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順
編者按
議論文是一種論說類文體,其主要目的是使對方信服并且采取某種行動。一般來說,規(guī)范的議論文,論點、論據、論證應該是合乎要求的,論證的思路要清晰,并且注重語言情境(比如演講稿、發(fā)言稿等具有較強論說性的文體要求)。下面以一篇議論文為例,重點從語言情境、行文邏輯兩方面探討議論文的寫作技巧。
文題呈現
閱讀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材料一:1914年圣誕節(jié),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的法國戰(zhàn)場上出現了奇異的一幕:戰(zhàn)線兩側的同盟國和協約國士兵不約而同地放下武器,爬出戰(zhàn)壕,走到曾經的“無人區(qū)”慶祝節(jié)日,交換禮品。這就是著名的“圣誕節(jié)停戰(zhàn)”。人性的光芒終未被殘酷的戰(zhàn)爭所掩埋。
材料二:2007年,科特迪瓦內戰(zhàn)頻仍。足球明星德羅巴提議將3月的非洲杯預選賽放在叛軍首都布爾凱舉行,并邀請了200名政府軍前往觀戰(zhàn),還送給叛軍領袖一雙印著“為了和平而團結”的球鞋。這是內戰(zhàn)爆發(fā)以來雙方首次沒有敵意的見面,最終科特迪瓦5球大勝,大家共同歡呼。足球竟成為了化解戰(zhàn)爭的和平使者。
材料三:和平與發(fā)展是時代主題,也是不可抗拒的歷史潮流。面對人類面臨的挑戰(zhàn),世界各國應該加強團結而不是制造隔閡、推進合作而不是挑起沖突,攜手共建人類命運共同體,造福世界各國人民。
——習近平在2020年11月12日的《第三屆巴黎和平論壇致辭》
校團委計劃舉辦一個“祈愿世界和平”的主題團會,請你圍繞上述材料,結合你的感受和思考寫一篇發(fā)言稿。
要求:不要脫離材料內容及含意的范圍寫作;選好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題目;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少于800字。
妙文品評
和平的光芒——主題團會發(fā)言稿
鄭藝恒
敬愛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開頭的稱呼語、問候,注意到發(fā)言稿的行文格式,這是本文注重語言情境、根據文體特征行文的體現。】
和平是人類社會永恒的主題?!鹃_門見山,直接點明文章的論述重點】在和平光芒的照射下,戰(zhàn)場上的士兵可以停戰(zhàn)共祝節(jié)日,對立的雙方可以坐在一起觀看足球賽,人們一直在追尋和平的光芒。
為了現在的幸福生活,為了未來的生活更加美好,我們需要和平?!究偫ā昂推降囊饬x”,以一個中心句為依托,逐步展開論證】托爾斯泰在《十二月的塞瓦斯托波爾》中說過:“戰(zhàn)爭的形象是流血、痛苦和死亡?!薄疽猛袪査固┑脑?,形象生動地說明了戰(zhàn)爭的殘酷性】戰(zhàn)爭帶來的只有苦難,經歷過戰(zhàn)爭的人們更加渴望和平。我們了解過充滿苦難的戰(zhàn)爭歷史,所以我們祈愿世界和平。納卡沖突、美國暴亂……這些都在提醒我們和平依然未完全到來。所以,我們要為了實現全世界的幸福去追求和平。暴力沖突僅是我們面臨的全球性問題之一,氣候變暖、環(huán)境惡化、傳染病毒、經濟復蘇……這些問題需要全球的合作。此外,發(fā)展人工智能、探索未知宇宙等目標的實現也需要各國的合作。正如墨子所言“天下兼相愛則治,交相惡則亂”,只有“天下”這個大家和平了,人們才能更好地合作,更好地為了未來而奮斗。我們的和平將為子孫后代帶來財富?!颈径味嗵幰?,揭示和平背后的重大意義?!?/p>
追尋和平的光芒,需要付出實際行動,更需要每個人的努力?!娟U述怎樣才能帶來和平】促進和平需要契機,一個圣誕節(jié)、一場球賽都為實現和平帶來可能,而這些契機需要我們去尋找、去把握,甚至去創(chuàng)造。“在任何一個偉大的信仰和傳統(tǒng)中,人們都可以找到寬容和相互諒解的價值觀。”聯合國前秘書長安南的話語提醒我們要以寬容諒解的態(tài)度與他人相處?!敬颂幰谜f明了追求和平應該有的態(tài)度,為下文的具體闡述鋪墊】而在有了追求和平的態(tài)度后,我們需要的是行動。新中國建立之初,我國便確定了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之后相繼提出和平共處五項原則、求同存異方針、人類命運共同體思想。作為新時代的中國青年,我們要繼承發(fā)揚前輩的和平精神,為世界和平貢獻中國力量。愛因斯坦是家喻戶曉的科學家,但他也是個追求和平的斗士。他多次致函羅斯福要求禁用原子武器。他晚年也一直為和平事業(yè)奔走,他讓我們知道:任何地位、任何職業(yè)、任何年齡的人都可以為和平而奮斗。和平盛世是大家共享的,需要每個人的參與和奮斗?!颈径蔚囊眉笆吕母攀鲎匀毁N切,從國內、國際等多個維度闡述“為和平而奮斗”的觀點。】
新冠疫情下,各國的攜手共進讓我們看到了團結的力量、和平的偉大,救援物資上的“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兩鄉(xiāng)”帶給我們溫暖,而我們要把這份溫暖通過和平的光芒傳遞到世界的每一個角落。讓我們一起祈愿世界和平。【“讓我們一起祈愿世界和平”這句話及結尾的落款都注意到了文體的特征,進行了倡導,符合發(fā)言稿的語體要求。】
我的發(fā)言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作者系黑龍江省哈爾濱市德強高中學生】
學生點評
點評一:
“和平的光芒”這個題目生動、貼切,不僅通過關鍵詞展現了文章論述的重點,還運用一定的修辭手法對題目進行了適當“包裝”——“光芒”,既闡述了意義,又提出了期望。
點評二:
我們知道,發(fā)言稿的開頭可以直奔主題,開門見山;可以提出問題,發(fā)人深思;可以引經據典,鼓動情緒。但最忌諱的開頭是“沒有開頭”,東一句西一句,不知道在說些什么,本文注意到了,一開頭便直奔主題,強調“和平是人類社會永恒的主題”。
點評三:
如果說“開頭”是發(fā)言稿這座大廈的廳堂,那么“結構”就是大廈的整體面貌了。采用什么樣的結構,是依據文章的需要來決定的。本文從是什么、為什么、怎么做等方面闡述了“和平”的意義,環(huán)環(huán)相扣,邏輯清晰。
點評四:
作者努力靠近現實,沒有架空論述。我們知道,“和平”是離我們很近的一個詞語,想要追求和平,首先每個人應該有和平的意識,這一點是非常重要的。
教師點評
這篇發(fā)言稿由“和平”的意義切入,從為什么需要和平以及怎樣才能獲得和平等角度深入闡述,材料充實,結構嚴謹,且注意到了發(fā)言稿的語體色彩。幾位同學分別從擬題、結構、語言、現實意義等方面談了看法,對發(fā)言稿性質的議論文有了足夠的認識,非??少F。議論文不難寫,但要想寫出符合語體色彩的議論文就需要進一步思考了,這篇文章值得學習、借鑒。
教師提純
這是一篇注意到了語言情境化的佳作,有哪些值得借鑒的地方呢?
1.語言情境化
發(fā)言稿是需要直面聽眾的,這一點與書面交流有很大不同。我們經常說,詩文朗誦要“朗朗上口”,“朗朗”形容聲音清晰響亮,“朗朗上口”是說誦讀詩文時聲音響亮順口,現在常用來指文辭通俗、便于口誦。這很好地說明了發(fā)言稿應該具備的重要特點——讀起來易懂、順口。本文無論是開頭的稱呼,還是結尾的呼告,或是在行文過程中多次出現的“我們”,都注意到了這個要求。
2.句式多樣化
一篇好的發(fā)言稿,句式要靈活多樣,比如要綜合運用排比句式、長短句式、遞進句式等。不選擇生僻拗口、晦澀難懂的詞語,避免人為設置聽覺上的障礙。本文多個排比短語及長短句的綜合使用為文章增添了色彩。
3.行文邏輯清晰化
這篇發(fā)言稿采用的是層進式結構,圍繞和平這個中心,從“是什么、為什么、怎么辦”等角度進行了論述,結構嚴謹,思路清晰,邏輯鮮明。此外,本文的結尾也很有力量。本文結尾通過引用詩句,展現希望,為這篇發(fā)言稿增色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