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龍婷
【摘要】針對小學生對于學習沒有學習自主性,缺乏語文科目的學習興趣,通過自導式教學模式使小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學習過程中,教師指導學生提前預習教學內(nèi)容,使小學生在教師講授過程中能夠集中精力,跟隨教師講授思路,配合教師完成課堂任務。另一方面,自導式教學模式會使小學生提前熟悉教學內(nèi)容,也能夠根據(jù)預習提出不懂的地方,在教師講授過程中主動提出問題,有利于提升小學生自身素質(zhì),在學習過程中收獲樂趣。
【關鍵詞】小學語文;自導式教學下;自主學習能力;培養(yǎng)策略
在現(xiàn)代化創(chuàng)新環(huán)境下,教師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越來越重要,從而使小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語文科目。根據(jù)自導式教學模式,教師提前指導學生自學語文教學內(nèi)容,講授課程時精心引導學生自主學習,然后課后耐心指導學生完成課后作業(yè)。最終使小學生緊跟教師思路完成教學任務,能夠使小學生主動參與學習。在教育素質(zhì)的不斷改革下,教師應該根據(jù)教材為出發(fā)點,培養(yǎng)小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本文通過分析自導式教學下培養(yǎng)小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所面臨的問題以及探究自導式教學模式下培養(yǎng)小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策略展開論述。
一、提供學生充分的自主預習時間
如果學生對于教師講授的內(nèi)容不及時復習就會遺忘知識點。另一方面,學生缺乏對于課外書籍的閱讀興趣,不利于小學生語文素質(zhì)的提升,達不到理想的教學效果。教師提供學生充分的預習時間,幫助學生對教學內(nèi)容有更深入地了解,在教師教授過程中也不會跟不上教師的思路。自主預習可以使小學生更好的掌握學習內(nèi)容。在課堂上將學生被動收獲知識轉(zhuǎn)化為主動。如果直接講解課文,學生很難理解,教師教授的知識也不容易消化,學生通過預習就會知道哪方面不理解,聽取課程也會有動力。使學生緊跟教師步伐,提高課堂效果。比如,在《一只窩囊的大老虎》的教學中,教師給予學生獨立自主預習的時間,邊讀課文邊思考為什么是一只窩囊的大老虎?大老虎有什么特點?讓同學們帶著問題去讀課文,在教師講授過程中,使學生能夠更加深刻地理解文章內(nèi)容,更迅速掌握知識。語文科目需要小學生拓展教材內(nèi)容,學習教材以外的知識,不應該只局限于課本,對于寫作方面多積累好詞好句應用到作文中。此外,更需要小學生多閱讀課外書籍,開闊小學生視野的同時擴寬小學生的知識面。部分學生對于教師布置的作業(yè)不加思考就拿起手機抄寫,或者抄寫同班同學的作業(yè),這樣就不會達到教學效果。教師布置的作業(yè)是對本課內(nèi)容進行的復習,幫助學生消化知識。
二、營造良好的課堂氣氛,調(diào)動小學生自主學習積極性
教無定法,貴在得法,不論選用什么樣的課堂導入方式,都需要教師擁有敏銳的眼光、靈活的思維,把握課堂教學節(jié)奏以及體會學生在導入環(huán)節(jié)中心理、認知能力的變換狀態(tài)。只有這樣,才能讓成功的課堂導入推動教學進程,讓學生建立學習的興趣,達到理想的教學狀態(tài),從而實現(xiàn)“先聲奪人”的目的如果課堂氣氛過于凝重,學生不敢于發(fā)表自身的想法,很容易使學生分散注意力。在課堂中教師不僅要將知識傳授給同學們,更要和同學們加強課堂互動,鍛煉小學生積極提出問題的能力。教師過于嚴肅會導致學習氣氛凝重,導致學生上課容易分散注意力。教師在講授課程中多與學生進行互動,使學生達到輕松的狀態(tài)投入到學習中,從而達到小學生能夠自主學習的目的。比如,在《掌聲》的教學中,學習本課之前教師帶動學生自主預習,通過讀課文了解文章內(nèi)容,標題掌聲指的是什么?是什么樣的掌聲?不認識的詞語可以尋求同桌的幫助。然后教師帶領同學們學習本課詞語,讓同學們充分掌握,教師在講課文過程中向同學們提問,英子去講臺之前和之后的生活有什么不同,讓同學們積極討論,活躍課堂氣氛。最后,教師講完課可以布置課后作業(yè),文章中并沒有寫出英子講的故事,你認為她會怎樣講呢?讓同學們寫出來,可以發(fā)掘?qū)W生們的想象力,開闊學生思維。小學生對于語文科目的認識薄弱,不懂得語文科目的重要性。從另一個角度來看,隨著教育體制的不斷完善,自主學習的培養(yǎng)越來越關鍵。但是由于小學生學習自控力比較差,不能保證小學生自身留出一定時間對課本的內(nèi)容有了解。另一方面,部分教師只是為了完成教學任務,在課堂上單一的講解知識,過于注重課本知識的講解這樣會導致學生可能在分散注意力,學生也不能完全對于教師講授的內(nèi)容完全消化,也會導致學生失去對于語文科目的學習興趣。
綜上所述,自導式教學模式能夠提高教學效率,使語文課堂氣氛活躍積極,培養(yǎng)小學生自主學習能力,需要學生和教師共同努力、共同配合。教師在課堂上與學生加強互動,鍛煉小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思維能力。另一方面,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需要學生適應,也需要教師有足夠的耐心去指導,從而提高小學生自身素質(zhì)全面健康發(fā)展。
參考文獻:
[1]宋慶花. 部編版小學語文自讀課文教學策略淺析[J]. 品位經(jīng)典,2020,(10):169-170.
[2]張紅霞. 小學語文自輔教學中的“五要素組合”課堂模式[J]. 科學咨詢(科技·管理),2017,(06):107.
[3]于傳穎. 切莫冷落小學語文自讀課本[J]. 華夏教師,2016,(1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