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燕
摘 要:切實提高教育質量是我國在激烈國際競爭中必須進行的舉措,教育已經(jīng)成為衡量一個國家綜合素質的重要因素。我國離教育強國的目標還有著很長一段距離要走。新課程改革理念的出現(xiàn)是社會高度重視教育的表現(xiàn),新課程理念是經(jīng)濟發(fā)展背景下,根據(jù)我國教育發(fā)展的實際情況所提出的,符合學生們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的教育理念。初中地理課教師在應用地理教學方式時,采用以圖導學的方式,能夠提高學生們學習地理的熱情,切實提高初中階段地理教學質量。
關鍵詞:初中階段;地理教學;以圖導學;教學模式;應用策略
一、 引言
傳統(tǒng)的初中地理課堂以機械地傳授課本知識為主,此種教學模式未遵循學生成長過程中的發(fā)展規(guī)律和發(fā)展特點。初中階段的學生們,有著自身的發(fā)展特點,以圖導學模式,以學生們的生理發(fā)展和心理發(fā)展為基礎,引導學生對所學習的內容產生強烈的興趣,提高學生們的識圖辨圖能力。
二、 初中階段的學生們發(fā)展特點
人在一生成長中,要經(jīng)歷七個階段,其中初中階段的學生們處于青少年階段。
初中階段的學生們正處在人生發(fā)展中的青少年階段,在這一階段,由于學生們的生活環(huán)境發(fā)生變化,且年齡到達了一定的階段,學生們的生理和心理都會發(fā)生變化。這一階段是學生們在成長過程當中的關鍵階段,這一階段學生們的心理特點呈現(xiàn)出以下的特征。
首先,獨立性更強。初中階段的學生們,由童年的依附服從變成獨立反叛,追求自由意識,在學習和成長的過程中,有著更強的獨立性。
其次,秘密性更強。初中階段的學生們有喜歡父母的陪伴變成喜歡同伴的陪伴,由心無雜念便成了心事重重,這一階段的學生們呈現(xiàn)出秘密性更強的狀態(tài)。
最后,反叛性更強。初中階段的學生們會呈現(xiàn)出不服從管教的現(xiàn)象,對家長的諄諄教誨和教師的循循善誘往往產生嗤之以鼻的心理。此外,這一階段的學生對探究世界有著強烈的好奇心,在學校被明令禁止的行為往往是學生們即使跨越雷池也要去嘗試的行為。
以初中生成長發(fā)展為背景來探究以圖導學教學模式,能夠以學生們的身心發(fā)展基礎進行教學,令教學過程更加的科學。
以圖導學這一應用模式理論在實踐中被發(fā)揮出作用,為提高學生們的學習興趣和探究欲望做出了一系列的努力。以圖導學教學模式這一理論能夠讓學生們對地理學習中所出現(xiàn)的地理圖像進行深入細致的分析,以此激發(fā)學生們內心中的探究欲望。
三、 以圖導學教學模式
在教育過程中,圖一般指思維導圖。而地理教學有其自身特殊性,以圖導學教學模式被應用到地理課堂中,其意義便得到了擴展。在傳統(tǒng)課堂上,以圖導學教學模式,主要包括兩方面,第一個是思維導圖,其次是地理教材當中的圖片。
以圖導學教學模式是教育不斷發(fā)展的產物。經(jīng)濟的不斷發(fā)展為教育的發(fā)展提供了機遇,以圖導學教學模式是教育理念不斷更新的表現(xiàn),也是根據(jù)初中生生理和心理發(fā)展特點所得出的一種良好的教學模式。
在教學的過程中,運用圖片引導學生對所學習的知識進行學習,有利于學生掌握學科知識。初中地理學科有著自身的獨特性,在學習地理知識時,圖片承載著非常豐富的地理知識,通過圖片進行學習,能夠讓學生在地理知識學習的過程中產生空間感,圖片是地理知識結構的重要支撐。
圖片是地理學科與其他學科之間的區(qū)別體現(xiàn)出地理的學科獨立特點,以圖導學教學模式能夠為地理教學帶來不一樣的課堂體驗。
四、 以圖導學教學模式在初中地理教學中的應用
(一)教師精心選用圖片為學生們展示直觀教學
教師的教育需要具備直觀性,可以是語言直觀,也可以是手段直觀。精心選用圖片是直觀性的具體表現(xiàn)。地理學科所研究的課題為自然中的現(xiàn)象,學生上課的地點是教室,學生上課地點與學習的自然現(xiàn)象發(fā)生的地點二者之間不可能同時存在,學生不可能在學習相應的教材內容時去當?shù)剡M行學習。因此,地理教師需要根據(jù)所學習的具體內容精心選用圖片,在課堂上為學生們展示直觀教學。
圖片是直觀的,學生們通過觀看圖片,運用視覺傳達知識,提高自身的學習積極性。當學生對地理知識有直觀的觀察時,學生們便會在學習地理知識時更加的得心應手。
在學習《亞洲及歐洲》時,教師可以在課堂上改變以枯燥講述為主的教學方式,引導學生們去觀察課本當中的圖片,令學生們對亞洲這一大洲的輪廓有第一印象。教師可以讓學生們去觀察七大洲的輪廓形象,令學生們提高自身的認識圖片能力,學生們觀察了七大洲的輪廓形象之后,能夠發(fā)現(xiàn)亞洲的面積是最大的,繼而“亞洲作為世界第一大洲”的理論知識被學生們掌握。學生們通過教材當中的圖片,能夠對不同大洲之間的位置和范圍差異有更多的了解,同時也能夠對亞歐大陸不同范圍和不同區(qū)域的人種有更多的掌握。
在教學“亞洲地形特征”時,利用圖片教學令教學效果更加良好。亞洲地勢起伏大,長河眾多,教師引導學生們觀察課本當中的圖片,能夠得出亞洲地勢起伏很大,中部高四周低的結論。地理圖片中都有圖標,學生們經(jīng)過仔細的觀察之后,會對青藏高原的地理位置,以及青藏高原的高度和青藏高原在世界高原中所處的地位有一個更深刻的掌握。學生們在翻看地圖冊時,能夠從圖片中感受到不同平原之間的差異和亞洲的地形情況。當學生們翻看地圖冊進行觀察時,能夠感受到亞洲山河的壯麗畫卷。
亞洲面積寬廣,不同地區(qū)有著不同的氣候類型,形成了多種氣候帶。不同的氣候帶之間有著不同的植被類型,而在北冰洋沿岸的圖片中學生們能夠觀察到寒帶的景觀,在阿拉伯半島,學生們能夠看到壯闊的熱帶沙漠景觀,在著名的地中海沿岸,學生們能夠看到常綠硬葉林景觀。學生們在觀看不同景觀的過程中,自身的空間意識得以提高,學生們在地理學習中會對壯麗山河產生油然而生的自豪感。
教師通過為學生們精心選擇地理圖片,可以讓學生們對所學習的知識有一個更加深入的了解。仍然以亞洲學習為例,地理教師為學生們選擇地形圖、地形剖面圖、亞洲的氣候類型圖,以及亞洲不同氣候類型景觀舉例圖,能夠讓學生們對亞洲地區(qū)有一個全方位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