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佳
內容摘要:初中、高中階段有《紅樓夢》中劉姥姥進大觀園與林黛玉進賈府節(jié)選內容的賞析學習,學生通過對兩篇文本細節(jié)描寫的比較閱讀與賞析,能對描寫對象有更立體的觀察及感受,對文章內涵有更深入的理解和體會,對作者精妙的構思有更形象直觀的認識和學習,從而學會閱讀這部小說的方法,更深刻的理解其思想內涵。
關鍵詞:劉姥姥 林黛玉 細節(jié)描寫 比較閱讀
在初中劉姥姥進大觀園的文本教學中,我感受到由于學生的人生閱歷淺薄,以及對細節(jié)描寫精妙處的敏感度不足,所以在把握人物形象特點以及領會文章主題時,學生表現(xiàn)出對《紅樓夢》篇目閱讀和賞析方向的茫然。如何給學生設置一個比較立體,形象直觀的閱讀情境,是值得探究的問題。劉姥姥進大觀園與林黛玉進賈府的比較閱讀,力圖引導學生關注兩篇文本中都出現(xiàn)過的同一人物形象的豐富性,及不同身份地位的人物形象的不同點和共通點,而這兩個問題的賞析和體悟,正是對兩篇文章的多處細節(jié)描寫的比較閱讀中得來的。
首先,引導學生關注作者為何選擇了與賈府地位懸殊極大的村婦劉姥姥,以及從小在書香門第長大的林黛玉進入空中樓閣般的侯門之中。
這個問題的引入有三個目的,一是作者借兩人的眼睛讓讀者看到了什么;二是讓學生體會這兩個人物的塑造,體現(xiàn)出文本描寫角度、敘事角度的精妙;三是理解作者描寫這兩個人物形象的深層內涵。
學生可以讀到黛玉進賈府是因無人照顧投靠親友的寄養(yǎng),劉姥姥是由于自家生活拮據向家境富裕的遠親祈求施舍。一個是親戚情分的代養(yǎng),一個是過去舊交的施舍,兩者不同,但都是投靠性的。兩人的身份背景不同,但來到賈府的性質又相同,那么她們看賈府有什么相同角度和不同角度,是接下來引導學生賞析的細節(jié)描寫,此問題自然的指點了學生閱讀探究的方向,以及由此深入挖掘文本的內涵。學生可嘗試通過以下幾處細節(jié)描寫,讀出文字背后的隱含意味。
例如這兩處文段的比較閱讀:
劉姥姥又向賈母道:“城里不但人尊貴,連雀兒也是尊貴的。這雀兒到了你們這里也變俊了,也會說話了?!?/p>
劉姥姥見平兒遍身綾羅,插金戴銀,花容月貌,便當是鳳姐兒了,才要稱“姑奶奶”。
林黛玉扶著婆子的手,進了垂花門,正面五間上房,皆雕梁畫棟,兩邊穿山游廊廂房,掛著各色鸚鵡、畫眉等鳥雀。
黛玉近日所見的這幾個三等仆婦,吃穿用度,已是不凡了,何況今至其家。
以上細節(jié)描寫生動形象的寫出了兩人都覺得賈府金碧輝煌,連丫頭皆打扮不俗,非別處可比。學生以此賞析更加形象的體會出賈府在當時社會中的真實地位以及具體形象。
但兩人身份的差異又使她們二人眼中看賈府的著重點不同,這一點也恰恰體現(xiàn)出曹雪芹摹寫賈府,擅長運用“多鏡頭”、“多角度”的手法。例如:
黛玉抬頭迎面先看見一個赤金九龍青地大匾,匾上寫著斗大的三個大字,是“榮禧堂”,后有一行小字:“某年月日,書賜榮國公賈源”。
今黛玉見了這里許多事情不合家中之式,不得不隨的,少不得一一改過來,因而接了茶。早見人又捧過漱盂來,黛玉也照樣漱了口。盥手畢,又捧上茶來,這方是吃的茶。
作者從林黛玉心中、目中直接來寫,以“書香之族”的視角看賈府這個“世祿之家”。黛玉進賈府為黛玉的身世處境做很好的交待,也體現(xiàn)了作者借黛玉的眼睛看賈府著重點,即是表現(xiàn)出賈府顯赫的侯門地位和不同尋常的禮儀規(guī)矩。
劉姥姥笑道:“人人都說:‘大家子住大房。昨兒見了老太太正房,配上大箱、大柜、大桌子、大床,果然威武。那柜子比我們一間房子還大還高?!?/p>
鳳姐夾了些茄鲞送入劉姥姥口中,笑道:“你們天天吃茄子,也嘗嘗我們這茄子,弄得可口不可口?!眲⒗牙研Φ溃骸皠e哄我了,茄子跑出這個味兒來了,我們也不用種糧食,只種茄子了?!?/p>
劉姥姥二進大觀園,其作用之一即是要再從一個村野老婆婆的眼中、心中,來顯現(xiàn)賈府這個全書中心對象。在劉姥姥兩次“陌生眼睛”的觀察下,賈家人的服飾、住處、飲食、禮教、習尚……一切都躍然紙上,一切都不離窮人對賈府的衡量和評價。劉姥姥進賈府是以一個社會底層眼中看賈府,著重點是突出豪門無比豪華的陳設布局,以及驕奢淫逸的生活。
通過以上文段細節(jié)描寫和敘事角度的比較閱讀,學生借助窮人和書香門第之族的眼睛看到了一個更加立體化的賈府,那就是地位顯赫,恣意奢侈,禮儀規(guī)矩繁縟。這些描寫,無不在暗示著賈府盛極一時權勢與無與倫比的地位。學生也自然領會到作者借她們兩人的眼睛看賈府的用意和精妙的構思。
其次,引導學生思考作者憑借什么視角塑造了劉姥姥和黛玉的形象,她們的形象有什么共同點。
在文中有多處細節(jié)描寫都表現(xiàn)出她們二人說話和行動,盡力的表現(xiàn)出與賈府的協(xié)調一致,她們說話皆是字斟句酌,行動亦是察言觀色,兩人都因為賈府的規(guī)矩而把自己原先的規(guī)矩改了。如林黛玉進賈府第一頓飯,賈府的規(guī)矩是飯后馬上喝茶,而林父從小教林黛玉飯后不能馬上喝茶,但是林黛玉在賈府馬上就隨了賈府的規(guī)矩,劉姥姥一進榮國府的時候因為不會說話收到周瑞家的責備,第二次又去的時候就圓滑了很多,特別會哄老太太和奶奶太太們開心。
兩人都可算是需要依靠賈府,黛玉雖受到與賈家姐妹相同的待遇,但在她心里卻始終覺得寄人籬下,劉姥姥為錢而來,自然求人的態(tài)度更明顯。她們兩人的形象在賈府形形色色的人物眼中被塑造出來,她們兩人是賈母、王熙鳳、賈寶玉、眾姐妹等人物眼中的形象,作者精巧的構思使她們的形象以此角度自然的進入讀者的眼中。
此處可以引導學生揣摩她們二人的行為動作,都是想盡力使自己和這個看起來豪華奢侈的賈府更協(xié)調一些,但事實上學生能在比較閱讀中感受到共同點,即她們兩人外在的言語行動和內在的心理活動與賈府無法協(xié)調,這無法協(xié)調中反而很有張力的凸顯出她們的形象特點。
劉姥姥進入大觀園,文中有多處與賈府并不協(xié)調的描寫,比如她多次言行引發(fā)眾人的哄笑,以及她為取悅眾人的笑,可謂在笑中凸顯賈府的豪奢的同時,也體現(xiàn)出社會底層的卑微和無奈。黛玉進賈府寄人籬下,初到賈府多次對長輩和眾姐妹陪笑的細節(jié)描寫,足見她處在一個心理上需要仰視眾人的環(huán)境里,對凸顯出黛玉在賈府小心翼翼的生活境況,做了最好的描述和刻畫,顯示黛玉悲涼的人生。這就將高低兩個階層的地位進行了很生動的對比。學生在這樣的比較閱讀中,按照作者的構思,慢慢體會出真意,漸漸對文本塑造人物形象和構思特點的精妙有了深入思考。
最后,以此方法可以組織學生閱讀文中的多處細節(jié)描寫,例如自己合作探究王熙鳳等人物形象,思考劉姥姥和林黛玉眼中的王熙鳳形象有何異同等問題,也是兩篇文章比較閱讀中能體現(xiàn)思維深度的問題。通過這兩篇文本細節(jié)描寫的揣摩研讀,最終達成學生挖掘到文本主題的閱讀目的。
這兩篇文章精妙的細節(jié)描寫,多種敘事視角的轉換,正側面描寫的結合,將故事講述的搖曳生姿,人物刻畫的形象生動,展示了作者縝密細膩的文思,更彰顯了曹雪芹的智慧和寫作的“匠心”。蘇軾寫詩:“西湖天下景,游者無愚賢。深淺隨所得,誰能識其全?!薄都t樓夢》比西湖更波瀾壯闊,更煙波浩淼,書中的瑣碎細節(jié)中有無限煙波,只要引導學生體會到它的精巧、精妙,學生怎能不愛讀呢?
參考文獻
[1]平穎.協(xié)調與張力.濱州學院學報.第25卷第4期,2009年.
[2]曹雪芹,高鶚.紅樓夢.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2004.
[3][清]曹雪芹著/脂硯齋評.岳麓書社,2011.
(作者單位:陜西省西安高新一中灃東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