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瑋
摘要:教授低年級學生漢字的最佳策略,就是激發(fā)他們的識字興趣,然后再采取優(yōu)秀的教學模式,讓他們的主觀意志,引導他們完成相關的漢字學習任務。本文從創(chuàng)設故事情境,激發(fā)識字興趣;從漢字外形入手,提高審美體驗;開展識字游戲,多元能提高素養(yǎng)三方面,對小學語文低年級趣味識字教學策略進行簡要探究,以期為廣大小學語文教師的課堂教學提供一定借鑒。
關鍵詞:小學語文;低年級;趣味識字;策略
中圖分類號:A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21)-08-311
教師在識字教學的過程中增添趣味性,能夠讓學生從自身的角度出發(fā),進而獲得更優(yōu)良的識字學習體驗,這比起教師教授,學生被動的接受要更有效果??v觀當今識字教學現(xiàn)象,不難發(fā)現(xiàn),在識字教學中滲透趣味性,能夠幫助學生提高學習的效能,還能夠激發(fā)他們主觀學習的意愿,而這也是當今《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所要求教師達成的教學效果,因此教師在日常教學中,應注重滲透趣味性的教學措施。
一、創(chuàng)設故事情境,激發(fā)識字興趣
小學低年級的學生缺少獨立學習的能力,他們的認知系統(tǒng)對抽象知識的歸納能力仍舊缺乏,再加上他們在日常學習中,使用的是無意注意力,因此,他們無法長久的跟隨教師的教學節(jié)奏。針對種種認知,教師的識字教學應當滲透趣味性。有了趣味,學生便能始終跟隨教師的教學節(jié)奏,進而獲得良好的聽課體驗?;诖耍處熆梢宰孕芯帉懗龇纤獙W習的漢字的故事,以此來抓住學生的注意力【1】。
例如,在教學《大小多少》一課的相關漢字時,教師就可以編寫出一個關于“大頭兒子小頭爸爸”的故事來。教師在授課伊始,讓學生對其中的漢字進行學習。教師可以首先讓學生從故事中的主要角色入手,讓學生對其中的大頭兒子和小頭爸爸有初步的外在特征了解。然后,就角色和漢字“大、小”建立聯(lián)系,然后讓學生對其進行學習和記憶。當學生看到大頭和小頭之時,就會想到漢字“大”和“小”。其后,教師可以帶領學生深入故事情節(jié),讓大頭兒子和小頭爸爸比較自己的頭發(fā)誰多誰少。教師利用多媒體為學生展示頭發(fā)多的頭頂和頭發(fā)少的頭頂,由此教授學生關于漢字“多”和“少”。教師將漢字的釋義和具體的形象相結(jié)合,便能增強學生的記憶能力。而且借助豐富的故事情境,學生還不會產(chǎn)生厭倦心理,豐富生動的動畫形式,將會牢固地抓住他們的眼球,讓他們緊隨教師的教學進度。
二、從漢字外形入手,提高審美體驗
中國漢字作為表意文字,不同于英語的表音文字,其不僅有著豐富生動的象形解釋,還有著干脆利落的字體結(jié)構(gòu)。這在某種程度上決定了教師的漢字教學不能僅僅從識別和積累兩個角度入手,還應該從審美和文化的角度出發(fā),將美的種子下放到學生的心中。而且,教師的漢字教學還應該以寫字為教學難點。對于剛步入小學階段的學生而言,他們沒有書寫的體驗,因此,他們的漢字書寫不僅不規(guī)范,而且缺少美感。針對此現(xiàn)象,教師應當從漢字的外形入手,提高他們的審美體驗。
例如,在教學《金木水火土》一課的相關漢字時,教師可以首先從圖片入手,將和符合相應漢字的圖片,通過大屏幕放映給學生,然后讓他們對其進行觀摩,在觀看中他們自然會對其中的漢字建立一個感性的認知過程。其后,教師可以從“金、木、水、火、土”的形體結(jié)構(gòu)入手。雖然學生的年齡尚小,但是它們?nèi)耘f有想要將自己的名字書寫出具有美感的心愿。因此,教師可以以此作為出發(fā)點,使用言語引導,“同學們,大家想不想學會寫好自己的名字,今天這堂課,我們就來一起學學如何寫好一門漢字”。只有教師就黑板上將“金、木、水、火、土”按照自行結(jié)構(gòu)以此拆開,然后依次書寫出不同觀感的字體。像是,教師可以故意寫出三組不同的“土”,第一個將兩橫寫的不平,第二個故意將兩橫之間的距離拉大,第三個則寫出完美的“土”。由此,讓學生自行對比學習,選擇出真正符合美感的字體結(jié)構(gòu),進而知曉左右結(jié)構(gòu)的漢字書寫技巧。
三、開展識字游戲,多元提高素養(yǎng)
尚處于一二年級的學生,仍舊未能擺脫幼兒園時期形成的學習特點,他們的心智發(fā)育仍未成熟,他們的注意力和認知水平仍舊未能大幅度超越幼兒園時期,因此,教師要想讓他們的識字學習取得明顯的成效,則應該在教學過程中,采取游戲的形式。在游戲的形式中,將語文識字知識蘊含其中,讓學生既能夠感受到游戲的樂趣和新鮮,又能夠體驗到學習的收獲感,進而能夠持續(xù)地投入學習中【2】。
例如,在教學《日月明》一課的相關漢字時,教師可以在課中鞏固環(huán)節(jié),采取小組合作教學法,按照自由結(jié)組的方式,將全班學生均分成若干小組,然后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漢字的對接游戲。當然,教師應當將提前準備好本課的漢字卡片。當組內(nèi)第一個學生讀出“日”后,若他發(fā)音正確,就可指定其他組內(nèi)的學生進行發(fā)言。若是他沒有念出,則扣一分并退出游戲。由此依次進行,最后,教師再將所有淘汰的學生集結(jié)成一個新組,然后按照仍舊按照先前的模式進行游戲。在游戲識字的互動中,學生積累的不僅是漢字的數(shù)量,而且還提高對環(huán)境的適應能力和人際交往合作能力。
綜上所述,激發(fā)出學生主動學習漢字意愿的有力舉措之一,在于在其中滲透趣味性。小學階段的學生,仍舊沒有形成對世界的完整認知,因此,讓學習的過程中,充滿趣味性,是能夠激發(fā)出他們對漢字學習的主觀意識的。學生在充滿趣味性的學習中,能夠從相同的知識中,獲取更多的訊息,從而提升自身的教學效率?;诖耍處熢谧R字教學中,滲透趣味性,是符合教學要求和高效課堂理念的具體實踐。
參考文獻
【1】馬建忠. 小學語文低年級識字寫字教學方法研究[A]. 福建省商貿(mào)協(xié)會.華南教育信息化研究經(jīng)驗交流會2021論文匯編(二)[C].福建省商貿(mào)協(xié)會:福建省商貿(mào)協(xié)會,2021:3.
【2】徐銀玲.小學低年級語文趣味識字教學的研究[J].小學生作文輔導(語文園地),2021(01):12.
(四川省涼山州雷波縣馬湖鄉(xiāng)中心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