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妹娜
摘要:隨著我國教育事業(yè)的大力推進改革,在十二年義務教育的初中階段在重視發(fā)展語文、數學、英語這些主要的科目同時,近年來道德與法治教育也受到了教育界的重視。并且道德與法治教育對學生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樹立有著極其深遠的影響。然而,在當新媒體融入初中道德與法治教育的課程之中時,它在給我們老師和學生提供更多的學習渠道時,也帶來了更多的挑戰(zhàn)。本文將就此展開論述。
關鍵詞:道德與法治教育;新媒體;機遇與挑戰(zhàn)
中圖分類號:A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21)-08-306
在現在的初中道德與法治教育之中之所以引進新媒體技術,是因為新媒體作為一個新生的事物,其本身存在著很多可以彌補教育缺陷的優(yōu)點,如我們的教師可以利用新媒體的數字雜志、數字報紙、數字廣播等功能給我們的學生展示和提供更多有關的信息,從而增強學生對道德、對法治的一個認識和理解。
一、新媒體給初中道德與法治教育帶來的益處
將新媒體技術運用到初中道德與法治教育的課堂之上,可以使我們的老師能夠在較快的時間內將最新的教學內容傳達給我們的學生,如:我們的老師可以運用新媒體為我們的學生播放有關道德與法治教育的案例和新聞片段,使我們的學生從不同方面了解到道德與法治教育的多種含義。與此同時,我們的老師也可通過它獲得我們學生的一個學習信息,這樣就有利于師生之間的一個相互了解,從而讓老師在面對不同學生時,可以實施不同的教學方法。
二、新媒體給初中道德與法治教育課程帶來的挑戰(zhàn)
(1)對傳統(tǒng)教學的挑戰(zhàn)
因為我國的教育方式長期以來都是以老師的言傳身教和板書為主,所以,在當新媒體技術進入學校的教學課堂時,會讓一部分年紀較大的教師在第一時間內難以接受這種新興的教學手段,從而會在某些方面導致課堂的上課效率達不到預期的標準,長此以往,這樣就會造成老師厭交、學生厭學的惡性結果。再加上道德與法治教育這一課程不在我們中考考試范圍之內,也導致了我們的老師在實際的教學之中對這一課程的不重視。更有甚者我們有的學校道德與法治教育課程缺乏專業(yè)的教師,都是其他非專業(yè)的老師進行代上或者在此課堂之上進行別的學科教學活動。所以,這就導致了我國全民的道德與法治教育水平低于國家預定的水平。
(2)、對學生自主性的挑戰(zhàn)
新媒體作為新時代一個新興的時代產物,它在推進我們的社會進步的同時,其本身也存在著大量的不可控制的因素,如此就容易造成在運用其進行道德與法治教育教學時,容易導致老師對學生、對課堂教學效率的可控制性降低。同時在初中階段的廣大學生的思維能力較為薄弱自主性也較差,就容易導致學生在新媒體上傳播和吸收一些錯誤的思想觀念,影響學生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正確形成,對其以后的發(fā)展帶來隱藏性的危害。
三、采取的措施
(1)、對國家
與國家而言我們的黨和政府應該時刻關注新媒體這一技術給我們學生帶來的影響,同時也要加大對互聯網機構的一個有效的監(jiān)管,時時清潔我們國家的網絡機構,頒布相應的法律法規(guī),對于違法亂紀的互聯網進行法律層面的制裁。這樣才能給我們的學生提供一個清潔健康的網站,而且政府也應該舉辦相應的培訓班級用以培養(yǎng)對新媒體軟件不熟悉的教師群體,這樣才能讓我們的新媒體技術在道德與法治教育課程中起到一個良性的作用。
(2)、對教師
隨著改革開放這一政策的有效實施我國經濟、政治、文化等綜合國力也在不斷增的強,在對初中生的道德與法治教育方面我們的社會和國家也越來越重視,正因為這樣,我們的教育機構才會把新媒體技術融入到我們的道德與法治教育課堂之中。
為此我們的廣大道德與法治教育老師也要隨著社會的進步,更新自己的教育思維方法和學習新的教學軟件,加強自身教學水平的修養(yǎng)和學習新的教學方法,這樣才能引導我們的學生用科學的眼光去看待生活中日新月異的變化,從而幫助我們的學生樹立正確良好的三觀。雖然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存在著一些弊端,但其也擁有一些是新媒體所沒有的優(yōu)勢,為此我們道德與法治教育老師在運用新媒體進行道德與法治教育教學時應該與傳統(tǒng)教育理念相結合,從新媒體中選取三觀較好的優(yōu)秀素材對學生進行教學。在此過程之中老師也可通過設置一些有趣的課堂小活動讓學生參與其中,讓在理論與實踐之中更好的學習這一課程。雖然新媒體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集中學生的注意力,不過要想進一步加強學生的理解還得依靠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
(3)、對學生
在對學生方面我們的老師應該關注我們學生的心理變化。在初中階段我們的學生在對人、對事上都有自己的思考和看法,所以在日常的道德與法治教育課程之中我們的老師也要盡量控制自己不要將這一課程變成道德教堂,也不能以傳統(tǒng)的、過時的道德觀念來要求我們的學生,不然這樣容易讓學生產生一種厭惡和叛逆心理。
對學生自己而言也應該努力培養(yǎng)自己的自主精神,平時也可以通過適量的戶外運動,如:跑步、跳繩、爬山等有氧運動,這樣不但可以鍛煉我們的身體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轉移我們的注意力。也可以在在校園圖書館或者校外的圖書館去閱讀一些優(yōu)秀的文學作品,以此來豐富我們自身精神世界,增強我們在面對誘惑時的意志力。
四、總結
綜上所述,在初中的道德與法治教育課程中運用新媒體技術對學生進行一個教學活動是有利于幫組學生三觀的有效樹立和健康成長的,但我們的國家、學校、老師和我們的廣大學生也不能忽略新媒體本身的危害性。為此我們要從以上的多個方面入手,共同努力、共同攜手才能建立起一個有效、健康、高效的課堂環(huán)境。
參考文獻
[1]王平.新媒體對初中道德與法制教育的影響及對策[J].中學課程輔導(教師教育),2020(11):115.
[2]孫宋艷,陳坤.新媒體環(huán)境下初中道德與法治課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策略[J].中國多媒體與網絡教學學報(下旬刊),2020(05):162-163.
[4]蘇小龍.新媒體背景下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方式的優(yōu)化策略[J].甘肅教育,2019(24):184.
(陜西省西安市經開第六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