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天氣熱,濕氣重,人體多發(fā)暑濕。赤小豆和薏米是人們熟知的除濕佳品。薏米,又稱薏苡仁,可以除濕痹、利腸胃、消水腫、健脾胃,久服輕身益氣;赤小豆則能補心養(yǎng)血,古籍曰“久服令人瘦”,有利于消腫、健脾養(yǎng)胃。
赤小豆薏米茶
赤小豆薏米茶的方子已經流傳很久了。在濕氣嚴重的南方地區(qū),人們常常喝赤小豆薏米茶來祛濕。茶中的赤小豆、薏米能祛濕、消腫、利尿,芡實健脾固腎,馬齒莧改善因濕氣重引起的長痘、口干、口苦等癥狀。
做法:1.準備薏米、赤小豆、芡實各5克,馬齒莧、淡竹葉、槐米、綠茶各1克。2.將薏米炒到發(fā)黃,將炒薏米仁、赤小豆、芡實冷水浸泡2小時,入電飯鍋加水,按煮粥鍵(用鍋的話就煮2小時)。3.煮好后,將淡竹葉、馬齒莧、槐米、綠茶用紗布包好,投入電飯鍋,繼續(xù)煮半小時即可。喝茶,一日可多次。
薏米赤小豆粥
將薏米和赤小豆熬成粥,其有效成分能夠充分被人體吸收,同時又不會給脾胃造成很大負擔,還能起到養(yǎng)血、祛濕的作用。
做法:1.薏米和赤小豆各抓一把,洗干凈后放在鍋里加足夠的水煮。2.水燒開后熄火,燜30分鐘。3.再加火燒開,燜30分鐘,赤小豆粥就煮成了。
薏米赤小豆粥有個特點,就是怎么熬都不會黏稠。底下是熬爛了的赤小豆和薏米,上面是淡紅色的湯。薏米和赤小豆的有效成分大半在湯里,這湯正好可以當茶喝,而沉底的薏米和赤小豆可以當飯吃。但夏天最好在半天之內把它吃完,以免變味。 (摘自《老年健康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