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云霞
◆摘? 要:閱讀教學和學生的綜合語文素養(yǎng)的提升息息相關,可以說檢驗學生的語文水平如何,最關鍵的就是看學生的閱讀綜合能力好不好。正因為閱讀教學如此重要,所以對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的研究就成為本文的主旨所在。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策略
提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質量和成效,教師要以學生為著眼點,結合閱讀教學的目標任務和語文課本教材,把傳統(tǒng)教學和現(xiàn)代教學,課堂教學和課外教學進行有機結合,給學生充分的自主閱讀機會和時間,促使學生在豐富多元的閱讀課堂中感受到閱讀的魅力。此外教師還要努力提升自身的閱讀素養(yǎng),通過自身閱讀魅力給學生樹立榜樣,鞭策學生,激勵學生。筆者依據新時代和新課改下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任務,結合自己的教學經驗,期望從如下幾點進行閱讀教學有效性的提升:
一、變革閱讀教學理念,激發(fā)閱讀教學樂趣
小學生由于語言基礎不足,審美素養(yǎng)不夠,使得他們在閱讀中往往存在一些畏難心理,閱讀流于形式,對課文的理解不深,對主題的把握也存在問題,面對學生對閱讀教學的認知態(tài)度,教師有必要走出傳統(tǒng)保守教學思維,較少對學生的不合理要求諸如強制學生閱讀和背誦等,要和學生建立平等關系,懂得從小學生的閱讀心理出發(fā),營造氛圍濃厚的閱讀環(huán)境。比如在閱讀《小蝌蚪找媽媽》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使之把青蛙,鯉魚,烏龜以及小蝌蚪急于找到自己的媽媽的熱盼心情通過朗讀和肢體表演的形式表達出來,這樣一種形式,可以把學生的閱讀興趣調動起來。再比如教師可以把游戲引入到閱讀教學中,當閱讀故事情節(jié)較為曲折的課文的時候,為了激發(fā)學生的閱讀好奇心,教師可以在多媒體上故意把一些段落蓋住,讓學生通過想象猜出蓋住的文字可能會講述的情節(jié),在歡樂的猜謎游戲中,看看誰猜的最準,最后教師把蓋住的段落打開,讓學生們從課文的描述中獲得更新奇同時也更深刻的閱讀體驗。
二、創(chuàng)新新穎閱讀形式,提升閱讀教學質量
閱讀教學形式豐富,但是傳統(tǒng)閱讀課堂上教師的教學思維較為保守局限,重講解輕閱讀,重主導輕引導,重灌輸輕啟迪,重成績輕素養(yǎng),導致閱讀氛圍不濃,閱讀深度不夠。隨著閱讀教學的深入推進,教師要不斷變化新的閱讀形式。比如可以采取讀寫結合的辦法,從課文內容中選取一些優(yōu)美語句讓學生進行仿寫或者改寫,在習作中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課文的語言美,思想美,藝術美,提升學生的閱讀鑒賞能力。再比如教師可以開展群文閱讀,就是把相同主題或者特色的文章放在一起讓學生閱讀。舉例來說,比如在閱讀《草船借箭》的時候,為了幫助學生更加全面的認識諸葛亮這個人物,教師還可以結合《三國演義》給學生提供一些閱讀素材,比如空城計,比如舌戰(zhàn)群儒,比如揮淚斬馬謖等,讓諸葛亮在學生的心中形象豐滿立體起來。
三、關注學生閱讀情況,糾正學生不良閱讀習慣
閱讀教學就是幫助學生養(yǎng)成正確的閱讀習慣。很多小學生在閱讀中往往是讀了后面忘了前面,對此,教師就可以讓學生們養(yǎng)成邊閱讀邊記筆記的好習慣,加深對課文內容的記憶。再比如有的學生的閱讀往往囫圇吞棗,閱讀的挺快,就是閱讀完被教師一問就露出了馬腳,故事情節(jié)沒理清,主題思想不知道,遇到了哪些生字生詞也稀里糊涂,對于這樣較為浮躁的學生,教師就要引導學生切忌急躁,要心平氣和,踏踏實實地閱讀,注重閱讀的成效,對于生詞生字,教師要引導學生養(yǎng)成勤查字典詞典的好習慣,不要見了生詞生字就跳過去,而是要主動解決,不留死角,這樣才能保障對文章的充分理解,不至于因為對生詞生字的含義不了解而影響到閱讀的深度。
四、樹立聯(lián)動教學意識,積極推進課外閱讀
保障閱讀教學的有效性,需要開辟第二課堂,通過引導學生課外閱讀,提升學生的語言基礎,拓展學生的生活視野,鍛煉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教師要開辟讀書角,引導學生在課間進行自由閱讀,在課堂上給學生創(chuàng)造交流的機會,圍繞故事人物和情節(jié)鼓勵學生大膽表達。此外教師還可以利用節(jié)假日時間和學生進行視頻連線,向學生推薦自己看過的優(yōu)秀讀物,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課外閱讀教學不僅僅是對課堂閱讀教學的補充,更是一種不可或缺的教學形式,事實上僅僅依靠課文幾篇文章的閱讀,學生的閱讀水平是難以得到顯著的改善的。有創(chuàng)新思維的教師還可以舉辦一些課外閱讀競賽,以童話繪本為閱讀素材,讓學生講故事,說感想,可以是個人之間的比賽,也可以是小組之間的比賽,通過設置一些獎項,使學生養(yǎng)成閱讀課外書的好習慣。
五、夯實自身閱讀素養(yǎng),引導學生向善向美
語文是一門人文學科,教師是閱讀教學的引領者,其自身的閱讀素養(yǎng)夠不夠,直接關系到學生的閱讀成效。因此新時代的小學語文教師一定要努力提升自身的閱讀量,用名家經典文學陶冶自己的精神品位,涵養(yǎng)自己的人文品質,給學生樹立一個思想崇高,道德高尚,樂觀積極,真誠待人的榜樣,這樣才能在閱讀教學中感染學生,鞭策學生,潛移默化地對學生造成正向的引導。如今很多教師的閱讀習慣較為碎片化,常??匆恍┕娞栁恼?,博客文章,這些行為習慣不利于語言審美能力的提升,必須要下力氣閱讀古往今來經過時間檢驗的優(yōu)秀書籍和文字,持之以恒,才能在閱讀教學中駕輕就熟。
六、結束語
閱讀教學有效性的提升不能一蹴而就,如今的小學生普遍的閱讀素養(yǎng)不深,這就需要教師要付出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才可能收到良好的教學成效。隨著語文新課改教學目標的落實以及語文核心素養(yǎng)理念的貫徹實施,相信閱讀教學的重要價值一定會更加凸顯,學生自身閱讀素養(yǎng)的提升也會面臨更多的可能和機會。
參考文獻
[1]王永明.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讀寫結合教學模式的應用研究[J].語文教學通訊·D刊(學術刊),2020(06):53-54.
[2]金旭英.小學語文有效教學的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