃,設置圖書角,讓學生每人拿出一到兩本自己感興趣的書籍放在圖書角,供大家相互傳閱,閱讀他人的書籍之后,可以和這本書的主人共同探討書籍內容,發(fā)表自己的觀點和看法,在相互交流中提高學生對于閱讀的興趣。同時與家長配合,每天與學生在家中共同閱讀書籍,題材種類不限,但是在閱讀的過程中要保持良好的習慣,屏蔽一切外界因素,擺脫電子設備,沉浸在書本當中,感受知識文化內容的熏陶。還可以要求學生寫讀書筆記,記錄自己閱讀的書籍,同時表達自己閱讀后的感悟,每天進行記錄,在記錄當中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二、教師改進自身教學方法
社會的發(fā)展十分的迅速,大多數(shù)的家長忙于事業(yè)工作而導致無法注意學生的學習,也難以給學生在家庭中營造出一個良好的閱讀環(huán)境,家長只重視學生的成績,而忽略了閱讀本身能夠進一步使得學生的綜合素質水平得到提高。由于家長的這種思想,也使得學生形成了只為應試的固化思想,不能深刻地在閱讀中進行體會和感悟,而只能生搬硬套,將內容流程化地進行瀏覽一遍,沒有自己的理解和感悟在其中,極大的影響力學生語文能力的進步。小學語文老師應積極改進教學方式,對課堂教學方法進行創(chuàng)新,老師在組織學生進行閱讀時,首先應該先讓學生大體閱讀整篇文章,隨后老師帶領學生進行閱讀,同時引導學生思考文章中所包含的含義,最后將文章的內涵轉變?yōu)閷W生自己的知識。閱讀中,教師要幫助學生找到適合學生并且感興趣的閱讀方向,了解學生是喜歡小說類的還是散文類的。找到合適方向后,就在閱讀中逐漸尋找適合每個學生自己的閱讀方式。無論是那種閱讀的方式,尋找到適合自己的才能夠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讓閱讀發(fā)揮出更大的作用。
三、家長老師幫助學生拓展課外閱讀,增加閱讀量
學生在課外閱讀的時候,大部分只進行學校安排的課外讀本,很少有進一步的課外的閱讀讀本,僅僅是在學校當中閱讀課本知識,和習題中的一些文章,學生所進行的閱讀僅僅是校內要求學生必須完成的一些項目,而沒有自己感興趣或者想要了解的內容,閱讀的內容范圍十分狹窄,視野不夠開闊,學習的范圍也很狹隘,難以形成開闊的眼界,不能充分發(fā)揮豐富閱讀帶來的好處。學生在學校以及家里進行閱讀的時候,家長老師應該及時地給予學生一定的指導,家長老師應該改變自己的教育觀念,意識到閱讀不僅僅局限在課內的文章課本習題等,更需要大量的課外閱讀,各種名著小說,散文合集,歷史古書,科學傳記等都能夠成為學生良好的讀物,讀書不限于書籍的種類,任何好的知識都值得閱讀品味。用閱讀對學生進行熏陶不能只在課內,要在課外也讓學生保持閱讀的習慣,適當?shù)拈_展課外閱讀,可以開闊學生的視野,了解更多的內容,使學生的知識面更加的廣泛,思維也能夠隨之更加開闊,活躍的思維是學生進行良好學習重要的條件之一。
綜上所述,小學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是小學語文學習當中不可或缺十分重要的一部分,在此基礎上可以鍛煉學生的理解能力、表達能力以及寫作能力等。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不僅僅是新課標的要求,同樣也是學生自身綜合素質發(fā)展的要求,家長和老師對學生進步的要求。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還能夠同時提高學生的動手寫作能力,強化學生的思維理解能力,能夠使學生在閱讀中感悟人生,學習知識,開闊眼界。閱讀是交流表達的基礎,是理解感悟的基石,只有先進行良好的閱讀,我們才能夠有自己的理解,豐富自身的精神世界和知識涵養(yǎng),在與人交往交流當中,才能夠腹有詩書氣自華,與他人侃侃而談,綜合全面的提高個人素質。
參考文獻:
[1]任慧. 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與學生閱讀能力培養(yǎng)策略[J]. 新課程,2022,(18):120-121.
[2]韓美芳. 關于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朗讀訓練方法[J]. 新課程,2022,(18):126-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