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子羿
摘要:思想政治教育和學生管理從表面上看似乎沒有任何交互性,但實際上,學生管理工作除了要對學生負責、為學生提供最合適的教學服務外,還要對學生的思想、言行進行管理。思想政治教育則以思想引導和教育作為主要任務,需要通過對學生的言行進行評價和引導,夯實思想政治教育實際作用。從作用方式與邏輯上看,思想政治教育和學生管理存在較強共通性。鑒于此,文章結合筆者多年工作經驗,對高校學生管理工作與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與踐行提出了一些建議,僅供參考。
關鍵詞:高校學生;管理工作;思想政治教育;融合與實踐
中圖分類號:TU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21)-07-176
引言
在高校各項管理工作中,學生管理工作是高校管理工作的核心與重點,加強對學生科學、有效的管理,能夠促進高校各項教育教學活動更好地開展與進行,促進高校各項管理工作能夠有條不紊的運行。與此同時,當前,高校的輔導員以及其他教師在對學生進行管理時,由于管理模式、管理思維的局限與落后,很多大學生并不服從管教,這大大地增加了學生管理的難度,影響和阻礙了學校教育教學活動的更好開展,也制約了大學生更好、更全面地發(fā)展?;诖?,在高校學生管理工作中強化思想政治教育,使得二者之間得到更好地融合與滲透,積極的運用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來培養(yǎng)大學生優(yōu)秀的思想道德素質與科學文化素養(yǎng),引導大學生更好地樹立正確的人生價值理念、堅定自己的政治立場、維護國家各項利益,從而促進高校大學生更加積極、全面的成長與發(fā)展。
一、高校學生管理與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的重要性分析
現如今,隨著國家教育制度不斷改革與創(chuàng)新、素質教育工作的有效開展,高校在開展各項學生管理工作時,不能單一、局限的運用一種方式或者方法來展開教學,且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也不能夠依靠課堂這樣單一的模式來教學,這樣的管理模式與教學模式都會影響與制約育人、育才效果的呈現,不利于提升高校學生管理效率、思想政治教育水平。只有將高校學生管理工作與思想政治教育的全面融合與促進,才能夠相互推進、相互補充,以學生為中心和重點來展開各項思想教育與學生管理工作,從思想與行為上推動學生取得更好的發(fā)展。傳統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多以課堂教學的形式來呈現,沒有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拓展與延伸到其他的領域與范疇,這樣的教學形勢與國家素質教育、不斷改革的教育體制不相適應。而將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與高校學生管理工作進行巧妙的融合,不僅能夠促進高校學生管理工作的有效進行,而且也能夠豐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與內容,使得思想政治教育能夠依托學生管理這一載體來開展教學,這樣既規(guī)范了學生的思想和行為,也能夠推動高校各項教育教學與學生管理工作高效進行。
二、學生教育管理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現狀
(一)高校教育的體制落后
雖然近些年高校教育飛速發(fā)展,不過仍需要面對較多的問題,尤其在教育管理體制上,表現的相對保守,并沒有結合事來的發(fā)展進行創(chuàng)新,以往的教育管理方法已經不再適用,甚至無法滿足當下高校教育的需求。很多高校采取較為嚴格的制度,雖然能起到一定約束作用,不過卻忽視了學生作為教育主體的感受,很難對學生進行個性化教育,導致教育管理不能有效發(fā)揮。在以往的高校教育管理中,過于注重形式導致無法切實起到管理作用,并且很多管理對策相對落后,面對突發(fā)狀況無法有效解決。因此當下高校教育管理必須要進行創(chuàng)新,并且與思政教育展開融合,才能真正做到與時俱進,滿足現代社會發(fā)展的需求。
(二)思政教育形式過于單一
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存在形式過于單一的現象,嚴重缺乏創(chuàng)新性,大多是采用傳統的教育方法,利用最簡單的形式傳遞思想政治知識,甚至過于依賴課堂教學,除了課堂以外并沒有更好的教育途徑。其次隨著時代不斷的發(fā)展,新一批00后成為主要的學生群體,而傳統的教學形式,對其來說并不適用,這種幾十年來一直采用的理論灌輸,無法讓新時代的學生得到真正啟發(fā)。從教育效果上就能看到,很多高校的思政教育并不出色,存在較為嚴重的缺失,如果高校無法針對教育形式進行創(chuàng)新,思政教育就會失去作用,也可以說無法對新時代的學生產生正面影響。
三、高校學生管理工作與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實踐
(一)加強輔導員工作指導
輔導員作為聯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學生管理工作的重要角色,應在兩者的協同互動中起主要引導作用。第一,輔導員要處理好與學生的關系,要與學生平等交流,但也要在學生中樹立威信。第二,輔導員在進行學生管理工作時,要結合思想政治教育內容對學生進行引導,幫助學生明確何為良好素養(yǎng),良好素養(yǎng)對于學生有怎樣的意義和價值。第三,輔導員要及時與家長溝通,向家長了解學生基本情況,并及時向家長通報學生在?;緺顟B(tài),構建家校協同教育模式,以實現對學生的有效教育。
(二)重視學生管理與思政教育機制的健全與完善
為了能夠實現對學生的高效化管理,并更好地實現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標,高校重視學生管理與思政教育機制的健全與完善是非常必要且迫切的。高校要對當前學生管理機制的實際現狀和問題進行分析與研究,并對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存在的難題進行掌握,從而制定更具針對性與有效性的學生管理機制與思想政治教育體制,這樣能夠為學生管理工作、思想教育工作的有效開展提供良好地制度基礎與保障。與此同時,在健全和完善各項管理機制時,要多了解和掌握學生思想狀態(tài),堅持以學生為核心來完善思想政治教育機制,制定科學、合理的管理機制與教學制度,這樣能夠讓學生更好地認可、接受與遵從學校的各項管理制度與教學機制進行學習與生活,這樣也能夠更好地運用管理體制來合理約束學生的行為,激勵學生更加積極、主動、全面地參與到學校的各項管理工作當中,逐步推動學校各項管理水平的快速提高。
(三)發(fā)揮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課程引領效果
對于高校教育管理與思政教育來說,兩者之間具有一定的互促關系,也就是說高校理論與實踐教學,必須要促進兩者的完美銜接,并發(fā)揮出較為重要的作用,才能推動高校教育的進步。首先學生教育管理與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必須要基于課堂教學模式,并結合學生的實際管理案例,通過加強思想政治教育的引領,幫助學生提高自我管理意識,最終提升高校教育質量。除此之外要以正能量思想去促進兩者的融合,以此來進行學生的價值觀念培養(yǎng),完善學生的道德品質、規(guī)范學生的行為習慣,最終成為品行兼優(yōu)的高素質人才。
(四)建立健全專業(yè)人才培養(yǎng)機制
建立健全專業(yè)人才培養(yǎng)機制,最大限度增強教師教育管理能力,組建一支高水平教育管理隊伍。思政教育與學生管理工作實行過程中,教師是主要推進者,其教育管理能力高低,很大程度上決定了思政教育與學生管理工作成效。所以,高校應以培養(yǎng)、提升教師教育管理能力為目標,制定針對性培養(yǎng)機制,通過多種形式強化教師綜合實力,并從中選取表現優(yōu)異、綜合能力強的教師,組成一支實力強勁的教育管理隊伍,以助于發(fā)揮思政教育在學生管理中的現實作用。
結束語
綜上所述,高校在展開思政教育與學生管理工作時,要重視管理理念、思政教育方式的轉變與革新,結合當前的高校學生管理與思政教育的實際現狀與特點,不斷健全和完善學生管理制度以及思政教育體制,不斷優(yōu)化與創(chuàng)新思政教育的路徑與學生管理手段,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性教學地位,以學生為中心和重點推動高校學生管理工作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加高效的進行,促進思政教育與學生管理工作的更好融合與創(chuàng)新。
參考文獻
[1]劉朝元.新時期高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與管理工作的有效融合[J].現代職業(yè)教育,2020(43):184-185.
[2]申海軍.基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視域下的高校學生工作管理探討[J].現代職業(yè)教育,2020(27):220-221.
[3]張立巖.基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視域下的高校學生工作管理[J].現代交際,2018(24):148+147.
衡陽幼兒師范高等??茖W校 421008