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當前,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由于學生在基礎能力、學習態(tài)度、學習特點等方面存在一定差異,一般常規(guī)的教學方法難免無法兼顧不同學生的具體情況,對此,教師可以采取分層教學法來解決這一難題,保證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學好物理學科,從而改善學生們的整體學習情況,并縮小學生之間學習成績的差距。文章通過分析分層教學的含義及采取分層教學的原則,從而探索分層教學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關鍵詞:初中物理;分層教學;應用策略
隨著我國新課改的不斷推進,要求教師在開展教學時應該以人為本,越來越重視對每一位學生的個性了解與發(fā)展。因為學生作為一個獨立的個體存在,在任何一門學科教學中都要求滿足每個學生的發(fā)展,所以,教師在進行初中物理教學時應從本班學生的具體情況出發(fā),針對學生學習情況的差異,利用分層教學促進個體學生得到有效的發(fā)展,采取分層教學符合新課改的教育理念,體現(xiàn)了以人為本、因材施教的原則,是初中物理教學中一種新的發(fā)展趨勢,能夠有效滿足學生個體對學習的需要。在初中物理教學中采取所謂的分層教學,主要是教師在開展實際教學時根據(jù)學生自身在物理學科各方面的學習差異,制定不同層次的教學計劃與目標,實行同班同學分層教學,分層次開展學生的學習活動,使學生分層達到教學標準,旨在有效促進學生共同發(fā)展、提高學生物理學習成績的教學策略。
一、 分層教學的含義及采取分層教學的原則
(一)分層教學的含義
初中物理教師如何做好分層教學,最關鍵的一點就是需要我們明白分層教學的內(nèi)在含義,教師在充分了解了分層教學的含義基礎之上,再采取一些方式開展分層教學。所謂的分層教學,簡單來說就是把學生劃分成不同層次進行有區(qū)別的教學,使每個層次的學生都能夠得到進步,分層教學又稱分組教學,它以學生自身的知識儲備、認知水平及能力等因素作為劃分標準,其最大的優(yōu)點在于不同學生都能夠在他們原有基礎上有所發(fā)展。將分層教學應用到物理學科中,無非就是要求教師在了解班級絕大部分學生所掌握的現(xiàn)有物理知識基礎水平的情況下,根據(jù)學生之間存在的學習差異以及他們的自身性格特征,將學生分成若干小組,根據(jù)不同情況制定教學計劃,主要是對學生進行有目的、有針對性的教學。
(二)分層教學的原則
第一,尊重學生個體差異,采取因材施教原則。學生的個體差異性告訴我們應該充分尊重人在發(fā)展過程中的不平衡性與差異性,這也要求教師要用發(fā)展的眼光對待學生,相信每一位學生都有發(fā)展的潛力,通過因材施教以及采取分層教學促進學生不斷發(fā)展。處于初中階段的學生,其身心發(fā)展正處于一種不斷成長的狀態(tài),在此過程中學生之間存在較大的差異性,這種差異性體現(xiàn)在學生的學習情況、性格特征、興趣愛好等方面。總而言之,教師尊重學生之間的差異性才能發(fā)揮分層教學的作用,使得分層教學真正為學生的發(fā)展服務。
第二,尊重學生的發(fā)展規(guī)律,采取循序漸進的原則。教師在開展分層教學時需要注意的一點是要尊重學生的發(fā)展規(guī)律,教學過程中不能搞“一刀切”,要用一分為二的眼光看待學生,立足于學生自身的實際情況,采取循序漸進的原則制定教學目標以及開展教學活動。即對不同層次的學生進行針對性教學,采取循序漸進的原則,制定不同層次的教學計劃,逐漸提高每個層次的標準,使每個層次的學生都能夠取得一定的收獲與進步,逐漸縮小學生的整體認識水平以及每個層次之間的差距,促進學生以穩(wěn)定的步伐、遞進的方式發(fā)展,最終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
二、 在初中物理教學中采取分層教學的有效策略
(一)對教學對象進行分層
學生是教師教學過程中的主要對象,因此,教師在初中物理學科中實施分層教學法時需要對教學對象進行研究,即了解當前學生掌握物理知識的基本情況,定位整個班級學生的物理知識水平,調(diào)查分析學生的日常學習狀態(tài)、學習能力等等。具體應該從學生學習的客觀實際情況出發(fā),結(jié)合同學的學習成績、學習興趣、需求及能力等因素進行分層,同時開展物理教學必須要面向全體學生進行科學合理的分層,要充分考慮學生的基本學習狀況。例如,教師在開展分層教學前可以先對學生進行一至三次的模擬考試,通過對學生三次的考試情況及平時的學習成績進行細致分析,并將學生劃分為基礎組、中等組與發(fā)展組三個層次,基礎組學生主要是學習底子薄弱,需要逐漸夯實他們的物理基礎知識;中等組學生主要是有一定的物理知識儲備和解題技巧,但不能獨立解決一些較難的題目;發(fā)展組的學生學習底子好、基礎扎實,他們本身具有進一步發(fā)展的條件。把學生分成不同水平的層次組,能夠符合學生們自身的實際情況,便于分層教學法下一步的推行。
(二)設計分層的教學目標
初中物理教師在將學生劃分為不同層次的基礎之上,可以進行下一步的分層教學措施,即根據(jù)初中物理課程的內(nèi)容,結(jié)合不同層次學生的具體情況制定相應的教學計劃。除此之外,教師有必要了解當前物理學科教學大綱的要求,其目的在于教師在開展分層教學時能夠不偏離學科大綱的要求,從而結(jié)合物理教學大綱的要求給不同的學生制定不同層次的教學目標。因此,教師在實施分層教學過程中需要給學生制定不同層次的要求,讓不同水平的學生都能夠達到一定的教學目標,以此來保證學生在分層教學中的發(fā)展。例如,在給初三年級的學生講解電學知識時,采取分層教學法開展課堂教學,對于基礎組的學生主要考查他們對相關物理知識概念的理解,掌握串聯(lián)與并聯(lián)等物理術語的含義;對于中等組的學生則可以對他們進行實際案例題目的訓練,加強他們對電學知識的應用與消化;而對于發(fā)展組的學生可以讓他們思考解答一些具有困惑性的物理難題,積極拓展他們的物理思維能力,豐富他們的思考方式與解題技巧。
(三)對學生進行分層訓練
分層訓練是初中物理教師在開展分層教學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教師對學生采取分層訓練有助于提高分層教學的效果,同時通過對學生進行分層訓練能夠起到一個鞏固學生物理知識的作用,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夠得到有效訓練。因此,物理教師需要制定科學合理的鞏固訓練計劃,設計不同難度的物理題型在課堂中及時訓練學生,能夠切實解決現(xiàn)實中由于學習水平不同產(chǎn)生的“差生吃不了”“優(yōu)生吃不飽”等問題,可以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情況,使他們都能充分體驗到學習物理的樂趣,從而提高學生對物理學科知識的求知欲望。
例如,在學習九年級物理《電功率》這一章節(jié)之后,可以在課堂上開展分層訓練,設計較低要求的題目為:電燈泡上所標示的“
220V”“55W”所表示的含義是什么;額定功率與額定電壓是指用電器在什么時候的電壓等等,目的是讓學習基礎差的學生掌握這些基本電功率概念。對于基礎較好的中等學生,教師可以讓學生了解怎么計算電功率,可設計題目如電燈泡兩端電壓均為220V,15分鐘消耗電能為3.4×110J時,問通過該電燈泡的電流、電功率及燈絲電阻分別為多少,以此加強對中等生的強化訓練。對于那些優(yōu)等生教師可以給他們布置比較難的作業(yè),可以讓學生根據(jù)所示的物理圖表信息進行分析,從而完成相應的具有較大難度系數(shù)的物理作業(yè),使這一部分學生的物理思維得到有效啟發(fā)。
(四)對學生進行分層評價
以往教師總是采取統(tǒng)一的成績分數(shù)標準來評價一個學生,這種“唯分數(shù)論”的觀點實際上是不科學的,它過于單一的判斷了一個學生的好與差,這種觀點其實應該摒棄的,它不利于素質(zhì)教育下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尤其是對于一些學困生來說,他們的學習成績不夠優(yōu)秀,很難得到老師的夸獎與肯定,不利于建立他們在學習上的自信心。由于評價主體和評價對象都具有多元性,我們對學生的評價也應該是多元化的,不能以統(tǒng)一的標準對學生進行評價,而是要結(jié)合實際情況對學生進行分層評價。因此,教師在初中物理學科中開展分層教學時,應該從多方面、多角度去評價學生,根據(jù)實際情況以不同的標準對學生進行客觀的評價。例如,根據(jù)實際情況制定一個班級物理綜合排名表,其中主要涉及學生的考試成績、平時成績、學習態(tài)度、進步幅度等方面,每個方面都占據(jù)一定的比例,這樣就可以從各個方面評價學生的學習情況,定義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是否有所進步,同時也給大部分學生創(chuàng)造了展現(xiàn)自我的機會,有利于提高學生們的積極性與主動性,增加他們學習物理知識的自信心。
綜上所述,分層教學法的實施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則,教師應該掌握其定義以及相關的要求積極開展分層教學活動,因為分層教學法順應了新時代素質(zhì)教育發(fā)展的理念,是提高學生整體學習水平、加強教育教學的有效手段。初中物理教師應該積極探索分層教學法的應用策略,從各個方面利用分層教學提高學生們的物理學習水平。本人的具體操作是可以在開展物理教學之前對學生學習情況進行摸底,然后對教學對象進行分層,制定不同層次的教學目標,并且需要注重對學生的分層訓練與評價,通過以上幾個方面促進分層教學的實施,以此來保證每個學生都能夠在分層教學過程中得到收獲并有所提高,從而達到分層教學的最佳效果。
參考文獻:
[1]馬飛.淺析初中物理教學中分層教學法的應用策略[J].課程教育研究:外語學法教法研究,2019(8):231.
[2]周兆鋒.關于初中物理教育教學中實施分層教學的探究與思考[J].新課程:教育學術,2019(10):142-143.
[3]路傳麗.關于初中物理教學中實施分層教學的探究與思考[J].課程教育研究:外語學法教法研究,2017(14):289-290.
[4]高房鴻.分層教學法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對策探究[J].中學課程輔導:教學研究,2020,14(12):105.
[5]金美芳,祝恒江,諸學鴻.以科研促教學推動新課程理念的貫徹和實施:談“運用信息技術構(gòu)建創(chuàng)新型物理課堂教學模式”的設計思想[J].物理教學探討:中教版,2014,22(12):7-8.
[6]李泉泉,趙琴.現(xiàn)代信息技術在初中物理分層教學中應用的實踐研究[J].中學課程輔導:教學研究,2016,10(26):59.
作者簡介:司國輝,甘肅省白銀市,會寧縣柴家門鎮(zhèn)雞兒咀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