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華國
◆摘? 要:德育管理是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是塑造學生思想價值觀的前提,在新時代背景下,如何采取有效策略優(yōu)化班級管理、提高德育教育的有效性,促進學生身心的健康發(fā)展,已成為小學班主任和教師面臨的主要問題。因此,班主任應該充分意識到德育管理的重要性,秉持“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既實現(xiàn)學生的立德樹品,也要夯實班級管理體系,通過德育規(guī)范學生日常行為、養(yǎng)成自覺學習習慣,為學生身心健康成長奠基。
◆關鍵詞:小學;德育管理;問題;策略創(chuàng)新
小學階段是塑造學生思想的關鍵時期,德育教育作為引領學生思想開悟、塑造其價值觀、規(guī)范學生行為及強化班級管理的重要手段,如何有效開展德育工作,加強學生的日常生活和學習管理,全方位實現(xiàn)育人育德,構建出高質量的德育管理體系,已成為小學班主任面臨的主要問題。
一、小學德育管理的必要性分析
德育管理是約束學生行為的靈魂,是規(guī)范學生的重要手段。要想培養(yǎng)出綜合素質高的人才,就需要加大德育教育的力度,利用德育教育營造出良好的班級氛圍,然后無形中給學生傳遞正確的價值觀,讓學生具備自我約束、自我調(diào)節(jié)的能力,有了德育作為輔助,學生在日常班級活動中,就具備積極向上的心態(tài),一些平時不服從管理、桀驁不馴的學生,也能時刻約束自身的行為,教師也能分出精力來更好的從事教育教學工作。然而,在傳統(tǒng)教育工作中,班主任的工作重心更多在于學生的生活作風和課程教學中,一味的提升學生的學習水平,嚴重忽略了對于學生的德育教育,以致于部分學生存在不良習慣,在日常生活中不尊師重道,難以和同學融洽相處,極大的影響了班級秩序,這就需要班主任及時意識到德育工作的重要意義,采取全新的教育辦法,提升德育管理效率。
二、小學德育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傳統(tǒng)小學班主任更多的是開展班級會議和學生一對一談話實現(xiàn)德育思想傳遞,這其中仍是班主任占據(jù)教育主體。然而隨著當下小學生的主體意識不斷增強、接受的信息量日漸增多、思想更加復雜,這種單方面的“說教”已經(jīng)很難為學生所接受,并且很難起到預想中的教育效果,長此以往,還會引發(fā)學生的逆反心理。所以,當下的德育工作需要班主任更多的考慮的學生的心理特點和信息交流特點,將學生作為一切工作的重心。其次,學生思想觀念變化,當代小學生群體年齡在6~12歲,主要是10后,15后也開始逐漸步入小學校園,這些群體由于生長在較為復雜的環(huán)境中,使得他們表現(xiàn)出較強的批判意識和維權意識,且這一代學生更加注重自我,在日常生活中和學習中無時無刻不在張揚著自己的個性,但與此同時,他們的內(nèi)心又是十分脆弱的,然而,部分班主任沒有考慮到學生的心理特征,仍在采用傳統(tǒng)的“老套”的教育方法,學生也只會選擇“左耳進,右耳出”,整體效果較差。
三、小學德育管理中的創(chuàng)新策略
(一)加強班風建設 洋溢德育教育氛圍
小學班主任首先要從班級的實際教育情況出發(fā),構建出屬于本班風格的班風,充分展現(xiàn)出本班的精神風貌,并在基礎上,和校風結合,讓學生和教師能夠在這樣一種良好的氛圍當中,展現(xiàn)出良好的精神風貌,無形中升華學生的道德品質。其次,班主任需要在走廊上,教室墻壁上貼上名人名言標語,和著名人物事跡,發(fā)掘這些名人身上的閃光點,讓學生無形中受到熏陶,進而實現(xiàn)其價值觀的塑造,讓學生以這些人物為榜樣,時刻約束自己的思想和行為。
(二)班主任要糾正教育理念和“以身作則” 引導學生思想開悟
班主任是班級管理和課程的組織者,在德育教育過程中有著極大的引導作用,為增強德育管理的實效性,首先需要針對新一代學生轉變教育理念,從“說教”轉變?yōu)椤耙詫W生為本”,用心理溝通的方式拉近師生距離,增強德育教育的可接受性。其次,班主任要發(fā)揮出自身的表率作用,“以身作則”,用自己的言行無形中感染學生,在教學和日常管理中時刻秉持“嚴謹、堅韌”的品格,用這些品格吸引學生,潛移默化的實現(xiàn)學生美好品德和行為習慣的形成。其次,德育并不是通過建立制度進行強制性約束的,而是在以學生為主體的前提下,讓學生自愿接受,或者“耳濡目染”的方式進行滲透。小學班主任要充分認識到這一點,做好和學生之間的交流溝通,營造出良好的課堂氛圍和師生關系,為德育工作和班級管理創(chuàng)造有利條件。
(三)構建班級文化角落 加強班級德育教育
經(jīng)典班級文化活動是德育教育的重要方法,班主任可以每周定期開展班級講話等具備較大教育意義的活動,其目的在于彰顯繽紛道德文化,班級內(nèi)的每一位學生都要積極參與。例如在入學階段可以將入學教育作為突破口,開展講座等方式激發(fā)學生步入全新學習階段新的目標和信心,期末可以開展感恩教育活動,對學生進行情感教育和感恩教育,除去班級活動之外,班主任在日常管理中也應該適當?shù)奶砑右恍┑掠虒W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內(nèi)容,注意管理形式的變化,讓班級教育在符合當下國情和注重理論教學的前提下,讓德育形式變得多樣化。例如,為了培育學生的感恩觀念和生命價值觀,可以在“母親節(jié)”或者“感恩節(jié)”開展“感恩父母”的主題活動,首先播放一段“感恩的心”的歌曲,然后挑選幾位學生上臺演講,演講內(nèi)容可以是“我的爸爸媽媽”等,通過每一位同學感人肺腑的演講,讓學生內(nèi)容下受到熏陶,然后組織學生給父母“寫一張賀卡”,讓學生表達自己對父母的愛。
四、總結
當代小學生的成長環(huán)境不同,認知水平不同,素質不一,班主任教師要深刻意識到這一群體的特殊性,及時了解到當代小學生思想的變化,走進學生的內(nèi)心深處,幫助學生立德樹品,規(guī)范學生的日常行為,將德育工作方式從單方面說教轉變?yōu)橐詫W生為本,讓德育工作成為班級管理的有效助力,為學生的健康成長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姚伯廣.小學德育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及其解決建議分析[J].讀寫算,2020(17):28+109.
[2]王慶義.淺談小學德育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及其解決辦法[J].學苑教育,2020(0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