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作為世界上詞匯量最大的語言之一,英語中存在著大量的近義詞,傳統(tǒng)的詞匯辨析一般依賴于權威的英語大詞典,如牛津,朗文,柯林斯等,但學習者并不能通過詞典來尋找到他們所需要的某些詞之間的細微差別。而語料庫的出現(xiàn),則使研究者們在辨析近義詞時有了大量真實發(fā)生的語料為支撐,也為他們提供了一套極為科學有效的分析工具。本文則將借助COCA語料庫辨析具有“限制”一義的三個詞:confine,restrict和restrain,通過檢索這組近義詞在COCA語料庫中的使用情況,從詞頻分布、顯著搭配詞、在語域中的搭配特征等方面來分析他們的異同,為英語學習者提供借鑒,進而提高英語學習者利用真實語料對近義詞的辨析能力。
【關鍵詞】COCA語料庫;近義詞;搭配;辨析
【作者簡介】盧明遠(2001.01-),男,漢族,安徽人,巢湖學院外國語學院,本科在讀,研究方向:英語語言學。
一、引言
隨著英語的不斷發(fā)展,大量的借詞、隱喻與轉喻、升格與降格等原因使得英語中出現(xiàn)了大量的近義詞。據(jù)統(tǒng)計,英語語言中同義詞 、 近義詞的數(shù)量約占總詞匯量的 60 %以上 (賀曉東,2003,它們通過詞形、詞義、結構或用法等方方面面的相同或相近構成了龐大的英語詞匯體系,而如何正確地辨析這些近義詞之間的細微差距,從而更加確切地使用這些詞,使用成了英語外語學習者(EFL)甚至是本族語學習者面臨的一大難題。突破了這一重要環(huán)節(jié),也就突破了提高英語閱讀寫作以及口語交際等技能的關鍵。
值得慶幸的是,語料庫語言學的興起與發(fā)展為詞匯研究開辟了新的視角,同時也為近義詞辨析提供了新的方法和依據(jù)。機讀語料庫因其語料真實豐富、覆蓋不同文體語域、反映語言全貌、易于檢索分析等根本優(yōu)勢,在很大程度上彌補了過去英語詞匯辨析因為語言材料不夠充分而多依賴主觀自省的不足,使詞語辨析開始從傳統(tǒng)的直覺經驗方法轉向基于科學實驗、定量統(tǒng)計和定性分析的方法。
美國當代英語語料庫(Corpus of Contemporary American English,簡稱COCA)是目前最大的免費英語語料庫,也是第一個大型的語料平衡的美國英語語料庫。該語料庫由美國楊百翰大學的Mark Davies教授主持創(chuàng)立并于2008年正式上線。此語料庫包含超過10億單詞的文本(1990-2019年每年2500多萬單詞),來自八個類型:口語、小說、流行雜志、報紙、學術文本、電視和電影字幕(2020年3月更新)、博客和其他網頁。本文以美國當代語料庫COCA為基礎,研究confine,restrict和restrain在詞頻、在語域中的使用、搭配和語義韻等方面的異同,幫助英語學習者提高近義詞的辨析能力,以便更加正確地使用近義詞。
二、COCA語料庫的檢索結果與分析
1.詞頻分布。COCA中的精確數(shù)據(jù)表明,confine、restrict和restrain在發(fā)生頻率上有著顯而易見的差異。根據(jù)表1可知,restrict是三個詞中最經常使用的單詞,使用頻率高達6178次,遠高于restrain的2624次,幾乎是confine使用頻率4.5倍。而對比restrain和confine,前者的使用頻率也接近于后者的兩倍。
2.不同語域中詞頻分布差異。語域(Register)是語言使用的場合或領域的總稱。其概念最早由Raid于1956年提出,后由英國語言學家韓禮德(M. A. K. Halliday)等人將其完善,而他將語域定義為,語言變體可以按照使用的情況劃分為語域。語域是人們在實際的語言活動中,出于交際的需要,或因其所從事的職業(yè)和興趣相異,抑或因其話語發(fā)生的情景、說話的對象、地點和話題的不同而產生的一種言語變體,體現(xiàn)語言中的不同語體風格、用語格調等。同義詞由于其內在意義的差異,在不同的語域中往往會呈現(xiàn)出不同的分布特征,所以統(tǒng)計它們不同語域中的頻率差異,有助于將它們區(qū)分開來。
從COCA檢索所得的每百萬詞的顯示頻率(表2)來看,我們可以得出以下結論:confine、restrain和restrict三詞在不同語域中的使用偏向也有一定區(qū)別。首先,confine一詞比較傾向于書面語,從表2來看,它在學術寫作中的出現(xiàn)頻率最高,而在電視和電影、小說和口語中出現(xiàn)的頻率極低,但因其出現(xiàn)的總頻率不及后兩個詞,僅憑表2來判斷得出的結果參考意義不大,具體我們會在后文詳細論述。然后是restrict一詞,除了小說和電影電視,它的使用頻率都要高于另外兩個詞,另外,雖然不及confine在口語中的使用頻率之低,但它也主要用于書面語。再者是restrain,從表2可以很明顯地看到,它并沒有如以上所述兩個單詞那樣傾向于某幾個語域,而是在八個語域相對均勻地分布。最后,由于三個詞出現(xiàn)的總頻率相差甚遠,restrict不管是在口語還是正式寫作中的使用,也遠高于confine和restrain。
由此可見,傳統(tǒng)的借助詞典的近義詞辨析方法僅僅依靠基本釋義、語法結構和一些簡單的例句是遠遠不夠的。而借助語料庫的科學實踐,讓學習者對近義詞的辯證理解上升到了理性的層次,實現(xiàn)了哲學上所講的二次飛躍,也為他們今后在不同場合正確使用這些詞起到了很好的指導作用。
3.同義詞的搭配行為特征。在此部分,筆者首先在COCA在線語料庫的collocates功能下分別以confine、restrict和restrain為節(jié)點詞,不限制搭配詞類,在跨距為±3的范圍內提取搭配詞,利用 MI值來測量搭配詞與節(jié)點詞之間的顯著搭配程度,筆者此處設置 MI≥3。此后人工剔除不符合要求的部分數(shù)據(jù),進而概括分析檢索出的顯著搭配詞(選自頻率排名前20的顯著搭配詞)。
(1)confine在COCA中的搭配詞。從表3顯示的數(shù)據(jù)可以分析得出,節(jié)點詞confine在COCA中的顯著搭配詞大致可以分為以下不同語義組:
反身代詞:themselves、myself、itself、ourselves、himself、yourself等,情態(tài)動詞:must、shall等,表示空間范圍或范圍限制的詞:narrow、within、quarters等,人的行為活動類:discussion、attention、comments、activities、search、remarks、efforts、analysis等。這里尤其要注意的是,confine + oneself+ to do something的使用頻率極高,而且confine與反身代詞的顯著搭配占據(jù)了榜上的前六。另外,我們還可以看出,confine主要是“限制”人的 “評論”“討論”“分析”等一些語言活動還有“限制”一些活動的范圍,且多為抽象的詞。
因此,confine與反身代詞、范圍限制的詞以及人的主觀活動類單詞的搭配是最頻繁也是最地道的,這給了我們學習者很大的借鑒,以避免將confine一詞的使用范圍擴大或者產生錯誤的受母語影響的搭配。
(2)restrain在COCA中的搭配詞。首先,表4的數(shù)據(jù)顯示,restrain和confine共享部分搭配詞項。如反身代詞myself、himself、themselves、ourselves、yourself等,但restrain還多了反身代詞herself以及人稱代詞him。其次,restrain還和表示企圖、嘗試、努力的詞trying、tried、try、attempt、efforts等構成顯著搭配。還可分為政治經濟類單詞:government、spending、growth、costs,形容詞、副詞able(能夠)、unable(不能夠)、physically(身體上的)等。
由此可以看出,盡管restrain和confine共享不少詞項,但兩者的差異還是很大的,restrain一詞很明顯更加適用于描述政治經濟類的單詞,與其搭配較為顯著。且與人的主觀努力類動詞和名詞的搭配也很地道,這兩點便構成了它和confine的最大不同。
(3)restrict在COCA中的搭配詞。從表5可以得出,restrict一詞的顯著搭配詞可以分為:社會運動或熱點類詞:rights、laws、freedom、abortion、speech、movement等;人的生存和發(fā)展類詞:access、use、ability、efforts等;還有表示程度或深度的further、severely等。
在這次檢索中,restrain的搭配詞又體現(xiàn)出與前面兩詞截然不同的特征,它在一些社會熱點話題上,如“自由”“權利”“墮胎”“法律”等問題上,搭配的頻率更高,其次是人的生存與發(fā)展類:“機會”“能力”“努力”等,和restrain的兩大搭配詞類也沒有太多的交集。
至此,我們可以大膽地得出結論,學習者們在想表達“限制”人的“討論”“評論”等活動以及范圍時,可以直接選擇高搭配頻率的confine,而在表示“限制”政府的“支出”“花費”,經濟的增長等,可以使用restrain,而涉及社會熱點話題“自由”“權利”和“墮胎”等以及人的生存發(fā)展類單詞,則可以毫不猶豫地轉向restrict一詞。這樣,不僅更符合英語本族語者的取詞心理,也符合他們在實際語言交際和寫作中的搭配特征。
三、結語及啟示
本文借助COCA語料庫,使用了基于語料庫同義詞辨析的一般方法(張繼東,劉萍,2005),借助大量真實的語料證明了confine、restrain和restrict三詞的不可替換性,也細致分析了他們的異同和用法區(qū)別。研究還證明了語料庫輔助學習在詞匯語義和用法學習中的可靠性,通過本文,以期今后教師們能夠在課堂上實施語料庫教學,也提倡學生能獨立操作和使用語料庫工具。
參考文獻:
[1]Effendi Is AmaliaR, LalitaS A. “Are Synonyms Always Synonymous? A Corpus-assisted Approach to Announce, Declare, and State.”[J]. ASIAN TEFL Journal of Language Teaching and Applied Linguistics, 2020,(1):1-20.
[2]張繼東,劉萍.基于語料庫同義詞辨析的一般方法[J].解放軍外國語學院學報,2005(6):53-56+100.
[3]潘璠,馮躍進.基于語料庫的同義詞差異性特征調查[J].山東外語教學,2000(4):8-12.
[4]桂詩春,楊惠中.中國學習者英語語料庫[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3.
[5]孟貞.基于語料庫的英語同義短語搭配行為研究——以depend on、rely on和count on為例[J].現(xiàn)代交際,2020(21):8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