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金妹
◆摘? 要: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一定要加強學生的寫作能力培養(yǎng),它是語文教學的重要內容之一,寫作作為小學語文學習必須掌握的技能之一,是小學階段語文學習的重點和難點,是學生文學思維能力和語文學習能力的外在輸出。作文先導式的寫作教學策略能夠使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提升、良好學習習慣的養(yǎng)成以及掌握必備的寫作技能和技巧。本文主要分析小學語文作文先導式教學模式的重要意義,并闡述了如何不斷進行小學生語文作文先導式教學模式的創(chuàng)新探索與運用來促使學生寫作能力的培養(yǎng)和提升,希望能為相關教育部門提供一些參考意義,從而不斷促進小學語文教學質量的綜合發(fā)展,進一步促進我國教育事業(yè)的發(fā)展。
◆關鍵詞:小學語文;“作文先導式”;教學模式;運用;方法探究
目前,我國的小學語文寫作教學中還存在著很多的問題和不足,教學效果和質量不容樂觀。對以往的資料和文獻進行了深入的分析研究之后,發(fā)現(xiàn)當前我國小學語文寫作教學中教師缺乏在寫作方面的指導,沒有進行專門系統(tǒng)的訓練,只是作為課外強化訓練來進行,沒有關注到學生思維能力、文章的組織結構以及文章分析能力等方面的提升和鍛煉,導致語文寫作水平提不上去。而作文先導式的教學模式剛好能彌補這一缺陷,是學生在寫作中獲得更好的學習感受、體驗,激發(fā)寫作熱情,培養(yǎng)他們的自主學習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1小學語文“作文先導式”教學模式的重要意義
寫作是學生鍛煉表達能力以及篇章組織結構分析能力的基礎,是形成語文核心素養(yǎng)的重要組成部分,而且新課標明確指出,教師要不斷拓寬學生的知識面和文學素養(yǎng),通過寫作來提高學生對文學作品內容、語句,甚至是文章所附有的思想情感進行充分的掌握和理解,不斷積累語文核心素養(yǎng),鍛煉學生將所學知識進行外化,才能賦予寫出來的語句、文章以自己獨特的見解、思想情感,對于提高學生的文學素養(yǎng)是非常關鍵的。
對于小學階段的學生而言,由于思維活躍且想象力豐富發(fā)散,是進行作文先導式教學的關鍵時期,在此階段學生的學習。接受能力都是最強的時期,習慣養(yǎng)成相對容易,與此同時該階段也是寫作習慣、能力培養(yǎng)和提升的關鍵時期。作文先導式教學模式能夠全面培養(yǎng)和提升小學生語言表達能力,加強知識積累、拓展知識范圍,通過多元化課堂模式以及活動來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自主學習行為習慣,感受全新的寫作體驗,激發(fā)學生勇于進行表達展示,將語文素養(yǎng)通過文字表達出來,最大程度彰顯出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yǎng)。因此老師應當提高對學生的要求,注重培養(yǎng)學生能夠學會自己獨立的思考探究,在實踐活動中提升對世界,對社會,對自身的認知,鍛煉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以及創(chuàng)造力,且能夠將自己的理解和想法勇敢的表達出來,在進行寫作的時候就可以轉化成具有自身特點的理解,還能豐富學生的知識面,擴展個人發(fā)展空間,確保語文教學整體質量水平能有著明顯提升。
2小學語文作文先導式教學模式的應用策略
2.1積極開展活動引導學生
作文先導式的教學模式是一種以引導為主,講授為輔的新型寫作教學方式,它的有效開展可以促進學生在良好的自我體驗和感受中形成自主學習能力和習慣,而且通過豐富多彩的開放式活動來進行教學能夠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以自身的親身體驗來幫助進行語文的學習和寫作。和傳統(tǒng)填鴨式的教學模式相比,作文先導式教學模式教師可以通過一些內涵豐富且有深刻意義的教學資料結合起來,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寫作資源,整合網絡平臺上的海量信息,利用先進的多媒體技術以圖片、文字、視頻、音頻等多元化的方式來給學生展示一堂豐富多彩、生動形象、有畫面的寫作教學。這種直觀形象的教學模式能夠開發(fā)學生的發(fā)散性思維以及創(chuàng)造力、想象力,對學生進行寫作能力的提高是極為有幫助的。例如可以選取語文教材中《集市與超市》一篇來進行寫作范文教學,先讓學生在課下收集相關的信息圖片資料,基本掌握集市與超市等購物場所的區(qū)別與相似之處,然后再以《我的購物經歷》為題引導學生結合自己的購物經歷詳細的溝通交流一下自己的購物情景,在此過程中讓他們學會能準確詳細的介紹物品的大小、形狀以及特點等,并交代清楚購物時的時間、地點、環(huán)境以及發(fā)生的小插曲等一系列事件。以這種開放式的教學方式能夠使學生的寫作靈感更加豐富,為寫作的順序提供了一個大致的結構和輪廓,而且也能夠提高寫作的效率和質量,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以及想象力。
2.2加強小組互動,共同解決問題
體驗和探究是作文先導式教學模式的一大特征,教師可以在教學活動中通過積極的開展小組互動交流來提高作文先導式教學效果的提升,使他們逐步的養(yǎng)成自主學習習慣和意識,激發(fā)自身的創(chuàng)造力以及想象力,變身為課堂的主體,在小組活動互動交流中不斷的提出疑問再解決問題,逐步解決自身存在的不足以及探索發(fā)現(xiàn)問題的能力。例如在小學語文課文《海上日出》一課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結合課文內容來討論日出時的景象,用自己的話描述一下,然后再挑選一個天氣晴朗的早晨外出讓學生觀察日出前、日出時、日出后的不同景象,用自己的理解和語言描述出來,小組間交流分享,然后再觀察有云時候日出時的景象。基本掌握以時間為順序來描寫景物的方法和技巧,之后再讓他們觀察課文中描寫的景象和自身實際觀察到的景象是否一致?有什么不一樣?然后在小組間交流溝通并提出疑問。在此過程中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以及文字功底能夠在潛移默化中得到提升,而且小組間的互動交流也能夠加強學生之間的團結合作意識以及溝通表達能力。
2.3加強課外閱讀和練習鞏固寫作技能
課堂上的教學只是讓學生掌握基本知識以及寫作技巧的基礎,還需要教師在課堂之外引導學生加強寫作練習,通過推薦他們進行經典文學作品的閱讀以及寫讀后感、日記等方式來加強學生的知識面以及眼界,也為寫作積累了更多的素材和靈感。課外閱讀是學生提升眼界以及文學素養(yǎng)的最好方式之一,而寫讀后感、日記的方式是將學生平時的所見所聞表達出來的一種有效方式,兩者結合起來能夠提高學生對于文學作品的理解和感悟,激發(fā)他們的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從而逐步的提升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yǎng)以及寫作水平。
3結語
綜上所述,寫作是提升學生語文核心素養(yǎng)以及語言表達能力的重要途徑,而作文先導式能夠有效地幫助學生提升自身的寫作水平,教師應該積極地開展作文先導式教學方式來引導學生親身體驗感受,形成自主學習能力以及創(chuàng)造性的思維,激發(fā)他們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才能切實的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寫作能力。
參考文獻
[1]杜慶節(jié),劉開普,王相寶.小學語文“作文先導式”教學模式探索[J].教研視點,2017(07):18+28.
[2]趙世普.小學語文“作文先導式”教學模式的應用策略研究[J].閱讀寫作,2019(46):92+93.
[3]肖菁敏.“作文先導式”教學模式在小學語文課堂中的應用[J].課程與教學,2018(03):5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