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要想減輕學生課業(yè)負擔讓學生的書包和求學之心輕快起來,就必須提高英語課堂教學效率。文章主要對英語學習中如何減輕學生負擔并同時提高其學習效率進行了研究與探索。經過實踐教學,提出了一些改進措施與方法。首先,以仁愛之心建立和諧民主的師生關系,進而激發(fā)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其次,樹立全新理念,積極改進教學方法,如:創(chuàng)設情景法、分層教學法、精講多練法等。最后,改變學生學習觀念,使學生由傳統的被動學習變?yōu)榉e極主動學習??傊?,“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所以要注重學法指導,方法得當,事半功倍。實踐教學證明,文章所提方法能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關鍵詞:課業(yè)負擔;教學效率;師生關系;教學方法
中圖分類號:G633.4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95-624X(2021)05-0035-02
目前,學生的書!包日漸沉重,一提起學習,很多學生無不愁眉苦臉、怨聲載道。怎樣才能讓他們變苦學為樂學呢?筆者認為最主要的就是要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給學生書包科學地“減肥瘦身”。在此,筆者淺談幾點“瘦身”大法。
一、建立良好師生關系,激發(fā)學習興趣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边@就是說,興趣是前進的最強動力。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是開啟學生心靈的鑰匙,是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的重要前提。
構建和諧民主的師生關系是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關鍵。愛心、熱心是責任心的源泉,因此,教師要以一顆仁慈博愛之心去熱愛學生、尊重學生,公平、公正、平等地善待每一位學生,不歧視、不諷刺、不挖苦任何一個學生,這樣就能使師生心靈相通,師生感情融洽,師生間的交流溝通和諧順暢,從而使學生“親其師,而信其道”,對學習產生濃厚興趣并全力以赴投入學習。當然,與學生建立良好師生關系,并不是對其放任自流,而是要提出更高、更嚴的要求。
師生關系融洽,課堂氣氛活躍,在這種民主和諧的氛圍中學習,學生情緒高漲,思維敏捷,在不知不覺的交流、辯論、操練中輕輕松松習得語言和知識。學生學習興趣濃厚,學習效率倍增,既如此,何來過重的課業(yè)負擔?
二、樹立全新教學理念,積極改進教學方法
“善歌者,使人繼其聲;善教者,使人繼其志。”曾有研究者做過關于“影響課堂教學效率”的學生問卷調查,結果顯示:“學識水平”占13%;“教學態(tài)度”占17%;“教學方法”和“教學藝術”占70%。由此可見,要想提高英語課堂教學效率就必須與時俱進,及時改變陳舊的教學觀念,樹立新課改的教學理念,積極改進教學方法,提升教學藝術。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必須走出“滿堂灌”的教學模式,真正做到以學生為中心,想方設法使學生“動”起來,還課堂于學生。學生才是課堂的主人,教師不要越俎代庖、喧賓奪主。教師要多花心思和時間去備教材、備學情、備教法、備學法,當好學生高效學習的引路人和點撥者。
英國語言學家??怂估蛟f:“教英語的最好方法是能引起學生學習英語興趣的那種方法。”所以,教師要常用那些能引起學生學習興趣的教學方法,筆者經常采用的比較有效的教學方法有以下幾種。
(一)創(chuàng)設情景法
在日常教學中,教師應以教材提供的語言材料為藍本,積極創(chuàng)設與學生生活實際相符合的情境,引導學生踴躍參與語言實踐,變枯燥乏味重復式的“機械操練”為靈活多樣、趣味橫生的“情景模擬”,把教材學活,把知識學活,把“苦學”變成“樂學”。情景教學法不但活躍了課堂氣氛,而且使學生真正做到了為用而學、在用中學、學了就用。
(二)啟示引導法
學生在學習上有困難或出現迷茫時,教師要善于為學生搭建舊知與新知、新知與新知之間的梯子,適時引導學生對所學知識進行前勾后連,從而順利實現學習的正遷移。啟發(fā)式教學可以使學生的思維得到進階訓練,課堂才會更有梯度和深度,更加扣人心弦。
(三)質疑問難法
新知識應當由“疑”引入,步步設疑,層層遞進,在一系列問題串的引領下,讓學生在探索中自己發(fā)現問題、提出問題。
(四)合作探究法
提出問題之后,讓學生通過討論爭辯、群策群力、歸納總結等一系列小組合作探究活動,最終達成共識、解決問題。
(五)分層教學法
教師根據不同層次學生的情況提出不同的學習任務和目標,以保證“差生吃飽,優(yōu)生吃好”,保證每個學生跳一跳都能夠得著“桃子”吃,人人有事做。通過分層教學,在班里就會形成“比、學、趕、幫、超”的良好氛圍,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目標,在目標的鼓舞下,刻苦用功、勤奮好學,一步步實現預定目標,體驗成功的喜悅。
(六)精講多練法
新課改主張以學生為中心,學生是課堂的主角,所以,教師必須少講、精講,只有在學生實在弄不明白的“關鍵”時刻才“出手”。要講什么、怎么講必須精挑細選,切不可隨心所欲大講、特講,點到即可,一定要盡可能多地留時間給學生做練習,讓學生在實踐中去體會和感悟直到最終自己學會。學生的語言知識和語言技能在精講多練的過程中實現舉一反三,日益豐富完善。
(七)激勵表揚法
皮格馬利翁效應是一種期望效應,指的是如果教師對學生充滿信心,寄予很大期望,一段時間后,這些學生的智力真的就會得到較快較好的發(fā)展。所以教師對每個學生都要多激勵、多表揚,尤其是后進生。一個欣賞的眼神、一句激勵的話語可能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八)英語實踐法
英語實踐主要有:①值日匯報;②英語日記;③英語手抄報;④英語晚會;⑤名言美句積累(1日1句);⑥課本劇創(chuàng)作并表演等。
比較有效的教學方法還有很多,比如:小組競賽、角色扮演、電影配音、聽說法、交際法、翻譯法、“軟、硬”作業(yè)法。其中“軟、硬”作業(yè)法中,硬作業(yè)是硬性指標,是必做作業(yè),主要是對基礎知識的操練和記憶;軟作業(yè)是開放式的,是彈性作業(yè)、選做作業(yè),一般是書面表達、動詞填空、任務型閱讀,限定范圍但又具有靈活性。實行“軟、硬”作業(yè),可以滿足不同層次、不同學習水平學生的不同需求,因人而異,因材施教,使所有學生都能自覺地“行動”起來,積極動腦、勇于實踐。
三、重視“授人以漁”,使學生由被動變主動
新課改強調,“教”的最優(yōu)化應該落實到“學”的最優(yōu)化上,必須做到“教”為主導,“學”為主體。如果學生掌握了科學有效的學習方法,養(yǎng)成了專心、高效、嚴謹、守時的學習習慣,就會獲得事半功倍的學習效果,更會大幅度提高課堂學習效率,做到當堂問題當堂解決。首先,要使學生樹立信心、確定奮斗目標。教師要教育學生相信自己只要努力學習、勤奮用功一定會學好英語,使學生能結合其實際情況確立每天、每周、每月乃至期中、期末的奮斗目標,在目標的引領下,孜孜不倦地奮力拼搏。其次,要切實夯牢基礎??v有萬丈雄心,沒有牢固基礎,一切都無從談起。語音、單詞、短語、句型、語法是學習英語的“基本框架”,切忌為求新、求奇,而丟了根本。語音、詞匯、語法是任何時候都不可忽視的“鎮(zhèn)宅之寶”。再次,要有持之以恒的毅力。教師要教育學生,當天所學內容必須在晚上睡覺前閉目靜思,在腦海中過一遍,若沒有掌握好,一定要告訴自己:今天的事絕對不能拖到明天!久而久之,便會使學生養(yǎng)成守時、誠信、嚴謹、積極向上的良好品格。最后,要有切實有效的學習方法。
(一)滾雪球式復習法
德國心理學家艾賓浩斯的實驗證明:遺忘的規(guī)律是先快后慢,剛記住的材料,最初幾個小時內遺忘速度最快。如果四至七天內不再重現,記憶就會受到抑制,甚至完全消失。所以要想學好英語必須時刻提醒自己:及時復習!這是學好英語的秘訣之一。學習新知識的同時一定要記得溫習舊知識,當天晚上復習當天學的,第三天晚上要復習這三天學的,周末要復習這一周學過的所有東西。特別是一些重要的句型、語法知識更要歸類概括總結,最好畫出思維導圖,以此類推,每天、每周、每月都進行循環(huán)復習,邊學習新知邊復習舊知,就像滾雪球似的,越滾越大,學到的知識就會越來越多、越來越扎實。
(二)總結歸納法
學過的知識點,自己要勤動腦、善總結,從自己的視角歸納出規(guī)律性的東西,使知識進一步內化、升華。學生可以借助于思維導圖、流程圖等使知識顯性化、系統化、條理化、框架化、結構化,為靈活運用、提高英語綜合實踐能力打好基礎。
(三)聯系實際學以致用法
學生在學過一個單詞、一個短語、一個句型、一個篇章、一個話題后,要積極創(chuàng)設情景或結合實際情況造句、編對話、發(fā)議論、寫作文等。勤練筆、勤耕耘,一定會收獲累累碩果!
(四)“三習”貫穿法——課前預習、課中學習、課后復習
其一,做好課前預習,上課時就會做到心中有數、有的放矢。其二,重視課中學習,課堂上要全神貫注、積極思考、踴躍發(fā)言。課堂一分鐘勝過課下半天功!其三,狠抓課后復習,課后及時復習會加深對課堂知識的理解和融會貫通,從而牢固掌握、活學活用。
抓好“三習”,何愁提高不了課堂效率、減輕不了課業(yè)負擔?
結語
新課改下的英語教學,教師要遵循教學規(guī)律,更新教育理念,運用科學的教學方法,激發(fā)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教師要以一顆博愛之心愛護、尊重學生,公平、公正、真誠地對待每一位學生,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幫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掌握一些切實可行的學習方法,充分調動和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這樣才能提高英語課堂教學效率,減輕學生的課業(yè)負擔,學生書包的“瘦身”工作才能水到渠成、指日可待!
[參考文獻]
[1]張艷英. 初中英語教學中學生核心素養(yǎng)培育路徑研究[J]. 新課程,2020(23):190.
[2]尹 超. 高中英語教學中學生跨文化意識的培養(yǎng)策略[J]. 英語畫刊(高級版), 2020(6):34.
[3]張松柏,滕義珍,胡 霞,等. 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在中學化學教學中的應用探索[J]. 科教導刊(上旬刊),2020(4):142-143.
[4]陽作香. “研學后教”教改背景下中學生學業(yè)自我效能感的特點[J]. 課程教學研究,2019(8):44-49.
[5]李 劍. 新教改下中學語文閱讀教學的探索[EB/J]. 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教師版),2018(7):16-17.
[6]胡燕琴,徐國琴. 基于英語核心素養(yǎng)的中學英語課堂教學探索[J]. 湖北經濟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9(10):155-157.
作者簡介:劉淑紅(1969— ),女,河南鄭州人,一級教師,本科,研究方向:英語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