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陽秋蘭
【摘要】口語交際能力對一個人的學習、生活質量和事業(yè)的發(fā)展都有著重要的作用。角色扮演非常符合適合當前口語交際教學的需要。本文結合實例,就指導與準備階段、演練與合作階段、扮演與學習階段、評價與討論階段和改進與鞏固階段等五個教學步驟,介紹角色扮演教學法的過程,以更好地實現學生應用角色扮演的方式進行口語交際訓練,促進口語交際能力的提高。
【關鍵詞】角色扮演;小學高年級;口語交際
《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提出,重視在語文課堂教學中培養(yǎng)口語交際的能力,鼓勵學生在各科教學活動以及日常生活中鍛煉口語交際能力。當今社會,人際溝通交往日益頻繁,應用越來越廣泛??谡Z交際能力對一個人的學習、生活質量和事業(yè)的發(fā)展都有著重要的作用。由此可見,口語交際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點。在實際教學中,口語交際更是一個難點。根據小學高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他們開始對某些事情有自己獨到的想法,對表演也特別感興趣,因此,借助情景表演、現身說法、身份互換等方式代入某一角色進行扮演的親身體驗活動過程——角色扮演,非常符合適合當前的口語交際教學需要。
本文就統編版六年級上冊口語交際話題《意見不同怎么辦》為例,談談筆者結合文本話題,如何讓學生應用角色扮演的方式進行口語交際訓練,促進口語交際能力提高。
一、指導“入戲”
課堂是教學活動的主要陣地,而學生是課堂的主人,教師必須把握好課堂,讓學生學有所得。一次成功的口語交際課從指導學生“入戲”開始。教師圍本次口語交際目標和內容,在適當的時候給予適當的示范和指導,起到引領方向的作用。
上課伊始,課件出示:
過年了,大伯(環(huán)保局工作人員)、小叔(環(huán)衛(wèi)工人)、姑姑(眼科醫(yī)生)、爸爸(消防員)、媽媽(鞭炮廠工人)和我(普通市民)都到爺爺家拜年。聽著屋外聲聲爆竹響,大家討論起了春節(jié)到底該不該燃放煙花爆竹的話題,可是,大家的意見產生了分歧。
這是該次口語交際文本中的第一個事例內容,只是為了讓學生更有角色意識,把事例改編成情境模式。本次口語交際的目標是:認真傾聽,準確把握觀點,協商時態(tài)度平和,表達想法要以理服人?;谶@一學習目標,在教學中筆者先揭示主題,然后進行基本方法的指導和布置角色分配。
師:大家在討論什么問題?出現了什么情況?
生:大家討論起了春節(jié)到底該不該燃放煙花爆竹的話題。結果,大家的意見不一樣。
師:沒錯!今天的口語交際課話題是——請你支持我。在這節(jié)課上,我們要學會一樣本領---學會說服別人支持你!
師:想一想,情境中大家對于“春節(jié)該不該燃放煙花爆竹”這個問題都會有自己的想法。當大家的意見不一樣時,該怎么辦呢?(指名回答)
生:我們要學會協商。
師:“協商“就是共同商量以便取得一致的意見。對于這一情境,我們怎么樣才能做到”協商“?
生:尊重他人,認真傾聽,正確理解別人的意思。(板書:準確把握觀點)
生:想表達自己觀點的時候,把話講清楚,做到有理有據。(板書:以理服人)
生:跟別人討論問題的時候,不急不躁,尊重是前提。(板書:態(tài)度平和)
師:既然大家都會說了,下面,請同學們在小組內分角色,領取各自的角色后,先從你的角色身份出發(fā),組織自己的觀點,以便等會兒交流。
以上設計,先讓學生知道對同一個問題產生不同的意見該怎么辦,然后指導學生初步認識本次口語交際基本要求等相關知識,最后以學習小組為單位進行角色布置,分別扮演情境中的人物。學生們可根據角色的特點選擇角色,并代入角色和詮釋角色。在指導與準備階段,重點是給學生布置角色,學生領取角色后帶著任務去體驗角色。在這一階段,教師是主導者,既要給學生自由詮釋的空間,又要給學生把握著前進的方向,防止學生的活動流于形式或者偏離任務要求。
二、組內“排戲”
所謂“排戲”,就是讓學生根據角色和情境進行模擬練習,以便熟練掌握習得的方法和技能。就題目給出的情境,學生在小組內進行初步的練習,在練習中熟悉流程,找出自己需要改進的地方。學生在小組內演練時,教師巡視,指導學生在陳述自己的觀點時聲音洪亮、自信大方,必要時可以加上動作和表情等肢體語言輔助自己的表達,讓自己的表達更清晰,也讓傾聽者更能入情入境。所以,此時教師的角色儼然成了組織者和調控者,既要在一旁細心觀察,認真傾聽,詳加指導,又要時刻注意給“偏離航道的小船”指明方向,以實現教學目的,達到預期效果。
“排戲”還是學生自主學習,孰能生巧的過程。學生如何把控所在角色的語氣、態(tài)度等,都必須積極投入進去,得反復演練。學生討論時所說的話,都是他們經過反復思考和琢磨的,并在練習的過程中精益求精。有了充分的準備,學生走上臺去展示時自然就更加自信大方。
三、傾情“演戲”
這是學生展示學習成果,檢驗教師的指導和自己的學習否達到預期效果的階段。在這個過程中,扮演角色學生進入角色情境,用恰當的語言和態(tài)度去處理話題內容引出的問題和矛盾,應對臨場的突發(fā)情況。各小組的展示可謂百花齊放,異彩紛呈。如:
我(普通市民):過年啦過年啦,祝各位身體健康,一切順順利利哈!哇,現在外面鞭炮聲連連不斷,多熱鬧呀,超有過年的感覺,媽媽,今晚咱們家買點煙花來放放唄。
媽媽(環(huán)衛(wèi)工人):放鞭炮確實能增加喜慶氣氛,但是,鞭炮也不可避免地帶來了很多安全隱患,我們平時也看到不少例子,同時,放鞭炮容易對環(huán)境造成污染,那些鞭炮屑極難打掃。
我(普通市民):雖然放煙花有危險,我們注意安全就行了嘛,過年還是需要放放煙花爆竹來喜慶喜慶的呀。姑姑,你說呢?
姑姑(眼科醫(yī)生):每年春節(jié)階段,我們眼科工作量都大大增加,其中,由于燃放煙花爆竹而導致眼睛受傷的案例確實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