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倩
摘 要:隨著經(jīng)濟全球化的推進,英語在日常生活及國際交流中的重要性日益凸顯。立足高中英語課堂,教師要引領學生積極思考、表達和交流,推動學生英語演講能力不斷發(fā)展。從核心素養(yǎng)層面引領學生突破英語學習單純背誦的問題,讓學生從英語演講的過程中學會學習、思辨、延伸和有感情地表達,提升學生學習自信,推動學生英語綜合能力不斷發(fā)展。
關鍵詞:高中生;英語演講;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對策
新版英語課程標準將英語課程的目標從“綜合語言運用能力”上升到了“學科核心素養(yǎng)”層面,這不僅肯定了英語在學生學習、成長中的重要價值,而且要求英語教學要能夠從單純的答題向綜合運用、靈活輸出、有效比較、提煉歸納逐步邁進。針對學生在英語學習的過程中重視語言知識和語法結構,忽視個性表達的問題,教師必須給予學生足夠的實踐空間,使英語學科的人文性價值可以得到有力彰顯。
一、核心素養(yǎng)視域下高中生英語演講能力培養(yǎng)的多元意義
隨著新高考改革的深度推進,當前英語考試中對學生綜合能力的考查越來越全面。尤其是作文寫作環(huán)節(jié),將閱讀與表達有機整合在一起,是學生自我能力展示的一個重要途徑。
在高中英語教學中,教師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演講能力。首先,演講是學生個人口才的一個重要展示平臺。在演講的過程中,學生需要有準確的發(fā)音、流暢的語感以及良好的斷句和溝通意識,這是發(fā)展學生語言能力、提升學生思維品質、深度激活學生學習欲望的一條重要途徑。其次,演講本身也是學生心智和才華的一次重要較量。演講的過程中,學生不只需要把語言流暢、優(yōu)美地表現(xiàn)出來,還需要靈活地應變。尤其是一些即興演講類題目,需要以學生深厚的人文積淀做基礎,推動學生進行比較和提煉。這是提升學生思辨能力、培養(yǎng)學生自信心的重要手段。另外,英語演講過程可以將聽、說、讀、寫有機結合在一起,為學生實踐創(chuàng)造更多機會,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二、高中生英語演講能力培養(yǎng)的積極對策
1.創(chuàng)造良好的外部環(huán)境,提升學生適應心理
在英語學習的過程中,很多學生停留于傳統(tǒng)的答題層面,對英語演講的認知不足。這就導致很多學生在英語演講初期有較強的抵觸心理,尤其是一些基礎相對薄弱的學生,在英語演講的過程中會缺乏自信,不敢表達。
在演講教學的初期,教師要對學生的學習心態(tài)進行有效了解,并通過適宜的外部引導,使學生建立對英語演講的認同感。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技術的運用、任務引導、模型演練等多種方式讓學生做好充分的準備,使他們有效了解英語演講的一些技巧。教學初期,可以從教材上的文本入手,讓學生通過有感情朗誦的方式熟悉文本,并通過3分鐘演講的方式,讓學生輪流到臺前展示。在學生朗讀的過程中,教師要對他們的語音、語調、停頓、節(jié)奏感、音量等提出明確的表達要求,并肯定學生演講中的一些精彩表現(xiàn),為學生能力的進一步發(fā)展奠定基礎。
2.成立演講學習小組,鼓勵學生相互交流
在英語演講教學落實的過程中,教師一對一指導所能覆蓋的面有限。為更好地為學生提供練習空間,指引學生學習和進步,教師可以將學生分成不同的演講學習小組。每5~6人一個小組,制定具體的演講規(guī)則,讓學生之間有效交流,并評選出組長、小組長、評論員等。對每個同學的演講表現(xiàn)都要從多個層面細致、有效地評價,讓學生在演講和聆聽的過程中更好地學習和提升。在演講練習的過程中,教師要指引學生逐步提升思維深度、表達流暢度等。先在小組內部進行有效的演練,接著讓學生到臺前開口表達。在每一單元學習的過程中,教師都要結合閱讀(Reading)、任務(Task)和項目(Project)讓學生進行演講,并在小組內部分配學習任務,讓每個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嘗試演講,對主題進行有層次的敘述,幫助學生對專題內容進行深度理解。
3.舉辦英語演講秀,提升學生臨場應變能力
學生英語演講能力的發(fā)展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為了更好地對學生落實有效的演講評價,督促學生學習提升,在每個月或每學期末,以班級為單位,要舉辦一次小型的英語演講秀,讓學生將該學期內演講過的所有主題有效匯總,并選出相對優(yōu)秀的一個主題到臺前為其他同學即興表演。在學生個人表演的基礎上,教師可以再給出一個新主題,讓學生嘗試即興演講,提升學生臨場應變能力。通過梳理、演講和評價,使學生綜合能力不斷發(fā)展。
總之,在高中英語演講教學落實的過程中,教師要給予學生足夠的空間,讓學生嘗試和完善,以學生之間的學習交流、臨場應變鍛煉學生的心理素質。同時,教師要為他們提供方法指導,通過學習、實踐、反思、調整推動學生演講能力獲得更好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