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麗美
【摘要】隨著時代的快速發(fā)展,國家越來越重視教育,國家積極采取措施落實推進新課改教學政策,同時把領先的教育理念引入教學中,極大地提高了小學生的素質.在小學教育課程體系中,對于小學數學這個比較重要的科目,學校積極采取措施以改變陳舊的教學理念與手法,同時以核心素養(yǎng)為核心開展小學數學教學,尤其針對低年級學生,教師還積極采取措施來提高其運算能力.本文從三個方面闡述了在核心素養(yǎng)下,如何培養(yǎng)低年級小學生的數學運算能力,并對此提出了切實可行的教學策略.
【關鍵詞】核心素養(yǎng);小學數學;低年級;運算能力;培養(yǎng)策略
就小學數學這門學科而言,其具有自己的核心素養(yǎng),這里主要涉及六個方面:數學抽象;邏輯推理;數學建模;數學運算;直觀想象;數據分析等.這說明,在小學階段開展數學核心素養(yǎng)尤為關鍵,能夠極大地提高小學生的數學運算能力,而這種能力既為小學生必備的數學能力,也為數學核心素養(yǎng)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一、核心素養(yǎng)下培養(yǎng)低年級小學生數學運算能力的教學意義
根據《全日制義務教育小學數學課程新標準》可知:學校在開展小學數學這門課程的時候不應該目光短淺,也就是說,不能僅僅為了考試成績,為了升學而開展.這就需要學校樹立以培養(yǎng)核心素養(yǎng)為核心的教學目標,同時積極采取措施來提高低年級小學生的學習能力,尤其是數學運算能力,使學生的數學學習綜合能力得到全面提升,最終提高小學數學教學質量.這就表明,基于核心素養(yǎng),學校采取措施提高低年級小學生的數學運算能力尤為關鍵.對于低年級小學生而言,要想更深入地探索與學習數學,需要具備一定的運算能力,這也是前提條件.而這種能力是小學階段學生需要具備的一種數學學習能力,也是小學數學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重要組成部分.學校只有樹立以核心素養(yǎng)為核心的教學目標,才能有效地使用多樣化的教學方法來提高低年級小學生的數學運算能力,同時更加全面地發(fā)展小學生綜合素養(yǎng),使小學數學教育不斷向前發(fā)展.
二、目前在小學數學運算教學過程中存在的教學問題
1.思維定式嚴重
從小學生的學習與運算來看,大多數小學生均習慣結合教材范例完成教師布置的作業(yè),或按照教師所教授的方法來完成,但從其運算方式來看,不夠靈活,且十分固定,從學生的思維模式來看,也十分單一.這就說明,大部分小學生不能全面深入地理解數學知識,久而久之,會導致學生的運算能力不高,做題的準確率比較低,即便學生自己做題存在錯誤也發(fā)現不了.再有,學生若經常使用這種套用、照搬的運算方式,會嚴重影響學生智力的發(fā)展,更不用提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這就說明,教師應該積極培養(yǎng)學生的邏輯思維、分析能力,以及探索能力,這在數學教學的整個過程中是十分重要的一個環(huán)節(jié),所以教師應該積極采取措施徹底打破學生的思維定式,不斷提高小學數學教學水平.
2.感知記憶疏漏
就低年級階段的小學生而言,由于其年齡較小,不能全面地認識事物,尤其這個階段的學生在觀察與思考時,不能清晰地認識事物,他們往往依據模糊的印象及概括的分析方式來進行計算,這就導致學生獲得的結果不夠精確,從學生的具體運算過程來看,大部分學生可能存在如下情況:不能正確使用公式來進行計算或不能全面理解題目,使學生計算的效率和準確性受到影響.除此之外,低年級小學生的認知能力較弱,不容易記憶事物,久而久之,錯漏的情況會經常出現.
3.學習態(tài)度消極
從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來看,低年級的學生因年齡小,具有活潑好動的特點,這樣一來,低年級學生很難長時間集中精力完成學習.尤其目前大部分小學數學教師在課堂教學整個過程中采取單一的教學方法,使課堂變得越來越枯燥,導致學生沒有濃厚的興趣來學習數學.再有,大部分教師僅為了提升學生的卷面成績而努力,而沒有給予足夠的重視來培養(yǎng)學生的運算能力及思維能力等.久而久之,會導致學生不能積極主動地進行學習,且缺少技巧性,使學生難以快速提升自己的數學核心素養(yǎng),具體包括如下幾個方面:其一,對于小學數學這門課程而言,目前受到以往教育理念與應試教育的影響,教師存在一些問題,諸如,過分關注學生的考試成績,在教學中沒有積極采取措施來培養(yǎng)小學生的數學運算能力,最終導致小學生的數學學習效率越來越低.其二,大部分小學數學教師在培養(yǎng)學生的運算能力時,沒有給予學生必要的引導,即學生沒有將數學運算融入自己的實際生活中,這樣一來,小學生僅僅學會了數學運算,而不能靈活使用學過的知識來解決實際生活中的數學問題.其三,在培養(yǎng)小學生數學運算能力的教學中,學生的主體地位并沒有凸顯出來,教師所使用的教學手法與教學內容也沒有接近學生的實際,極大地影響了教學效率,同時難以培養(yǎng)小學生的數學運算能力.
三、核心素養(yǎng)下培養(yǎng)低年級小學生數學運算能力的教學策略
1.轉變理念,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
基于核心素養(yǎng),教師要想培養(yǎng)低年級小學生的數學運算能力,首要任務是學校積極采取措施轉變教學理念.同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以學生為核心開展教學,積極采取措施培養(yǎng)學生的數學運算能力,而這需要從教學設計開始抓起,使其具有針對性,使課堂的教學效率越來越高.以教學“100以內的加法和減法(一)”這一課為例,小學數學教師在教學此部分內容時可以以“50+40=?”為例,讓學生明白5個十加上4個十等于9個十,即50+40=90.通過這種方式,使學生以最快的速度完成100以內的整數加法的計算.在這一過程中,學生可以獲得一定的數學運算技巧,最終高效地完成運算,同時學生的數學運算思維方式也得以改善,最終使低年級小學生的數學運算能力得以培養(yǎng).
2.強化練習,豐富學生的運算方法
伴隨現代教育的發(fā)展,學校越來越重視學生學習方法和技巧的培養(yǎng),徹底改變了以往只重視題海戰(zhàn)術的教育教學方式.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將數學知識與學生的生活實際聯(lián)系起來,尤其是將生活中的運算案例引入課堂讓學生更加有效地進行學習.以“小數的加減法”教學為例,教師可以為學生創(chuàng)設模擬購物場景,比如,商品選擇一些文具,并把商品的價格標示出來.教師要求學生在購買商品后自己計算總價.假設學生買了一支筆與兩本筆記本.筆的標價是2.5元,筆記本的標價是12.5元,在求總價時,學生可以用兩種方法進行計算:其一,2.5+12.5+12.5;其二,2.5+ 12.5×2.教師在學生列出兩種算式后,可引導學生對兩種方法計算的結果進行對比,最終培養(yǎng)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和應用能力.
3.運算分析,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習慣
不好的解題行為習慣也是導致學生在計算方面出現失誤的主要因素,包括:字跡書寫得過于潦草,有時候會將3寫成5;小數的加法位數存在不對齊的現象;數字抄寫錯誤等.作為教師,需要在平時的教學工作中,逐步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書寫能力,還需要培養(yǎng)學生的審題能力.上述是筆者對于如何培育學生運算能力的一些觀點,便于今后小學數學教學工作者參考.
在運算方面,很多學生會由于分析不充分,導致出現計算上的失誤.針對此問題,教師需要幫助學生逐步養(yǎng)成良好的數學分析行為習慣.第一,學生需要認真審題,確定本題要求什么,并抓住題目中的關鍵詞語.第二,學生要做好“校對”工作,針對解題的過程及思路,進行核對,保證在這個過程中不會出現任何的錯誤.第三,學生要養(yǎng)成做完試題進行驗算的習慣.倘若出現兩種計算方法所得出的結果不一樣的情況,就要重新進行計算,并且找到出現錯誤的原因.在整個計算的過程中,教師的作用是引導和輔助,以減少學生遇到瓶頸,不能向前的情況.
4.及時反饋,重視題目的整理反思
學生對待錯題的態(tài)度,可以幫助學生彌補存在的不足,也為下一次的作答累積經驗,使以后再遇到類似的問題時,不再犯相同的錯誤.因此,對錯題進行反思和歸納,構建個人的錯題集,是非常必要的.此外,對待作答正確的題目,也不能夠馬虎,一是,它極有可能是通過偶然的因素才做正確的,并非我們真正地掌握了知識點;二是,對已經作答正確的題目,也需要進行反思,以便找尋更為便捷的方法進行計算.比如“四年級的學生做好事,一班做了43件好事,二班做了34件好事,三班比一、二班做的總數少了24件.求三班做了多少件好事.”當學生在進行計算的時候,極易列出這樣的算式“(43+34)-24=53”,其結果是正確的,若在計算時能夠采取去括號處理,優(yōu)先計算34- 24,則會使計算更加方便、快捷.
結 論
綜上所述,基于核心素養(yǎng),對于低年級的小學生進行數學運算能力的培養(yǎng),不僅符合新課程改革的要求,而且是學生進行長久發(fā)展的一個最好的路徑.
【參考文獻】
[1]康玉華.淺談小學低年級學生數學學習興趣的培養(yǎng)[C]//國家教師科研專項基金科研成果,2018.
[2]姚洪東.小學數學教學對學生計算能力的培養(yǎng)策略探究[J].才智,2018(09).
[3]張玉翠.小學數學低年級計算能力的培養(yǎng)策略分析[J].考試周刊,2020(81):105-106.
[4]魏志雄.培養(yǎng)小學低年級數學計算能力的有效策略[J].新課程,2020(34).
[5]周波.淺析小學數學教學中如何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J].數學學習與研究,20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