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現(xiàn)如今,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入推進,小學各學科教師都在不斷摸索新的教學方式,其中數(shù)學課堂教學中應用的分層教學法便是一種很好的教學方式。本文分析了在小學數(shù)學教學中應用分層教學法的作用,闡述了在當前教學環(huán)境下采用分層教學法需要注意的問題,并提出了提升分層教學法應用成效的具體措施。
【關鍵詞】小學;數(shù)學教學;分層教學法
中圖分類號:G623.5? ? ? 文獻標識碼:A? ? ? 文章編號:0493-2099(2021)12-0013-02
【Abstract】Nowadays, with the in-depth advancement of the new curriculum reform, teachers of various subjects in primary schools are constantly exploring new teaching methods. Among them, the hierarchical teaching method is a good teaching method in mathematics classroom teaching. 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effect of applying the layered teaching method in primary school mathematics teaching, expounds the problems that need to be paid attention to in the current teaching environment, and proposes specific measures to improve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layered teaching method.
【Keywords】Primary school; Mathematics teaching;Hierarchical teaching method
小學時期的學生正處于培養(yǎng)學習興趣、提升學習能力的起始階段,但由于受學生本身的性格與家庭環(huán)境以及接受知識能力等方面的差異性的影響,造成了學生的各自學習水平高低不一。尤其是相比其他科目而言,數(shù)學課程更抽象乏味,教師若是不采取有效措施遏制這一現(xiàn)象,學生在數(shù)學學習上的兩極分化將會愈加嚴重。現(xiàn)如今的教育仍屬于統(tǒng)一教學的模式,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忽略了學生各階段成長過程中出現(xiàn)的問題,因此導致部分學生沒能學好數(shù)學知識,甚至出現(xiàn)厭學情緒,學習成績不盡如人意。課程標準在教學方面提倡堅持因材施教原則,每個學生都是獨立的個體,有鮮明的個性,提倡教學要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fā),要能夠堅持以學生為本的原則。所以,教師應該有針對性地合理運用分層教學法,幫扶學習有困難的學生提升能力,針對學習成績較好的學生,進一步發(fā)掘其學習潛力,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使他們可以輕松地接受新的知識,確保全班學生都可以共同進步,為以后學習奠定基礎。而且使用分層教學法,也可以讓教師進一步加深教學體會,積累教學經驗,提升教學水平。
一、分層教學法具體的含義以及在數(shù)學教學中的應用優(yōu)勢分析
(一)分層法的含義
分層教學法簡單來說便是教師對學生群體進行劃分,因材施教。這其中涉及教師的劃分標準,即合理劃分一個班的學生的依據和為各層次的學生制定合適的教學任務以及相應的成果評價標準。從目前教學出現(xiàn)的問題上觀察可以知道,劃分層次的依據主要會從學生的學習興趣、個人性格、學習能力等方面做出準確的綜合評判分析,然后再考慮各個學生對以往學習知識的掌握水平做出科學合理的層次劃分。通過以上的種種原因分析,面向學生之間的差異性,再制定出相應的教學目標,配以合適的教學方法,針對性地解決學生學習時面臨的問題,給學生提供合理科學的指導建議,從而促使全班學生都可以很好地掌握所學知識,實現(xiàn)教學質量的有效提升。
(二)小學數(shù)學教學中使用分層教學法的優(yōu)勢
各門學科都有各自的特點,單就數(shù)學而言,其具有很強的邏輯抽象性。恰巧小學時期的學生普遍處于思維與心智正在開發(fā)的時候,數(shù)學需要學生具備一定的邏輯思維才可很好地學習與分析問題。當然,數(shù)學教學的深度也不是一蹴而就的,從學生接觸基本的計算,然后循序漸進地加深難度,逐漸培養(yǎng)學生邏輯思維以及鍛煉學生處理和分析數(shù)學問題的能力。但是在這個過程中,因種種原因,學生很容易在數(shù)學這門課上達不到某一個學期的學習目標。因此關于數(shù)學教學,教師需要依據學生的實際情況綜合考慮教學方式,分層法便可以有效解決學生學習水平不均衡的問題以及加深對學生具體情況的了解,從而解決傳統(tǒng)的統(tǒng)一教學法忽視學生個性塑造的問題。
二、在小學數(shù)學教學中使用分層教學法的策略分析
(一)依據實際情況對學生進行科學分層
對學生進行分層教學,需要先理清楚分層環(huán)節(jié)面臨的一系列問題,分層教學不是簡單粗暴地將學生分為三六九等,分為優(yōu)生、中等生、學困生,然后對他們區(qū)別對待,單純依靠成績進行劃分并不能很好地應對復雜的教學任務,無法為以后展開的教學工作提供有力的支撐,并且一招不慎很可能會傷及學生的自尊心。為了在新時代全新的教育環(huán)境下,學生能夠自然輕松地學習數(shù)學知識,教師需要準確把握學生面臨的情況,正確使用分層教學法,針對學生群體的特點,對學生進行合理的分組。分層的主要依據可以概括為學生自我學習能力、性格特點、智力高低、數(shù)學成績四個主要方面,教師在依據此標準分層時,需要注意評判結果僅限教師自己清楚,避免讓學生敏感。在具體分層前教師需要與學生有足夠的交流,保證對學生情況的充分認知,簡要地可以分成甲乙丙三層,即為將數(shù)學知識掌握水平較高、個人學習能力較強的學生劃分為甲層;從整體情況觀察,學生成績一般或者學習成績忽高忽低未能保持穩(wěn)定的學生可劃分為乙層;將一些基礎知識掌握不扎實、學習能力普通的學生劃分為丙層。在進行三方面劃分時,還需要考慮到一些學生學習能力是較強的,但因受某些原因的影響所表現(xiàn)出的學習情況較弱,如學習不在狀態(tài)即通俗來講學生比較貪玩,主要注意力并未放在學習上面的一些學生;又如性格比較內向,比較喜歡獨自處理問題,在無法解決有些超出能力的問題時,不愿意及時尋求教師的幫助,導致學習陷入困頓的學生等。諸如此類的學生需要教師悉心教導,制定針對性的教學方案,不可一概歸咎于學生自身學習能力本就較弱上。從整體實施分層教學法來看,教師需要保持與各層次學生的交流,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及時發(fā)現(xiàn)學生出現(xiàn)的新問題,給予學生必要的幫助。
(二)依據各層次學生的特點制定相應的教學方案
數(shù)學學科需要學生具備一定的邏輯思維能力,能夠抽象地思考一些數(shù)學問題。學生在實際學習數(shù)學知識時往往會因各種原因出現(xiàn)數(shù)學學習水平參差不齊的現(xiàn)象,因此就單從個人學習能力或者個人性格特點來講,教師要根據這一層次學生的特點制定相應的學習目標,滿足學生各自的學習需要,提升教學效率,確保每一名學生都可以靈活地掌握數(shù)學知識。本著數(shù)學水平較弱的學生不掉隊,提升自己的數(shù)學素養(yǎng),而較好的學生可以更進一步拓寬數(shù)學視野,提升數(shù)學邏輯思維能力的目標,教師要在各層次學生中做出合理的教學方案,切實落實分層教學理念,為每一名學生的發(fā)展提供沃土。在具體的教學方案設計時要緊扣教學大綱,如在教授“表內乘法”相關知識點時,要依據各個層次學生的特點規(guī)劃方案,就丙層學生而言,教師要讓學生從最基礎的知識開始學起,從基本的概念然后再到教師有意識地讓學生在加法的基礎上總結表內乘法的計算方法,一步步引導學生學習表內乘法;對于乙層的學生而言,教學方案相對要復雜一些,需要教師了解清楚該層次學生已經掌握了不錯的基礎知識后,再布置一些內容較為復雜的問題作業(yè)、更具難度的乘法知識,并時刻關注學生的學習動態(tài),確保學習后可以獨自解決課程內容的絕大部分問題;而甲層的學生,教師關注點需要放在學生發(fā)展的全面性以及整體性,要根據學生目前學習過程中反饋出來的問題加以解決,并且引導學生自主探索更具難度的數(shù)學內容。從整體把控上,教師要引導每一名學生總結出自我學習時摸索出的學習方式,并建議分享給同學。
綜上所述,分層教學需要緊扣新課改要求,教師在落實分層教學法時需要講究靈活性,因人而異,因材施教,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目的是讓教學活動貼合學生實際學習情況。如此一來,學生才可以在學習能力、智力發(fā)展、素質提升等各方面得到較好的發(fā)展。
參考文獻:
[1]邵金晟.分層教學法在小學數(shù)學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名師在線,2019(26).
作者簡介:歐雙雁(1969.04-) ,女,漢族,吉林省吉林人,本科,高級教師,研究方向:小學數(shù)學教學。
(責任編輯? 袁? 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